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你的小狗能理解你的意思?

 如云似水清风 2018-06-15

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改变使得人和狗的关系越来越亲密,狗在不断减弱其狩猎、看门作用的同时,其扮演的角色更多是人类的宠物、“知心”朋友,但狗是否真能对人“知心”?犬类能否理解人的意思?如果能够理解,那么这是一种后天经验习得的过程,还是经驯化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基于基因的“天性”?


从心智视角探究

对于人类的一些肢体语言和口头指令,狗一般都能做出某些回应,甚至可以对人类行为进行简单推测、预判。对于它们表现出的智力、记忆、意向等,心智论(theory of mind)被广泛接受,该理论认为这些狗拥有像人类六七岁儿童一样的心智,有简单的记忆,可以进行简单的推理,甚至可能存在幻想。如果该理论成立,那么狗从小所处的环境、其他个体以及人类的刺激都会对其心智产生影响,驯化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是无法判断的,并且该论断因缺乏实证研究支持而存在诸多疑问。

科学家尤德尔(Monique A. R. Udell)等人试图通过实验证明非驯化的犬类和灰狼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仍然对人类的一些行为敏感。他们把不同的狗分类,观察是否会因为喂食人的不同行为产生不同反应,最后实验得出结论:狗做出的不同反应可能与最初驯化时对它的刺激有关,我们不能根据狗的表现就认定它符合心智论,也不能解释这种行为是条件作用对狗的影响。尤德尔还对灰狼和不同种类的犬进行试验,最终发现狗做出的一些反应可能同人类的表现没有多大关系,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狗做出不同的反应,在于从幼犬到成犬过程中人类对其某一特定反应进行反复强化的结果。最终,他们认为驯化在犬类发展过程中并非必要,至少驯化不能成为心智论成立的依据,更不能以此作为跨物种社会认知的理论基础。驯化过程可能非但没有提高犬类对人类的认知,反而降低了犬类对人类世界的探索。

虽然人类的刺激对犬类存在影响,但是犬类的一些行为可能不是简单的驯化或者心智论可以解释清楚的。未来我们或许可以多关注一些口头语言的语义功能,或许狗只是对语言中的特殊符号感兴趣。我们是否应该把犬类的理解和认知归为一个哲学问题,从语义学角度探索?犬类的认知是否同人类类似?这些都充满疑问并值得期待。

从行为视角探究

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多种因素能够对幼犬的行为产生影响,尤其是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会影响它们处理问题的能力。他们分别对家养的狗和自由放养的狗进行任务处理实验,观察人类行为(注视狗与背对狗)对其产生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自由放养的犬类会特别关注人类的注视。这种差异性为什么会产生?人类行为对犬类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否会成为犬类行为的成因?

近几年对于幼犬的社会认知,特别是对驯养和野生幼犬以及不同种群、不同代际的差异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由于我们对该领域认识的局限性,对于犬类的社会行为研究存在不同理论,也存在诸多分歧。比如有人认为,犬类通过遗传差异性拥有社会交往能力,从而会产生类似人的行为,而这种技能的习得通过完成不同种类的任务,固化了它们的社会经验,让其在之后的生活中表现出来。但这种表现能否用驯化理论解释尚存在问题,因为影响犬类产生这些行为的因素不仅是驯化,还与其幼犬时代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经验有关。即这种表现也可以解释为像人类一样通过经验的积累来改变社会生活实践,而并非单在于人类的驯化。仅通过是否注视狗来得出犬类对人类行为的表现的差异性源于感受的固化,恐怕尚不足以说明问题。影响犬类行为的因素存在多样性,进化、种群等都没有纳入上述实验的考虑范围,所以此类实验尚未消除对犬类认识的争议。

不过,对这种争议的探究也有其意义。对于野生和放养不同种群的管理以及宠物训练等都有帮助,并且关于犬类行为差异及其社会认知问题,也涉及其他领域的研究方法。比如神经科学、群体生物学等研究的方法,或者我们可以把关于犬类的一系列问题还原为不同的问题分块研究,也许关于犬类认知及理解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综合了神经科学、生物学、语义学、心灵哲学等的复杂问题,需要不同领域的学者共同探索。

从基因视角探究

基因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决定着不同生物性状的差异性及生物功能的表达。科学家们试图通过绘制人类基因图谱来解开人类的起源、发展等秘密,通过在基因层面对比古代人类与现代人类、人类与人类近亲动物间的差异性,从而为人类的行为、语言以及进化等提供科学理论与实证基础。对于犬类行为的探究,我们同样可以从基因层面进行,从而明晰驯化对犬类的影响。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狗主要存在两种进化模式。绝大多数品种的狗,其进化模式基于个体血统的差异性,这种个体差异可以让不同种类的族群交换基因,使得犬类进化树中突变基因、物种遗传存在多样性,从而稳固种群的发展。另一种造成狗种类差异性的原因在于对于狗不同表现类型或功能基团的选育,从而保证了进化树中基因结构的差异性。

科学家韦恩(Robert K. Wayne)和其团队基于狗和灰狼之间单倍型共享(haplotype-sharing)原则分析示踪了狗的核基因组的起源。结果表明,与以前通过线粒体DNA(mtDNA)得到的结论相反,狗的基因组主要来源于中东狼或欧洲狼,而这个结果也经得起考古记录考验。狗毛色中的黑色性状表现来自北美灰狼基因的表达,而这种表现是在驯化和基因筛选的共同作用下从野生犬发展到驯养犬身上的。

狗通常被认为是灰狼的亚种,不过近来的全基因组研究表明,狗同狼的基因高度发散,说明我们把灰狼的某种特性推演到狗身上并不合理。通过对线粒体DNA的测序,科学家发现通过驯化对基因的改变样本数量极低。也就是说,驯化并不能使狗的基因发生改变而稳定遗传给后代,狗性状的差异性更多来源于狗基因数之间的交流。虽然人类对狗有着几千年的驯化史,但我们可能并没有通过驯化对狗的基因造成多大改变。

虽然对“狗能否理解人的心思”这类问题并没有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但是学者们的探索让我们看到此类问题可能涉及多个领域,这也使我们明白探究犬类社交行为的意义所在——对于此类问题的争议和探索,不仅能够帮助人类更好理解动物行为的起源,也能加深对跨物种间交流的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训练和沟通。我们生活在这美丽的星球上,每一个生命都充满了神秘与奥妙,狗作为人类的朋友,已经陪伴我们数千年,了解我们身边这个亲密的伙伴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揭开生命的谜团。

原标题:多视角探究犬类理解问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弓晓星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