分享

如何应用临界知识?

 亲和友善 2018-06-14


在我看来,大多数人读完我这本书后,都能理解临界知识的概念;有些读者通过一段时间训练也能透过现象总结出背后的结构和相关的临界知识。能够发现和总结出临界知识,这当然是很大的进步。但是,这距离应用临界知识解决问题却还非常遥远,因为应用规律要比总结规律更难。

总结规律往往是用归纳法,可以从众多现象中寻找背后的规律。而应用规律来设计实现过程则要复杂得多。这就好比参观一座非常具有美感的建筑,你可以通过分析研究这座建筑之所以美的原因,总结出一套令建筑具有美感的设计方法。可是,如果反过来,告诉你方法,让你自己建造一座美的建筑,那就很困难了。

总结规律和应用规律之间的难度区别就在这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知道”与“做到”之间的一个差别。我们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是:怎样把临界知识真正应用起来,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

答案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我们学到的临界知识,是我们真正掌握它的关键。所谓刻意练习,不是说我们像做练习题一样,对同一类问题不停地记忆。恰恰相反,刻意练习至少有两方面的重复:第一,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第二,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

关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成甲说书》有一期节目就在讲“知道做到”。关注“个人知识管理”公众号,回复书名直达。

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有两个明显的困难:(1)怎样在短时间内,想到不同场景来练习?(2)还要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练习。

除此之外,要在不同的场景中直接联系到临界知识,并不容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的办法是:遇到问题时,先找这个场景下的专业技术解释,然后再对专业技术解释进一步深入分析,联系到临界知识。这样,我们就能积累不同场景下临界知识的应用,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刻理解这个临界知识。在未来新的类似场景下,我们就更容易第一时间联系到这个临界知识,产生预见性认知。

实现上面的这些环节很不容易。不是说我们做不到,而是找寻这些案例和制订执行计划的成本很高。可是没办法,我们只能逼自己在每天反思的时候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尽可能把当天遇到的场景问题和我们掌握的临界知识进行联系分析。不过我想:如果有人能够帮我收集不同场景和它们对应的技术解释甚至临界知识就好了,这样我成长的效率不就高多了吗?

这一点看起来很难实现:一是,用这个方法思考的人本来就很少;二是,即使人家思考了,也不大可能写成书。

所以,我想要的这些知识仍然分散在不同的书籍中。我需要大量阅读各种书籍,留心其中涉及的不同场景和技术解释,自己慢慢地积累。我知道这个过程很缓慢,但是没办法。

借助外部资源掌握临界知识

直到有一天,我订阅了万维钢的《精英日课》。我订阅万维钢的节目,本来是想了解一些思想动态的最新资讯。结果万维钢订阅内容的质量远超过资讯的标准,充满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更妙的是,这些理性思考往往是按照“给出一个问题场景+一个解决方案+背后理性思考”的方式展开的。

你有没有发现,这简直就是训练发现临界知识和对临界知识在不同场景中应用的天然练习场+高考习题集(黄冈卷)!

比如,《精英日课》第7期文章是《权威的合法性从哪里来?》这篇文章的内容源自一本叫《逆转》[1]的书。

这篇文章给定了一系列这样的场景问题:你的孩子不听你管教怎么办?学生不听老师的话怎么办?下级违抗上级怎么办?换句话说:原本你应该有权威的场合,却丧失了权威,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万维钢总结了书中观点,认为必须做到三点:你管理的每一个下属,他的声音都必须被你听到;你制定的规则必须稳定,有预测性,不能朝令夕改;执法必须公平,一视同仁。

你看,上面的这些内容就构建了一个问题场景,并给出了技术解释。这本来就很棒了!但万维钢还进一步对这个技术解释进行了简化:确保所有人的声音你都能听到,规则稳定有可预见性,公平。

每每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我都很开心——这是我进行临界知识分析的最佳案例。万维钢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了,只需要我按部就班地进行:界定问题,然后分析背后的影响结构。

关于这篇文章的问题,表面上是: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我界定的问题是:如何让自己的意见更有效地影响别人?

