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和爸爸之间,少了一个翻译

 心中有爱春常在 2018-06-15


文 / 咳咳灰 熊太行


人和人的关系,最难不过一个“猜”字。


爱恨都有一定之规,一旦你猜我、我猜你,结果可能差了十万八千里。


男女间互猜心思有难度,但和另一种关系相比,简直就是小儿科。


这就是“天生不和”的父子情。


大多数父子,要互相猜一辈子,直到生命终结还没好好谈心的大有人在。


李宗盛在《新写的旧歌》里唱:


两个男人

极有可能终其一生只是长得像而已

有幸运的 成为知己

有不幸的 只能是甲乙 

两个看起来容易却难以入戏的角色

能有多少共鸣


父亲看着儿子长大,可似乎又特别疏远;父亲总为儿子操劳,但儿子没听到一声亲口说出的爱。


描写父爱的文学作品里,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朱自清的《背影》了。我们的领域是研究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今天就拆解一下中学课本里这段又爱又虐的父子关系。


我们会解决一个亘古疑问:


爸爸的爱,为什么无法直接说出口。


01


英国爸爸绅士体贴:



美国爸爸善解人意:


△《成长的烦恼》里,爸爸直接是心理医生


中国式爸爸则往往被描绘为迟钝的、踌躇不前的和不善言辞的。


△《饮食男女》里的父亲就是如此


很多儿女说起爸爸,头一句就是“我爸这人,话不多”。


其实如果去他的单位或朋友聚会,你会发现,他话挺多,挺活泼,只是在家更沉默寡言。(这条未必适用于所有父亲,有的父亲确实是全方位、全天候的话痨)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努力回避情感交流,他们对直截了当的情感沟通心存畏惧。


《背影》里,朱自清父亲就是典型的例子。


文章开头,朱自清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朱自清回来奔丧,看见满地狼藉,一辛酸就哭了出来。


换作《成长的烦恼》里的爸爸杰森,一定会说:


“孩子,想谈谈吗?”

“你知道死亡这件事,我们早晚都要经历。”

“你奶奶跟我说,她最惦记的人就是你。”


失去母亲往往比失去祖母痛苦得多,说出自己的感受,是减轻痛苦的好方式。


但是旧式中国父亲会克制自己的情感,这个父亲反倒安慰儿子:


“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他快速躲开自己的悲痛,开始谈论找工作的事了。

 

比起母亲的总是忧心忡忡 / 他更像个若无其事的旁观者 / 刻意拘谨的旁观者



2


丧母、失业、更换城市,这个父亲年近五十岁时遭遇了三个重大变故。


我们给大家讲过“中年危机”,心理学家已经肯定,不存在这样一个阶段,大多数中年人都比年轻人过得好。但是身体衰退的压力、父母亡故的压力和失业的风险,确实存在。


《背影》里的父亲生活在1920年代,他受到压力三连击,无从倾诉。


一般我们遇到巨大变故,更愿意和家人待在一起,家人的陪伴能缓解痛苦。


父亲也是如此,他变得特别黏儿子,每一句话,指向的都是想和儿子多待一阵,但是他用晦涩又内敛的话,把情感藏了起来。


我们试着翻译一下:


普通话:我想送你,多陪你一会儿。

爸爸话:“他们送不好。”


普通话:我担心你。

爸爸话:“麻烦各位茶房伙计照顾这孩子。”


普通话:我要给你买些吃的,怕你路上渴了饿了。

爸爸话:“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普通话:我牵挂你。

爸爸话:“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普通话:再继续看你我就要哭出来了。

爸爸话:“进去吧,里边没人。”


普通话:我身体不好,你多来看看我吧。

爸爸话:“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这就是父亲啊,总是把沉重的惦念变成轻描淡写。


“我才不会想你哦,我只是觉得照顾不好你对不起走了的奶奶。”


明明是爱和牵挂,偏偏要找一万个借口。

 

谁知道藏好的心 / 还有个缺角呢

 

3


当时不识橘子味,读懂《背影》已中年。


这篇课文是给中学生准备的,他们大多数没经历过和父亲真正的分别,读不太懂。


1920年代的老年人,和2010年代的老年人,赶火车的习惯差不多。他们考虑周到,“早点出发,别路上有什么事。”会提前一个小时,甚至几个小时钻进车厢。


接下来富裕的时间,父子可以说说话,然而这个时候才明白,四目相对,彼此尴尬。


面对面,就要交换真实感受,我不能对自己的孩子说出“我爱你”“我牵挂你”,太羞耻了,一点都不克制。


2004年,我小姑夫送我表弟去一个以苛闻名的中学复读,看了军事化管理的宿舍和水平很差的北方食堂菜之后,他一和儿子分别就哭了出来。


当时我爸妈陪他一起去送,我妈非常不以为然。


“天呐,他几十岁的人了,还这么舍不得儿子,还哭鼻子。”


君子抱孙不抱子,中国传统文化对情感外露的中年男性并不友好。


咽下去,要把那句爱咽下去。

 

总是记着他 混浊的眼睛 / 用我不敢直视的认真表情 / 那么艰难地挣扎着前行


4


现在很多年轻人,可以拿“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来开玩笑,但其实这句话,原本沉甸甸的。


跟今天一样,那时火车站卖的东西谈不上好,谁也不差几个橘子。


《背影》里的父亲是个胖子,一个胖子翻上翻下,那就是对孩子的爱。


爬上爬下,其实是不舍,是牵挂,必须再给孩子做点什么,心里才踏实。也是给自己多耽搁些时间、晚一会分离找个借口。


父爱真是一种高风险的感情。


如果孩子无法接收到父亲的信号,或者父亲无法传达出自己的感情,这就是一个不自量力的胖子违反交通规则翻越铁轨的故事。


朱自清当年已经读懂,才会泪水涟涟。


“爸爸爱我,但爸爸不说。”

 

等到好像终于活明白了 / 已来不及 / 他不等你 已来不及 / 他等过你 已来不及


5


遗憾的是,没被接收到的父爱还有很多。


看了一个短视频,女儿因为遗传性的胎记,把不如意都归咎于爸爸。


她的爸爸开出租车为生,这个姑娘希望去掉那块胎记,但无法负担手术费用。最终,爸爸卖了出租车来给女儿做手术。


无法解码和翻译父爱,父女的感情就可能遭到摧毁。


要处理好和父亲的关系,最重要的一点是:


重回初心,重证感情。


“身体的缺陷因爸爸而起,我要不要怨恨他?”固然可能是现实的困难,但是:


“也许有很多不满意,我仍然想念小时候他对我的疼爱。”

 

若是你同意

天下父亲多数都平凡得可以

也许你就会舍不得追根究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