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缺钙的主要原因】

 学到老图书馆nd 2018-06-16

人过中年,骨质每年丢失0.7%~1%,妇女到了更年期及绝经期后骨质丢失进一步增加。到了65岁后,女性可能丢失骨钙达总量的30%以上,男性也会丢失20%~30%,这种长期持久的负钙平衡,将伴随人生直至生命结束。另外,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来看也是很容易缺钙的。

特点一: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老年人由于血管逐渐硬化,胃部供血不足,胃粘膜内的腺细胞开始减少或退化,导致胃液及胃酸分泌减少,这就使食物中的钙不容易解离成钙离子的形式被吸收,因此容易发生缺钙。

特点二:维生素D的吸收和合成减少。老年人胆囊及胆管壁变厚,胆汁减少而黏稠,使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减少。同时老年人皮肤经紫外线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也逐渐降低,到了80岁时只有20岁时的一半了。这些都造成了内源性维生素D的合成减少。

特点三:甲状旁腺素相对较高。体内维生素D减少,使肠钙吸收减少,缺钙又引起甲状旁腺素升高,使骨钙溶解在释放入血。另一方面血钙的回升,又使降钙素分泌相对增多,促进钙盐沉积于骨骼临近关节面的某些部位,使尿钙排出增多。这些都导致钙的排出增加。

综合以上因素,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造成其对钙吸收能力下降,进入老年期,就步入了骨质疏松“重灾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