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景名胜联集 - 江苏篇 > 吴江

 江山携手 2018-06-14
    吴江同里镇退思园小轩 戴支毫
自喜轩窗无俗韵;
亦知草木有真香。
风景名胜联集 <wbr>- <wbr>江苏篇 <wbr>> <wbr>吴江

吴江同里镇退思园小轩
马国征
贴水芳园,花好月圆成妙趣;
临江古镇,地灵人杰享盛名。
风景名胜联集 <wbr>- <wbr>江苏篇 <wbr>> <wbr>吴江

吴江同里镇退思园旱船
江波
吴江明月千秋在;
祖国风貌万里同。

吴江同里镇退思草堂
定慧
华榭开时,喜集域中人,贴水芳园画意,半池莲叶容鱼戏;
草堂行处,退思天下事,生风熏阁琴声,千树桐花任凤游。

贴水芳园:退思园内建筑皆紧贴水面,故有“贴水园”之称;退思:《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臣也”
风景名胜联集 <wbr>- <wbr>江苏篇 <wbr>> <wbr>吴江

吴江同里镇退思园迎宾室
夏衍
由退思进;
因忙得闲。

吴江同里镇退思园琴房(一)
戴支毫
奇石尽含千古秀;
异花长占四时春。

吴江同里镇退思园琴房(二)

琴室停云静;
天桥生月明。

吴江同里镇退思园菰雨生烟

竹梧秋雨碧;
荷芰晚波明。
风景名胜联集 <wbr>- <wbr>江苏篇 <wbr>> <wbr>吴江

吴江同里镇退思园座春望月楼
夏炎德
四时物华常新,花气氤氲,小园犹存当年风貌;
五湖烟水相通,池光潋滟,清景可延远近佳宾。

园内主要建筑之一。五湖:同里镇周围有同里、九里、南星、叶泽、庞山等五湖

吴江同里镇退思园
徐穆如
艺秀辞工人所乐;
水流花放吾其游。

吴江同里镇岁寒居(一)
夏炎德
石林迤逦,曲径通幽深有致;
嘉树葱茏,台榭低昂静无哗。

吴江同里镇岁寒居(二)
戴支毫
门将河光春色好;
园中鸟语话幽香。

吴江同里镇任园
洪钧
梨瓮开时,正花落鸟啼,春风拂面;
楸枰战罢,看天高云净,秋月满怀。

吴江同里镇东溪桥(一)

一泓月色含规影;
两岸书声接榜歌。

吴江同里镇东溪桥,亦名晋安桥,东入同里湖,西接市河,为“同里八景”之一,名“东溪望月”。同里镇为文化古镇,据方志载,自唐代起,至清嘉庆十五年,共出状元一人,进士三十八人,举人八十人,居民习文成风,故有“两岸书声接榜歌”的联语。规影:指洪桥半圆形桥洞倒映河中所形成的圆形;榜歌:渔歌。

吴江同里镇东溪桥(二)

古塔摇红迎旭影;
罗星晕碧锁溪光。

罗星:洲名,在同里湖中。

吴江同里镇渡船桥(一)

一线晴光通越水;
半帆寒影带吴歌。

在吴江县同里镇西郊,又名“西津桥”,相传摆渡老船工,为人忠厚,渡客从不计较渡资,颇得同里敬重,一次,有一京官经此,念其孤老无依,慷慨解囊,以备老人善后,老船工将其所得和多年积累尽数购得砖石建桥方便过客,故名“渡船桥”。又一说,该桥为吴越的分界线,桥东属越,桥西归吴,故联文“一线晴光通越水;半帆寒影带吴歌”。

吴江同里镇渡船桥(二)

