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楹联

 江山携手 2018-06-14

瘦西湖“月观“联。瘦西湖位于扬州市西北郊,是当地最著名的风景区。湖西岸是长堤,堤长数百米,一路走来,柳叶青青,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小金山是湖中一岛屿,又名长春岭,有建于清代的“月观”,供古人月夜赏景呤诗,室内有郑板桥手书楹联;

月来满地水;

云起一天山。

二十四桥联。扬州二十四桥,古今驰名,昔日曾有人题写一副桥联: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唐人有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虽说扬州的桥特别多,但仍不能凑齐二十四的数目,于是有人解释说,二十四桥是一座桥的名字,即吴家砖桥,又名红药桥。《扬州画舫录》则称,古代有二十四美人曾在桥上吹箫,故称二十四桥。

有一位网友说,二十四桥在诗文中是虚指而非实指,故二十四桥既非二十四座亦不是一座,不过是泛指扬州桥多。杜牧喜欢用数字入诗。如《江南春》绝句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谴怀》的诗句中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等等。由此可见,杜牧喜欢用数字,又特别喜欢用约数。因为它为约数,即不是实数,更不是专名。还有扬州方言习惯把数词当形容词用,如形容人丑,用丑八怪,八就是形容词,很丑的意思,其实扬州八怪,吾以为也是形容词,是说风格不拘一格的文人很多。

桥名来源成了无法解决的悬案。

平山堂联。扬州平山堂有一情景交融,颇为别致的集句联: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上联集范仲淹《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句,下联集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和苏轼的《放鹤亭记》中句,天然浑成,确切工稳。

金山寺联。扬州金山寺壮观亭上有副对联:

金山共此一江水;

王母来寻五色龙。

这是一副写实的对联。站在壮观亭,远望长江,水光接天。傍晚,红日西斜,映入江波,恰如五色金龙在波涛中翻滚;风高浪急时,金龙仿佛要跃出江面,直飞天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