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拳架中连环腿招法的编排及其拳势运化的演变过程分析

 中文大 2018-06-15


《和美太极》中国专业太极微刊

杨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武学瑰宝,自杨露禅经杨健侯辈传至杨澄甫辈,都是口授身传,不立文字也未留存系统拳照。1934年,杨澄甫宗师以亲自示范的成套拳照为基础撰述出版了其专著《太极拳体用全书》。该书是其在世时的最后作品,因而书中所栽的功架拳照成为“杨澄甫定型拳架”便是自然而然的历史性论断。可以说,杨澄甫定型拳架的问世无论从传统性、经典性、技术性还是传播性来讲,在中国武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意义。

杨振基先生曾说连环腿招法是杨氏太极拳架的特色之一,因此本文专题讨论拳架中连环腿招法的编排及其拳势运化的演变过程。读者可能会问,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讨论这个问题有何意义?这得从我习练澄甫架的感觉说起。

众所周知,行拳走架中讲究进退须有转换,往复须有折叠。讲究招式与招式之间的衔接顺畅故而有行云流水般的感觉。可是当习练到澄甫架中的右分脚---左分脚---转身左蹬脚的这种连环腿组合招式时,却很难体悟到连环出腿的意味,总感觉在拳势运化上不很顺畅,有棱角。特别是在左分脚式接转身左蹬脚式的拳势运化上,不管是习练者自身还是旁观者,这种感觉更加明显。这恐怕并非习练者的技术水平有问题而是这种连环腿招式的编排所致。

既然澄甫架是由杨氏老架简化而来,那我们不妨按照年代,循着由近及远,由澄甫大架85---内传太极拳正路子108式(相当于中架)---内传太极拳家手185---内传太极拳小快架230式这样一个传承脉络来分析一下连环腿招式的编排和拳势运化的演变过程。


一、澄甫大架85

参见图15

赵斌、赵幼斌、路迪民著《杨氏太极拳真传》一书中,对左分脚接转身左蹬脚拳势运化的描述如下:

1、由左分脚定式(图2),左脚落下左膝微提,体松沉。以右脚跟为轴,身体迅速向左后转,身体朝西北。两掌稍带下弧形向胸前合拢交叉,左掌在外,两掌心朝里,离胸前约三拳。两臂呈弧形,右腿微屈,眼神随转体平视。(图3,4

2、两掌微内旋略呈弧形向左右分开;同时左脚以脚跟向前慢慢蹬出,右腿随着左腿蹬出渐渐起立,膝节仍微屈;眼关顾左掌分出并通过掌向前平视呈转身左蹬脚定势。(图5


二、杨式内传太极拳正路子108

参见图69

张汉文、蒋林著《杨式内传太极拳108式》一书中对左分脚接转身左蹬脚拳势运化的描述如下:

由图7左分脚定势,左腿屈膝收回,右脚以脚跟为轴向左内扣,脚尖朝西北,身体左转面朝西北,随之左脚向左侧(西)蹬出;同时,两掌向胸前合抱交叉,距胸30厘米左右,掌心朝里。掌指朝上,左掌在外,随即两掌内旋向左右两侧弧形分挥,掌心朝外,掌指朝上,略高于肩;眼视左前方呈转身左蹬脚定势。(图8,9


三、杨氏内传太极拳家手185

参见图1015

张汉文、蒋林著《杨式内传太极拳家手》一书中对左分脚接转身左蹬脚拳势运化的描述如下:

由图11左分脚定势,带腰稍左转,左腿屈膝;同时,两掌经腹前向上圈抱至胸两前臂搭成十字手,右掌在外,两掌心朝内;眼视两掌前。(图12

收臀团身,右腿屈膝下蹲;上体向前俯,左脚向后直蹬;同时,右掌向前立掌直穿,左掌下按至腹前,掌心朝蹬脚方向;眼视右掌前方呈挂树蹬脚定势。(图13

带腰团收,左腿屈膝收提,身体直立;两掌向胸前合抱交叉,距胸30厘米左右,掌心朝里,掌指朝上,左掌在外;随即带腰左转;右前脚掌向内碾转,脚尖朝北,迅速向左后方转体朝北,左脚向左侧(西)蹬出;同时,两掌内旋向上向左右两侧弧形分挥,掌心朝外,掌指朝上,略高于肩;眼视左前方呈转身左蹬脚定势。(图14,15


四、杨式内传太极拳小快式230

参见图1622

蒋林、张汉文著《杨式内传太极拳小快式》一书中对左分脚接转身左蹬脚拳势运化的描述如下:

