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圣明资料库 2021-03-12

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引言

什么是知识?

只有能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衡量你的学习是否有效的标准

学习后,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到改变

什么是临界知识?

能够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

例子:牛顿第二定律:F=ma

物理学;临界质量

要产生核爆炸需要的裂变材料质量,需突破一临界值,才产生爆炸。

储备的临界知识达到一定的量,就会产生惊人的威力

人情练达、洞明世事之后的智慧结果

第一章 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

在海量信息时代即时获取时代,拼什么

过去30年,知识认知构建三阶段

一:知识数量构建认知优势

二: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

三、知识深度构建认知优势

对知识进行管理

不是收集、分类、保存

通过知识管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行为模式

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例子:怎样增加团队认同感

一答:领导要经常开会强调

二答:认同感来自全力以赴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其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共同参与的仪式感特别重要

形式上

简单回答:对具体的问题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

深度回答: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

思考方式

简单: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情绪与经验做出回答

深度:答案依托于实验验证或数据分析支持的结论

答案效果

简单:只能用于解决特定的问题

深度:更普遍地解决类似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

深度认知能力

分析问题时,能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地情况;寻求答案时,能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临界知识

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关于学习层次上不去的问题

问题出在哪?

一直花时间想办法提升“技术效率,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认知效率

例子:李叫兽;文章10W+

老鼠赛道与快车道

提升技术效率

学习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

提升认知效率

问题本质、解决方案底层规律,表象背后的实质

追逐技术效率的游戏圈套

越努力,跑越快,要学习的知识就越多。
老鼠赛道:原地打转

提升认知效率

临界知识
20%的知识比80%的知识有用
花80%的时间用在20%的关键问题上

哪些知识值得学

一开始就能带来直接利益和诱惑的事情,很可能要拿未来的机会做代价。

斜杠时提升认知深度的结果,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结果

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多元的跨界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掌握临界知识,深刻理解底层通用规律,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20%的知识决定80%的结果

第二章 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

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

“低水平勤奋陷阱”:摘记更多的知识

“听过无数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读书方法的升级: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

内化成能力的知识是忘不掉的

放慢速度,让读书事半功倍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从读书到发现临界知识

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具备两个心态

底层心态之一:绿灯思维

打破习惯性防卫

底层心态之二:以慢为快

“结硬寨,打呆仗”

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

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

学习的本质是提高决策的质量

方法一:反思:提升知识掌握的层次

反思帮助我们发现知识的误区:跳跃性假设

反思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

反思督促我们检查是否学以致用

训练反思的三个方法

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把生活案例话处理
培养写反思日记的习惯

方法二:以教为学

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

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

别人提出疑问、新想法,可增强认识

方法三:刻意练习

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

记录

主动思考,挖掘看不见的关系

定期回顾

/月度回顾:审视问题解决思路

年度回顾:检视基本思维方式和激发灵感

付费购买

提升学习内容的质量:买书

增加有效学习的时间:买时间

第三章 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

为何临界知识能四两拔千斤

复杂的世界是由简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

复杂系统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累加,而是各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

麦肯锡工作法:一个复杂的问题就像一个大饼,可以把它切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

查理·芒格: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记住一些事物,试图把它们应凑起来,那你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架构来安排你的经验。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则少。”

短期,学习临界知识的进步速度未必是最快的;长期,用临界知识学习和思考是效率最高的

如何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是对事物更底层规律的总结

寻找对我们有用的、适用范围广的可靠知识的过程。

1、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

2找出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

3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

4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

把科学研究的严谨方法引入日常生活思考决策中

天赋与学习临界知识的关系

在做你喜欢做的事情的过程中,寻找事物背后的规律。

努力寻找天赋

找不到天赋,兴趣凑

天赋不是神奇,是理所应当

从热爱的事情入手发现临界知识

总结

方法和技巧永远只是工具;内心的热情和天赋,才是让生活创造精彩奇迹的剑刃。

如何应用临界知识

借助外部资源掌握临界知识

刻意练习掌握临界知识

1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练习

2大量持续地练习

临界知识与预见性认知

关键的预见性认知

两个认知习惯阻碍获得预见性认知
应激性反应
单因果思考方式

结构性反应与系统化思考方式

结构化反应:在做选择的时候,不仅要根据接触到的现象做出反应,还要思考导致现象的系统结构是什么。

系统化思考,将问题背后的推动因素纳入一个整体进行思考

解决问题的三个层次

对问题的预见性认知=影响问题发展的结构(基础规律)+获得具体信息的数量与质量

现象层面

技术规律层面

底层规律层面

用临界知识构建自己的“能力圈”