当我们重新界定了问题后,答案就会更清晰。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西奥迪尼的心理学著作《影响力》探讨的问题。真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在《影响力》中,作者提到了6个武器:互惠、喜爱、承诺一致、社会认同、权威、稀缺。这6个方法,应该是构建影响力更底层的规律。那么,我们看看前面《逆转》中的技术解释,能不能用更简单的底层规律解释呢?

1.确保所有人的声音你都能听见。这么做其实是“互惠”的一种形式。你通过给予别人你的注意力和关心,从而利用互惠效应,让别人更重视你的意见。

2.规则稳定,有可预见性。这么做是“承诺一致”的一种应用。如果你朝令夕改,就会打破别人承诺一致的理由,你的权威自然受损。

3.公平,执法一视同仁。在我看来,公平是融合了互惠、喜爱和承诺一致的要求。

按照上面的分析思考,你会发现原来作者提出的三个新的技术解释完全可以用我们已有的更基础的知识进行解释。而我们在这个解释的过程中,也更深刻、多角度地理解了互惠、承诺一致等影响力武器。

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思考练习很棒?不,这还不够。我们还可以超越原书作者,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作者认为有三种方法可以增加我们的权威;但是,在我们掌握的临界知识里,关于影响力的武器至少有六个。

所以,我们可以帮助作者进一步完善他的解决方案,比如:

4.让管理者的形象和被管理者喜欢的形象结合起来。之前有新闻报道,有老师为了给学生减压,自己扮成济公的样子出现在讲台上,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可以想象,如果这个老师给学生建议,学生是不是更容易接受呢?这其实是简单应用了“喜爱”的武器。

5.让大家看到现在采取的策略在过去或者其他类似的场景中取得的成绩。就好比告诉员工,十个小伙伴,九个都听话——这就是应用社会认同的效应。

6.在给被管理者建议或意见时,展示这一建议的稀缺性。比如,管理者给员工沟通公司新政策时,展示争取政策的来之不易、为什么其他部门没有这个政策等都是在利用稀缺效应。

历史上,深谙稀缺之道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人恐怕非库克船长莫属。英国人远洋航行的时候,船员的坏血病是行船最大的风险。当时,库克船长已经隐约知道吃酸菜能够预防坏血病。

于是他下命令让大家吃酸菜,可是水手们都因为不好吃而抗拒。行政命令效果不好时怎么办?

库克船长没有强迫、威胁或沮丧,他反而天才般地应用了稀缺原理:他不让大家吃酸菜了!只有贵族和高等级特许的人员才能吃上酸菜。这样一来,吃酸菜成了一个难得的稀缺事件。结果,库克船长成功地用这个心理学工具普及了吃酸菜。所以,对一个看起来简单的“稀缺”原理,“知道”和“做到”是两码事。对原理的恰当应用能够救人性命啊!

你看,我们可以通过万维钢的一篇文章,进行多么有效的思维训练啊!而且,万维钢的《精英日课》是每天更新文章啊!这样的高强度对我们训练接触各种问题场景和熟悉解决方案而言,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情!(听起来好像是被虐还很开心……)所以,自从订阅了万维钢的《精英日课》,我练习临界知识应用的效率就大幅提升。你可能觉得,成甲这个广告很硬啊,是不是收了万维钢的贿赂啊?

我承认这个广告很硬,可是我更渴望万维钢给我贿赂啊。

事实上,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和万维钢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所以发广告也没有红包……我之所以觉得他的节目好,有两个原因:日更频繁,对我这种知识自虐狂而言,太给力了;我更看重的是万维钢的物理学家背景。

我们之前的文章讲到,物理学是临界知识的重要来源。作为一门硬科学,物理学要求物理学家们进行理性的、严谨的思维分析,能够在众多繁杂的表象背后找到真正的底层原因。而这一点,正是临界知识的思维方法。所以,正是万维钢的物理学家背景,才让他的文风特别适合我们进行掌握临界知识的训练,更好地构建我们的预见性认知。

所以,有类似《精英日课》这样的外部资源支持我们学习临界知识,对我们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提升。但是,要进一步把这些临界知识掌握好,仅仅有素材练习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利用刻意练习强化训练。