由图17左分脚定势,左腿屈膝收回;同时。两掌经腹前向上圈抱,至胸前两臂搭成十字手,右掌心朝左在左掌外,左掌心朝右在右掌内;眼视双掌。(图18

收臂团身;右腿屈膝下蹲,上体向前俯,左脚迅速向后直蹬;同时,右掌向前立掌直穿,右臂屈伸;左掌下按于腹前,掌心朝蹬脚方向;眼视左脚呈挂树蹬脚定势。(图19

带腰右转成侧卧状;右脚向内碾转,屈膝下蹲不变,左腿屈膝收回,团腰收臀;同时,右臂曲肘,右掌收于右耳侧,掌心朝右耳;左掌收至右胸前,掌心朝下。(图20

左脚向后侧铲蹬,腰微展;同时,右掌略向下,左掌向蹬脚方向下按至腹前;眼神侧视蹬脚方向呈睡罗汉定势。(图21

带腰左转;上身直立,左腿屈膝收回又再向左侧蹬出;同时,两掌向胸前合抱交叉,左掌在里,随即双掌内旋向左右两侧弧形分挥,掌心朝外,指尖朝上,略高于肩;眼视左前方呈转身左蹬脚定势。(图22


五、连环腿招式的编排及拳势运化的演变过程分析

连环招法体现了武术的技击特色,是杨氏太极拳拳架编排的重要内容。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中,每招每式的讲解都是开门见山的说设敌人------,我如何如何应对------而敌人又------。而连环腿招法更是其拳架特色之一。

通过对以上四趟拳架中的左分脚接转身左蹬脚连环招法拳势运化的描述,相信你已经感觉到他们之间是有差别且有其演变规律的。

1、从以上四套拳架中针对连环腿招法的编排和拳势运化来看,从左分脚式到转身左蹬脚式。杨氏内传太极拳小快式的编排最为详尽,包含有左分脚,挂树蹬脚,睡罗汉和转身左蹬脚四个拳式。这充分体现了小快架的技击特色,在瞬间可对付前后之敌,连续踢、蹬、铲、踹出四脚,且势与势之间衔接的天衣无缝,运化起来毫无棱角,非常流畅,似乎重现了武侠片中的激烈武打场景。小快架即少侯架,杨少侯传于张虎臣,张虎臣传于蒋林等数人,全套拳架230式,有135个不重复招式组成,在10分钟内完成,是杨式内传太极拳体系中的高级功法和技击架。学者只有在掌握了内传108式和家手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阶学习这种拳架。这种拳架的风格势小紧凑,轻灵快捷,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之拳势处处弹抖发劲,而步法则呈现虚实不断转换的似落非落,似停非停的“单轻步”状态。

2、在杨式内传太极拳家手185式拳架中,对于连环腿招法的编排上则去掉了睡罗汉式,但仍然保留了左分脚,挂树蹬脚和转身左蹬脚三式,这样习练难度有所降低,这也是适应家手拳架的特点。家手185式拳架特点是行拳缓慢,一套拳打下来要求耗时45分钟,这是一种以内气带动形体运作提高习练者的内外功力的功力架。所以将小快架中一些难度较大的招法去掉也是势在必然。

3、在杨式内传太极拳正路子108式和澄甫大架85式中,这种连环腿招法的编排又去掉了挂树蹬脚这个招式,仅剩下了左分脚和转身左蹬脚两个招式了,无怪乎连环腿的特色就很难体悟到了。正路子108式是内传太极拳体系中的基础拳架,接近于健侯中架,是杨澄甫先生1928年之前在北京传授的早期拳架,在结构上与澄甫大架类似。但由中架改造为澄甫大架有其特殊意义即以“卫身养性,却病延年”为宗旨。正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中所言:吾之习此而教人者,非以敌人,乃以卫身;非以用世。乃以救国。也就是说习太极拳技不是用它攻击别人而是用它保护自己,不是用它来做谋生之道而是用它来救国的。由此可以理解澄甫架确是一套体用兼备的功力架和养生架,现今世人为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如痴如迷的修炼澄甫大架拳也正合澄甫先生当年之初衷。赵幼斌老师演练澄甫大架85式片断

蒋林老师演练杨式小快式230式片断

由此话题联想到现今太极拳界的一些认识误区,如套路满天飞,老师以自编套路为能,学生以多学套路为荣。试想先贤们为一个连环腿招法尚且权衡再三,颇费周折而后定。而今人却为简化而简化,全然不顾先贤们所遗拳架中内在的科学合理的结构和武学内涵,如此下去,太极拳还真不知道将来会演变成什么模样,其危害可想而知。

所以,我认为太极拳的大众修炼还是应该回归澄甫架,而对于濒临失传的技击拳架,国家体育部门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挖掘、扶持和保护的政策以鼓励代代薪火相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