春入船唇流水绿;
人归渡口夕照红。

吴江同里镇太平桥

永济太平南北路;
落成嘉庆廿三年。

太平桥、吉利桥、富观桥,均 在同里镇城区内,当地习俗,凡红白喜事,都要吹吹打打经过这三座桥而后再前往目的地,是为图吉利,讨口彩。

吴江同里镇谢家桥

共解囊金成利济;
好留柱石待标题。

吴江松陵镇垂虹桥(一)
苏舜钦
云头艳艳开金饼;
水面沉沉卧彩虹。

俗称长桥,有99孔,已毁,现存残迹。金饼:即太阳。

吴江松陵镇垂虹桥(二)
杨杰
八十丈虹晴卧影;
一千顷玉碧无瑕。

吴江垂虹桥螮蝀
郑澥
插天螮蝀玉腰阔;
跨海鲸鲵金背高。

螮蝀:虹的别称;鲸鲵:鲸鱼,雄曰鲸,雌曰鲵。

吴江白龙桥(一)

式廊旧规模,有客来游歌利涉;
蔚然新气象,行轮无阻便通商。

吴江白龙桥,在盛泽镇郊,属太湖风景区。利涉:顺利渡河。

吴江白龙桥(二)

风送万机声,莫道从拳犹易举;
晴翻千尺浪,好从饮水更思源。

万机:盛泽是著名丝绸之乡,故曰“风送万机声”。

吴江凤仙桥(一)

岁稳登云,每多凤侣;
势怀傍汉,自有仙俦。

吴江凤仙桥,在铜罗镇,为五孔石柱平桥,清宣统元年(1909年)始建,1923年募捐银六千五百元重建,桥长三十九点六米,宽二点七五米,楹联阴刻在桥柱上,这副联在桥的东面。

吴江凤仙桥(二)

凤治垂虹,南连越水;
仙源涌日,此接吴江。

吴江风仙桥栖凤亭

坐而言矣,起而行矣;
老者安之,少者怀之。

吴江凤仙桥留仙亭

化日光天,相安无躁;
栉风沐雨,且住为佳。

凤仙桥为梁式桥,桥南为栖凤亭,桥北为留仙亭。

吴江登云桥(一)

遥听隔岸,绫梭弥思物力;
最喜结邻,村社永赖神庥。

吴江登云桥(二)

姊妹三条联运影;
桑麻四野便行程。

吴江目连桥

策杖闲听,两岸机声连牧笛;
临流远眺,一泾帆影伴渔舟。

吴江鲈乡亭三高祠(一)

旧址难寻,相距八百二十年之久;
高风可仰,总在三万六千顷之间。

吴江鲈乡亭三高祠(二)
丁初我
逝水如斯,愧我重来问道晚;
高山仰止,始知今日布衣尊。

吴江鲈乡亭三高祠(三)
蒋犀林
秋色满东南,看滩回钓雪,桥卧长虹,廿五年宦迹重经,大好停车爱枫晚;
乡心动寥廓,忆屋绕春山,村堆黄叶,三十载归田未赋,且教借箸味莼羹。

吴江庞山快风亭
张琮
快哉风与庶民共;
今夫山一拳石多。

吴江莺脰湖

湖水波平,一片空明莺脰碧;
钓徒仙去,千秋风致鳜鱼肥。

在吴江南廿公里,北接太湖。莺脰:湖泊名,在吴江西南,形似莺脰,故名。

吴江五贤祠

政绩在斯民,溯唐宋明有五大夫,吴郡楷模二千石;
馨香隆厥祀,立功德言垂三不朽,太守风规九百年。

吴江平望慵园

鸳鸯在梁鱼在藻;
松柏有心竹有筠。

吴江积谷仓(一)
薛时雨
娄南应主藏天星,斯万斯千多多益善;
吴下擅具区水利,余三余九陈陈相因。

娄:古县名,治所在今昆山东北;吴下:吴国的代称。

吴江积谷仓(二)
薛时雨
其谷宜稻,既坚既好;
自天降康,乃绩乃仓。

吴江王氏义庄
薛时雨
大义惟敬宗,收族最先,割千百亩膏腴,其川三江,其浸五湖,荷锸决渠同食福;
达孝以继志,述事为善,经一再传封殖,我仓既盈,我庾维亿,瓜绵椒衍永承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