刻意练习掌握临界知识

我们在前文介绍过“刻意练习”,李叫兽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为什么你有十年经验,但成不了专家?》,里面提到了刻意练习对提升认知的帮助。可是,从应用的角度看,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并不能很好地为刻意练习创造条件。

在工作中要进行刻意练习,就要求在刚开始做很多看起来不创造产值的训练,而公司工作进度又很紧张,对公司而言,直接给你具体的套路照着做是最快捷的。比如,如果你是一个文案编辑,你可以参考写文案的套路,写一份草稿给领导把关,然后领导提意见,你来修改。慢慢地,你就知道了什么样的文案能够通过领导和客户的评审了。

如果我们这样练习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可能刚开始速度快,越到后面越会遇到瓶颈。为什么?因为刻意练习必须关注两点:1.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训练;2.大量地持续练习。

1.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练习

很多人并不在“更好的心理表征”这个本质问题上进行探索,努力的过程就事倍功半。比如,在营销中有一个领域叫作品牌命名,说白了就是起名字。如果你要锻炼品牌命名的能力,你应该怎么学习?

大多数人可能去百度上搜索一下“品牌命名”。你会发现第一条结果就是:品牌命名的十大方法,比如地域法……于是你开始练习,按照这个方法一个个地尝试学习。

再打开下一条搜索结果:9种品牌命名方法,里面告诉你4个原则——认得出,不要生僻字;读得出,不要拽外语;记得住,占有普遍认知;尽量要和产品有关系。你又学会一招。

如果你这样学习,就没抓住问题的本质。你学习的这些都是具体工作场景的问题解决方案,是在提升技术效率。

那怎样是提升认知效率呢?你要学习别的高手对这个问题的“心理表征”是什么。比如小马宋就曾经说过,品牌命名的关键是降低传播成本。如果你按照这个认识深度再进行训练和尝试,你是不是也能基于此,自己推导出“品牌命名的20种方法”呢?所以,只有抓住问题本质进行练习,才能在相同的时间里比别人成长得更快。

2.大量地持续练习

2015年年底,知乎推出了一款付费问答的产品,叫“值乎”。当时小马宋在上面设置了一个价值10元的问题,问题的大意是:我知道一个快速提升文案写作能力的方法。我当时花10元钱买了这个答案。结果这个答案是:阅读超过1万份经典文案。有些朋友买了之后,点了差评,觉得小马宋的答案哪里是快速提升文案的方法,这简直是最笨的办法了。

我们总觉得每个成功人士背后都有一条捷径,殊不知,外表看起来的光鲜,背后都是持续刻意的练习。

小马宋曾经在他的公众号里讲过他工作后学习的经历:

我那时在广告公司工作,虽然我想法很多,但是真正有用的不多,对于广告创意的思路也很局限。于是,我用了一个笨办法,我就阅读大量的广告创意案例。那时,我和同事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把德国的一本世界级广告创意杂志10年来的作品从网上全部下载下来,一共是20000个顶尖的创意作品。我又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整理成了10个PPT。而我则把这20000个创意反复看了三遍以上。看完这些创意后,我发现,其实市面上大部分广告,创意方法都是来自这些经典的创意,无非变变形式而已。

同时,我也收集了世界上最经典的文案,全部抄写了一遍。大部分经典的文案我都是背诵下来或者能够复述。这时,我写文案的时候就有了各种不同题材和思路。而我个人也在从事广告的6年间每天保持着阅读10个以上广告案例的习惯。

正是这些背后看不见的刻意练习,才铸就了今天小马宋举重若轻的能力。

对于刻意练习这一点,我也感同身受。过去几年来,我每天坚持1~3小时的反思晨修,再加上每天高强度的思考和阅读,才一点点地挖掘出自己看问题的能力,让自己越来越容易直指要害,反思问题才能让别人觉得深刻。认知能力提升的背后,偷不得一点懒。

所以,关于如何练习掌握临界知识,我说了这么多,但总结一下,其实《学习之道》的作者乔希·维茨金说过一句话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们能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刻的理解。

