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景名胜联集- 山西篇 > 大同

 江山携手 2018-06-14
    华严寺(一) 陈宝深
人世大难开口笑;
肚皮终不合时宜。
风景名胜联集 <wbr>- <wbr>山西篇 <wbr>> <wbr>大同

华严寺(二)

花开见佛留心印;
米酋传衣续祖灯。

下联的“米酋”应为“米臼”。可能就是因为“臼”这个草体字难以辨认,使联语出现了分歧。上述各大辞书在注释“米酋”时说,是辽金贵族。难道是辽金贵族使佛法传承的吗?一时还找不到文字上的依据。
本联横批为“拈花笑”。“拈花笑”讲得是这样一段典故:释迎牟尼上了年纪之后,在一次集会上,手持金色莲花,心想法传于谁?他举目四望,众人无动于衷,不解佛意,唯有大弟子迦 叶,破颜为笑。后佛传法于迦叶。即“迦叶已来,以心映心,心心不异,印著空,即印不成文,印著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异。”这便是“花开见佛 留心印”的来历。这种以心印心的传法,一直延续到第二十八代菩提达摩祖师。
下联的典故是,达摩也是东土禅宗的初祖,从他开始,传佛法不再以心印心,而是传衣钵。衣即袈裟,钵为食具。以此作为传法的信证。从初祖一直传到六祖。六祖慧能是一位捣米和尚,“米臼”便由此而来。慧能之后,认为信根纯熟了,便不再用此法了。
风景名胜联集 <wbr>- <wbr>山西篇 <wbr>> <wbr>大同


华严寺(三)

翠竹黄花圆色相;
清江皓月净禅心。

本联横批为“击竹间”,“击竹间”的典故出自“释迦方志”卷三。从前有个不信佛教的婆罗门,对佛心怀嫉妒。人说释迦牟尼佛  上华严寺地藏王阁身高丈六,他不信,用竹杖衡量,谁知佛身竟高过丈六。婆罗门一气之下,将竹杖击打远抛于山间,竹杖竟然长成一片竹林,名为杖林。 “翠竹黄花圆色相”,讲得是佛门大德明心见性以后的思想境界:“青青翠竹皆是实相,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尘世界所有一切,有情也罢,无情也罢,都是如来实相正印,尽显诸佛般若智慧。无为本在有为中,波涛浪花尽是水。
“清池皓月净禅心”讲得是:人心如水,诸佛如月,水清月现,心净佛出。水清是沉渣不起,心净是对境不攀。对任何事物无不洞知,但不起贪心、不起嗔心、不起愚痴心。一句话:了了分明而不动心念。

华严寺(四)

如来藏,空不空,流出无边香水海;
摩尼珠,色非色,包罗万象宝玉幢。

善化寺
王文焕
佛法无边,普遍十方,非空非相,真如玄妙境;
慈悲于大,化道三千,无我无人,清净证虚空。
风景名胜联集 <wbr>- <wbr>山西篇 <wbr>> <wbr>大同

宏济寺

理道广行无限德;
门下善结有缘人。
 
城隍庙

党群生慈云广被,
愿庶物法雨同沾。
 
鼓楼
清康熙皇帝
世事让三分,天宽地厚;
心田留一点,子耘孙耕。
风景名胜联集 <wbr>- <wbr>山西篇 <wbr>> <wbr>大同

云冈石窟第五窟正门
 
顶天立地奇男子;
炤古胜今大圣人。
风景名胜联集 <wbr>- <wbr>山西篇 <wbr>> <wbr>大同

云冈石窟第五窟门

佛境佛地乘建佛心成佛像,
云山云岭带将云水绕云城。
风景名胜联集 <wbr>- <wbr>山西篇 <wbr>> <wbr>大同

云冈石窟第六窟外门

性本明慧镜万古灵光炤云水含类群生都成就善男信女;
心地从慈航千秋普渡皈佛法微言广训共娱游寿世康庄。
风景名胜联集 <wbr>- <wbr>山西篇 <wbr>> <wbr>大同

云冈石窟五六窟楼阁门楣

山川随云秀;
佛灯共日长。

恒山(一)

至诚感神,吾闻其语矣;
盛德在水,民无能名焉。

恒山北岳行宫。行宫:原为清初所建岳庙,后祀北岳;吾闻其语矣、民无能名焉:《论语》中成语;在水:在北方,按“阴阳五行”说法,北方属水位
风景名胜联集 <wbr>- <wbr>山西篇 <wbr>> <wbr>大同

恒山(二)

峻岭镇幽燕,近翊黄图,风雨永昭和会;
灵山钟毕昴,遥连紫塞,阴阳迭起贞元。

恒山北岳行宫。幽燕:古代北方有幽州、燕州,山西、河北两省的古称;翊:辅佐;黄图:国都;和会:协和而会同,意为“风调雨顺”;毕昴:毕宿、昴宿,均为二十八宿之一,位于西方;贞元:《易经》以“元亨利贞”配春夏秋冬四季,贞下起元,阴极阳生,以表示冬去春来,四序运行不息

恒山(三)

威镇坤方,庙貌远昭千古;
德垂冀地,精灵不爽分毫。
风景名胜联集 <wbr>- <wbr>山西篇 <wbr>> <wbr>大同

恒山(四)
 
蕴昂毕之精,霞蔚云蒸,光芒万丈连北极;
作华夷之限,龙蟠虎踞,千秋保障镇边陲。

恒山(五)

天际月轮高,访古人胜事遗踪,最难忘果老通元、谪仙载酒;
眼前云路近,愿多士舒文广国,莫辜负杏花春雨、桂子秋风。
风景名胜联集 <wbr>- <wbr>山西篇 <wbr>> <wbr>大同

恒山(六)

恒山万古镇中原,唯我圣朝,归马放牛,教化已隆三百载;
文昌六星联北斗,是真才人,雕龙绣虎,光芒雄射九重天。

恒山(七)
 
统嵩衡泰华以居尊,观其群峰拱极,万壑朝宗,峙贞恒之气象,支持乾轴坤门,安敦者,永奠皇图功巩固;
分并冀幽燕而作镇,即此飞石效灵,宝符应瑞,罡方岳之神奇,腾致油云甘雨,显赫哉,广敷元化大栽培。
 
恒山(八)
李政宽
山川都入画;
风月此凭栏。
据《古今联语汇选再补》(彭作桢编,北京撷华书局,民国22年版)所载清人所题八联,今该处已无此古联。
风景名胜联集 <wbr>- <wbr>山西篇 <wbr>> <wbr>大同

恒山(九)
丁麟年
山静水流观大化;
风和日朗契虚怀。

恒山(十)
施誉鸿
四面云山归眼底;
万民忧乐在心头。
风景名胜联集 <wbr>- <wbr>山西篇 <wbr>> <wbr>大同

恒山(十一)
王利亨
轩窗绿至云三面;
鱼藻空游镜一奁。

恒山(十二)
张星焕
绿水静宜涵璧月;
红尘飞不到壶天。

恒山(十三)
张凤翼
澄怀璧水三千斛;
放眼壶山八百年。

恒山(十四)
王利亨
即景无多,触目背禽鱼乐趣;
自公有暇,随时见风俗情怀。
风景名胜联集 <wbr>- <wbr>山西篇 <wbr>> <wbr>大同

恒山(十五)
陶桂芳
壶中日月何长,且自把金樽,看碧沼芙蓉秋水;
画里楼台不改,问谁吹铁笛,怨紫塞杨柳春风。

恒山(十六)
清广灵知县朱休度
乃圣乃贤坦白澄清如此水;
作霖作雨聪明正直谓之神。
今存水神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