每个人都有能力圈

查理·芒格:“不能界定边界的能力,称不上真正的能力。”

你必须让自己配得上自己的欲望

做狙击手,而非“敢死队”

尽可能多地掌握临界知识,在能力圈内做出正确的、重要的决策

第四章 案例:核心临界知识及其应用

复利效应

复利:世界第八大奇迹

复利的本质: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

例子:网站的访问量越多,在搜索引擎的排名越靠前,那么网站的访问量就越多,这就是一种复利效应。

复利效应会导致幂律分布

幂律分布:“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现象。

例子:20%的网站吸引了80%的访问量,而80%的网站只能共享20%的关注度。(二八原则)

触发临界点

只有执行的次数足够多,复利的效应才能发挥出来

每天做一件看似不起眼的事,忽然有一天却因为一个契机爆红。

用复利的思路思考生活

例子:人脉

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变得对他人有帮助
其次才是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价值

概率论

生活是概率分布

频次概率与主观概率

提高信息质量,进而提高主观概率的判断能力

决策树理论与外观视角

决策树可以画成树枝状的结构图

外部视角:把我们自己看作这个世界中一系列类似问题中的一个,以此为基础计算概率。

为大概率坚持,为小概率备份

小概率下总有“幸运儿”,但你学不来

概率不是固定值,而是动态值

从长期来看,一直投入最大赔率的事情,终究会有回报

黄金思维圈

迅速看透问题本质的利器

黄金圈思维,是认知世界的方式,分为三个方面

一:what层面,事情表现,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
二:how层面,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三: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不举例子,举个苹果

苹果公司做营销的理念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
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

奢侈品品牌能够获得高额情感溢价的关键之一,是他们通过故事所传递的价值观。(他们卖的是情怀)

生活的各个角落都需要黄金思维圈

思维方式成就一个人

抓住why的本质,激发how的创意

进化论

与鬼共舞

一个物种在适应过去的环境时,会形成一种行为A;当环境发改变, 不需要行为A了,可物种仍然会延续过去的做法,就像与鬼魂共舞一样。

拥抱变化

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快速响应。

位置比努力重要

你在哪儿比你干什么更重要

人脉中心,就是那些处于信息中心的点。

死于“知道”得太多

死于知道得太多,却没有采取行动

第一,祈祷自己拥有冒险精神的基因

第二,精益创业,最小成本试错

第三,模仿领先者的行动。

重要的不是你知道多少,而是你能采取行动,改变多少

系统思考

为什么最高效的方法总是反直觉?

各种各样的最新事件,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

调动着我们的情绪。

了解这些事情唯一能起到的作用,就是打发碎片化的时间。

然而真正起作用的,往往不是能够看到的表现。

《乌合之众》提到,群众是无法思考的。

思考“关系”,而非“人和事物”

一是系统结构决定“部分”的行为。

二是系统不是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而是回路网络关系。

系统反馈的秘密

时滞性

系统的关键常常被时滞带来的假象隐藏起来。

系统思考:找到关键解

最有效的解决方案里,行动的原因和结果在时空上并非紧密联系。

培养系统思考的能力

1.关注“关系”而非“事物”。

2.分析系统结构,也可以从历史情况入手。

3.独立思考,快速试错,观察系统的结果

4.系统关键解有时在信息制高点。

二八法则

人脉的三个价值

第一,提供情感慰藉

第二,提供信息情报

第三,分享资源能力

人际关系的“结构洞”

强关系和弱关系

人脉蜂窝:从串联到并联

人脉价值:分享资源与能力

自我暴露

做一个给予者

人脉管理与二八原则

人脉圈中的20%:和我们拥有差异资源的人脉。

安全空间

99 成功抵不过一个失败

安全空间: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作,或在极端情况下,

为了不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所做的准备

冗余备份

完整备份

关键节点备份

解决方案备份——planB

对系统发生极端情况时,有备份来抵御严重影响;

冗余的反面:精简

减少有风险的决策,提高成功率,减少甚至消除极端情况的发生。

简单的法则最难坚持

靠等待赚钱

等待的期间,要做的是避免犯错

构建反脆弱的安全空间

不是对系统的结果进行应对,而是直接改变系统的性质。

建议到处Word文档阅读。更有层次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