临界知识与预见性认知

临界知识还有哪些应用场景?我前面提到过,学习知识的终极目的无非三个: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和预测问题。上文提到了很多用临界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的场景;实际上,掌握临界知识,对提升我们的预见性认知、提升我们对未来的预测能力更重要。

先来看一个例子。1942年,牙买加中部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对教师夫妇,他们的女儿乔伊丝刚刚参加完初中升高中的考试。考试结果出来了,乔伊丝通过了考试,但却没有奖学金。那天夜里,乔伊丝无意中听到父母在过道里悄悄地说:“我们的钱确实不够。”事实上,父母把自己所有的积蓄拿出来,也只够女儿第一年的学费和校服费用,第二年的钱是没有着落的。乔伊丝的父亲饱读诗书,而且很有修养,也很希望自己的女儿有出息。

经过一晚上的思考,第二天乔伊丝来问父亲,父亲只得说“我们已经没有钱了”,扭头回到了他的书房。

对于大多数牙买加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结局。不过,乔伊丝的母亲却不甘心。她走出门,来到邻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从中国人的商店里借到了学费。从乔伊丝进入高中,到最终离开牙买加去英国读大学,整个过程中乔伊丝的母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此,这个牙买加普通家庭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乔伊丝嫁给了一个英国数学家,之后两人又移居加拿大住进了漂亮的别墅。而他们的一个儿子,就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提出“1万小时天才定律”的作者,他的著作包括《引爆点》《异类》《眨眼之间》等等。格拉德威尔在2005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

这个牙买加的故事来自《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讲述了自己母亲和外婆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我们中国人也很熟悉,很多人甚至可能就有过类似的亲身经历:一个决定,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

这个故事的结局很美好,但是我要回到当时的情境中问一个问题:为什么面对同样一个艰难的处境,饱读诗书的父亲给出的回答是“我们的钱不够”,而母亲的选择是“不惜代价实现它”?

再假如,在当时的场景下,换作你是孩子的母亲/父亲,你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

关键的预见性认知

在困难的情境下,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对此,我们通常的解释是:性格差异。

确实,有的人更加冒险,有的人更加保守。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差别更多来自我们对未来的相信程度。换句话说,如果乔伊丝的父亲事先可以知道送女儿去高中会让家族的命运发生改变的话,你觉得他会不会更勇敢些?如果你知道明天比赛的胜者是谁,你投注时就会比其他人看起来更敢于冒险;如果你知道明年房价走势如何,在处理房产的事情上你就比别人看起来更果敢。所以,我们的决策是基于我们获得的信息质量。

相较乔伊丝的父亲而言,在是否更果敢地送女儿上学这件事上,母亲似乎比父亲更具有预见性。尽管这个预见性可能来自直觉或爱,但我们仍有理由相信:如果一个人具备“预见性认知”的能力,那他的优势就要大得多。

问题的关键在于:第一,我们能够培养预见性认知的能力吗?第二,如果可以,要怎么做呢?

先说第一点,我们能不能获得预见性认知?答案自然是可以。比如,虽然我现在活着,但是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会死,我也不例外。这就是一种预见性认知。虽然这个例子看起来实在太简单,但它背后隐藏了一个关于预见性认知的重要规律:如果你能够了解一件事情的基本发展规律,比如人人都会死,你就能做出一些关于未来的判断。

那么这就涉及第二个问题了,如何获得预见性认知?(当然,预见的精度是另一个问题,我们会在后文谈到这个问题。)要想获得预见性认知,一个重要的环节便是掌握临界知识。不过,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让我们先反过来思考,看看怎样做会阻碍我们获得预见性认知。我在观察别人和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中,发现有两个认知习惯阻碍着我们获得预见性认知,那就是:应激性反应和单因果思考方式。

应激性反应与单因果思考方式

愚人节的下午,杰克没有通知女友黛西便悄悄潜入她的屋子里,准备在黛西回家时给她一个惊喜。他让朋友架好摄像机对准门口,以记录下女友开门后看到他扮的鬼怪时惊慌失措的反应。

时针到了下午5点,门外脚步声越来越近。钥匙转动的声音响起,黛西一手拎着挎包,一手推门。当她把视线从钥匙上移开抬头看屋子里时,一个可怕的血淋淋的怪物就在门口。黛西尖叫一声,扔下包就倒退着跑出去,杰克哈哈大笑地追出去。这时候摄像机的镜头里出现一辆大货车,直接撞到了正在恐惧中慌不择路的黛西,碾了过去。

在这个悲剧里,让黛西慌不择路跑到马路上的是她的应激反应。我们的祖先遗传给我们的这种应对突发情况立刻做出直接反应的能力,让我们避开了足够多的危险活到了今天。不过,在我们面对更加复杂的情况、本需要三思而后行的时候,这种应激的反应方式却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做出简单反应,丧失了全面思考的能力。我想,乔伊丝的爸爸在面对巨大财务压力和完全不确定的未来时,他的大脑一定会应激性地发出这样的声音:没有钱很危险,要安全,安全,安全!

我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我的大脑里就会有这样的声音。在我刚创业没多久的时候,有一次客户一直拖欠着项目款,导致当时公司账面上的钱只够发两个月的工资——我的压力很大,这一点,我嘴角边快速冒出的血泡可以证明。当时,有一个机会送公司员工出国培训,但是这次活动开销很大,要花掉公司一半的存款。这个时候,我和乔伊丝的父亲一样,脑子里的声音是:没钱很危险,要安全,安全,安全!

我把这种在需要抉择时,思考与决策受情绪和感受简单左右的过程称为应激性反应。比如面对结婚是否买房的压力时,临近毕业找工作面对各种选择时……类似的情况太多太多,从中都会看到我们应激性反应的影子。而这种对单个事件本身做出反应的方式,进一步影响到我们生活中的其他决策,逐步促使我们形成了单因果的思考方式。换句话说,我们在考虑得失时,很容易陷入细节的问题或表象的问题里。

比如,乔伊丝的父亲考虑女儿升学的问题,就很容易被表象问题——“存款是否够学费”这个问题限制,从而思考不到上学本身带来的潜在收益。

正如哈佛大学森德希尔·穆莱纳桑(Sendhil Mullainathan)的热门研究“穷人思维”中指出的:穷人的思维带宽被眼前的危机占满了,他们没有多余的空间来考虑长远。其实,我们大多数人也都有这种窄带宽的穷人思维、单因果的思考方式,只不过在物质资源更紧缺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进一步强化这种现象。

结构性反应与系统化思考方式

与应激性反应相对应的是结构性反应。所谓结构性反应,是指我们在做选择时,不仅要根据接触到的现象做出反应,还要思考导致这个现象的系统结构是什么。在股市里,几乎人人都知道一句话:别人买进的时候,你卖出;别人卖出的时候,你买进。不过,纵然股民知道这一点,大部分人也做不到,因为他们知道的仍然是一个“现象”。

我有一个朋友,在基金投资业声名显赫,他的一个特点似乎便是能够做到别人买进他卖出,别人卖出他买进。有一次,我问他:“你是怎么样做到这一点的?”他笑了笑说:“我不看别人是买进还是卖出,我看的是结构与未来。”看我有点困惑,他继续说:“投资就是投未来。人们都是根据现在的股市情况来决定现在的买入卖出,这样你就会被现象牵着走。”

“那怎么才能知道未来呢?”

“结构。”

“结构?”

“是的,今天的我们是由过去我们的选择铸就的。那么,明天的我们,也是由今天的选择决定的。我们的不同选择,造就了不同的力量结构,就会推动未来向不同的方向发展。找到今天的结构,就能找到投资明天的机会。”

几年前的这次对话,让我茅塞顿开。是的,结构决定走向,走向决定未来。所谓结构,是指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而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多个元素组成,这些系统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结构。

比如,你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总是倾向于让孩子留在父母身边,不要去外边受苦,你基本可以预见这个家庭的社会地位在未来不会有太大的突破性提升,因为把家庭未来地位的发展情况看作一个系统的话,这个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一定包括接触新机会的可能性。而在一个让孩子留在身边的系统结构里,机会因素被极大弱化,所以,你可以预见,从长期看这种结构就降低了家庭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同样,如果你看到一个公司总是把赚钱放在第一位,而不顾用户价值,那么你也能预见这个公司不会变得多伟大。

你掌握的结构越多,对未来的了解就越多。如果我们把各种结构的作用以及这些结构之间的互动效应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那么,我们就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单因果思考方式”的“系统化思考”:单因果思考,是对问题本身做出反应;而系统化思考,是将问题背后的推动因素纳入一个整体进行思考。

如果你看过《第五项修炼》,那么你一定会对书中提到的“系统基模”印象深刻。所谓“基模”,就是各种事物发展中常见的基础模式,比如增长极限、舍本逐末、公地悲剧等。这些模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生态系统,到公司管理,再到个人成长。

这些模式本身就是一个结构,而每个结构都受特定的基模规律影响。比如,增长极限背后有复利增长规律和临界值规律的影响。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理解复利和临界值的概念,便能推测出增长极限的模式。而我们掌握这些规律,并能够应用到生活中时,便具备了预见性认知的能力——了解整个系统的发展态势。

解释问题的三个层次

前面我们提到,熟练地掌握事物发展的基础规律,并把它应用到生活中,我们就能逐步培养“预见性认知”的能力。用一个等式来表示:

对问题的预见性认知=影响问题发展的结构(基础规律)+获得具体信息的数量与质量

其中,基础规律就是本书中提到的核心概念:临界知识。而预见性认知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问题的界定:我们面临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不同的人,面临同样的情况,界定的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对于乔伊丝入学的事情,父亲界定的问题是:我们的存款够不够?而母亲界定的问题是:怎样让女儿离开牙买加?问题不一样,答案也就不一样。所以说,好的答案来自好的问题。

不过,大多数人从未想过生活中的问题是需要“界定”的——“找不到工作”不就是“找不到工作”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吗?所以,我们的答案总是来自我们认知中所默认的问题。按照这个思路,我们要判断一个人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只要看他对问题解释的深度就可以了。在我看来,人们对问题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现象解释、技术规律解释和通用规律解释。

比如,对于“得到”App为什么能够快速崛起,可能就会有这三个层面的解释:

·现象层面

因为有罗辑思维这个900万用户的公众号导流,所以发展速度快啊!

·技术规律层面

在内容方面:有罗辑思维多年内容制作的基础,所以内容质量很高。

在支付方面:因为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的成熟,为内容付费的技术壁垒被打破。

在时机方面:正赶上互联网内容创业的风口,受关注度高。

·底层规律层面

用户价值第一:知识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同时免费的信息极度泛滥,这反而使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成本越来越高。因此,用户产生了通过付费获得优质内容、节约时间提升竞争力的需求。

品牌效应:罗辑思维为新创立的“得到”品牌提供了重要的质量背书,这为吸引种子用户起到了重要作用。

规模效应:采用音频而非罗辑思维传统的视频节目形式,极大地降低了内容制作的难度并缩减了生产周期。这一变化使“得到”在用户快速增长后,仍能较好地应对大家对节目数量需求的增加,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

从众效应:当用户规模达到一定边界后,就会引发从众效应。如果这一趋势增强,将使“得到”本身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

边际成本低:采用标准化的内容生产方式(订阅、说书、说课等),再加上几乎无售后和线下环节,使用户增长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这能够进一步支持和放大规模效应。

综合效应:以上几个效应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得到”业务的发展。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现象解释主要是应激性反应,直接对表面的现象做解释;技术规律则要更深刻,能够找到这个专业领域的重要规律;而底层规律则跨越了专业限制,用更加基本的知识来解释现象——用户价值第一、品牌效应、规模效应、从众效应、边际成本等知识,是受过普通大学教育的人都知道的基础知识。而这些知识,其实就是我们提到的临界知识。

所以说,临界知识能帮助我们做预测。关于这一点,让我们再看一个案例。

“看得见的设计”与“看不见的设计”

罗辑思维的“得到”App上有两款知识订阅产品:一款叫《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作者是李笑来;另一款是《精英日课》,作者是万维钢。虽然两个订阅的名称不一样,但实质都是在讲认知改变,升级思考系统。

这两个订阅产品的销量都很好,都不断被“得到”App的首页推荐,售价都一样。这两个产品看起来只有一个差别:更新频率不一样。李笑来是每周更新一篇主文,万维钢是每天更新一篇主文。李笑来是把大量用户留言转化为内容,万维钢是偶尔回答一下用户问题。

这点差别你可能觉得没什么,作者个人喜好而已。但是,在我看来,事实上两人的订阅产品却有着巨大的差异。如果我们绕到这些现象的背后,去思考这个系统背后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基本规律,就会发现: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差别会导致更深层的差别。

一、内容更新频率差别的背后,是巨大的机会成本差别。

一周更新1篇主文和一周更新7篇主文,后者的工作量是前者的7倍。假设李笑来和万维钢写作速度相同,完成一篇主文都需要1天时间。那就意味着,李笑来在完成每周的订阅文章任务后,还有6天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他可以用这些时间做回复用户留言、维护他的新生大学社群、去知乎做个“live”(知乎的实时问答互动产品)等等营销推广活动。而万维钢却很难腾出大块时间去做这些事情,因为他的订阅节奏安排就注定要占用他的大部分时间资源。

事实上,我们看到李笑来近期在不断参加各种活动来开拓新市场,而万维钢却很难有这样的精力。当然,对于万维钢而言,要做类似的推广,可能身在美国也是一个不利的因素。但是,真正放大这一不利因素的,是他可能没有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而在内容创业的风口期,曝光与新机会的拓展,对于李笑来或者万维钢这样的知识大咖发展至关重要——复利效应的差别巨大。

但有意思的是,这些差别和作者的努力没有关系,产品在设计的时候就决定了这一切。一个有时间去开拓新的战略增长空间,一个需要把主要的时间投入已有的战场,丧失了纵深空间。此为看不见的差别之一。

二、内容生产方式差别的背后,是用户价值挖掘的差别。

李笑来在他的订阅产品里,不仅每周拿出三天时间来回复用户问题,而且为了激励用户留言互动,每周还拿出一天时间发布获奖名单!这样做的好处,除了给李笑来节省时间,还在用户价值挖掘上形成了一定的优势。

1.从互动与陪伴中创建社群认同,带来营销红利。

李笑来每周专门拿礼物激励用户留言互动,就是要增加这种参与感和主人翁的情感体验。社群内的积极留言越多,互动越频繁,就越会在群体中产生认同感,创造所谓的“氛围”;而氛围的形成是社群文化建立的标志,也是成员归属感的基础。正是这种互动和社群氛围的建立,才让李笑来能够借助这个社群力量,进一步挖掘用户价值,创造营销红利。

比如,李笑来会让自己的用户以“帮我一个忙”的形式推广订阅产品,甚至有用户打印出李笑来订阅节目的易拉宝放在自家饭店门口来帮助李笑来做推广。

2.基于互动和社群氛围建立,能够植入更多相关的产品。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互动环节,要在自己文章里面植入其他产品,只能偶尔为之。而用户的问答环节,则把产品销售融入帮助用户解决痛苦的过程中,这就要自然、合理得多。所以,李笑来通过鼓励用户生产内容、参与互动的方式培养社群黏性:一方面,用户在自己参与和观看别人参与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和认同感;另一方面,有了认同感的用户,就从消费者变成了粉丝。而一旦把消费者变成粉丝,就等于把已经付费用户的价值再放大挖掘了一次。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别人和李笑来拥有了相同的用户数量,李笑来的用户产出价值也更高。

上面的这些分析让我们看到:看起来很类似的订阅产品,只是在形式上有一点点不同,就会在未来的运营中带来巨大的差异。

不过,只是看到问题的表象还不够,我们要继续深入问一个问题:为什么都是第一次在“得到”推出订阅产品,两者的产品设计差异如此大?你当然可以找出很多外部原因,比如李笑来有更长期的社群实践经验,而万维钢过去主要是一个科学家。这当然是一个可能的原因。但是,让我们回到更纯粹的问题上:是什么决定了产品的设计?难道仅仅是经验决定产品吗?显然不是。

我自己就是一名景区设计师。在我看来,一款产品的设计也分为“看得见的设计”和“看不见的设计”。所谓“看得见的设计”,是指功能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比如,李笑来的产品功能就是帮助大家打开通往财富自由的认知障碍;而万维钢的产品功能就是“帮你与全球精英大脑保持同步”。在这个层面上,李笑来和万维钢的产品都没有问题,这也是大多数产品经理人最容易看到的部分。

但是,还有“看不见的设计”:在这个层面,更多的是产品实现后运营的设计和赢利点的设计。而对这个问题的设计,却被很多人忽略了。在我看来,李笑来和万维钢两人节目真正的差异不在于内容质量,而在运营和赢利点的设计上。

从这个案例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在景区设计方面积累的认知能力可以迁移到互联网产品的运营分析中。这种认知能力之所以可以迁移,就是因为临界知识是可以在多个领域发挥作用的。

未来的竞争是“预见性认知”的竞争。我们的认知方式,大致就分为归纳和演绎两种。

对产品设计的功能分析,就侧重于总结性的认知;而对运营和赢利模式这样的设计,更需要预见性认知。但我们大多数人擅长归纳的方法,而不擅长对未来进行预见性的认知(有根据地进行推测)。这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有根据地进行推测”本身就比归纳法难以应用。比如,你想要了解用户的需求,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进行用户访谈调研,收集不同用户的意见,然后总结归纳出用户需求。这就是通过归纳法了解用户需求。

但是乔布斯说:我从来不做市场调研,我不问用户需要什么。乔布斯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是从更基本的人性出发的,比如简洁和美,以此为基础设计产品,反而更加直指人心。可是,对于大多数产品经理而言,从“简洁和美”这样的哲学命题出发,最后做出一款具体的产品,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用这种方法进行设计的产品经理,仍然是少数。

其次,我们的生活和教育经历也缺乏这种训练。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都是给定我们一个问题,去找出正确答案。而要培养预见性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多问“为什么”,掌握背后的规律,才能形成预见性。通过前面对李笑来订阅产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提前合理预判的能力隐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而且,我个人认为,这种稀缺的预见性认知能力,将在未来竞争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我们所处时代的经济阶段对预见性认知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过去几十年大致从资源驱动型,到后来的技术驱动型,向现在正在发生的创新驱动型演进。在创新驱动的阶段,技术不再是第一位的,而只是创造价值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比如“得到”App的技术并不复杂,但是却引领了用户为知识付费的内容创业热潮。我们可以看到,在众多内容创业团队和知识App中,罗辑思维对商业逻辑的底层认知才是其异军突起、快速成长的战略优势。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创业热潮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具备专业技能的个人甚至可以“U盘化生存”,我们获取各种专业服务的成本便不断降低。这就意味着,过去需要很大交易成本才能实现的构想,现在要容易得多。

想想看,20年前打印一个文件需要专业的打字员才能完成;而现在你想要的几乎任何功能,互联网都可以帮你实现。

换言之:我们实施一个想法的可能性在不断提高,成本在不断降低。过去靠资源垄断或者固守专业技能而过得很舒服的人将被迫面临激烈的竞争甚至被替代,这些专业能力的低成本扩散使得“有能力组织资源实现战略意图”的人越来越多。

换句话说,创业的门槛在降低。这个过程其实加速了人们在认知层面的竞争。具备预见性认知能力的人,因为提前在战略要地进行了布局,在后来的竞争中就将占据极大的优势。

所以,过去我们对知识管理的认识更多的是在提高搜索信息的效率、提升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行动的效率这些层面,却几乎没有关注将知识的底层结构打通。而对临界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帮助我们构建底层认知,进而提升实现预见性认知的能力。

[1] 文章中万维钢称这本书叫《大卫与歌利亚》(David and Goliath),这个翻译是没问题的。不过大陆出版的时候,可能因为人们不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所以中文书名最终定为《逆转》(2014年6月,中信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作者正是提出“1万小时定律”的格拉德威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