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困难? 股票、债券、黄金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怎样能既把风险降到最低,又让收益维持在高水平?真相可能会让人大跌眼镜! 真相 图1 美国股票、债券、短期国债、黄金及美元在1802-2012年的真实总收益 资料来源:《股市长线法宝》 上图是美国经济学家对虚拟投资者的1美元投资在两个世纪中所产生的真实(除去通货膨胀的影响)财富进行了逐年跟踪,这1美元分别投资于(1)股票;(2)长期政府债券;(3)美国短期国债;(4)黄金以及(5)美元。
在上述研究的210年股票收益率中,可以看到股票收益率远远高于其他种类的投资标的,且投资的年限越长,拉开的差距越大。 一个充分分散的股票投资组合年均真实收益率为6.6%,这意味着平均而言,过去两个世纪里,若通货膨胀率维持在2%-3%以内,那么一个分散了的股票投资组合购买力每隔十年就翻一番,而固定收益投资的真实平均收益率则大为逊色:长期政府债券年均收益率为3.6%,短期债券年均收益率只有2.7%;而黄金一直被大众认为是保值投资商品,其收益率只比通货膨胀率略高一点,其平均只有0.7%。 收益越高的投资必然对应越高的风险,但一直有人对风险收益存在误区,人们总是想当然地得出一些“经验之谈”:
经验误区 股票的风险一定比债券高。其实这种结论的样本包含了许多压根不懂价值投资的人群,股票收益率的均值也常常可能因为短线投机者的惨淡经营而被大大拉低。 图1的统计趋势线是对真实股票收益率的最佳拟合线。从长期看,股票的真实收益率惊人地稳定,收益率围绕趋势线上下波动,最终都会回到趋势线上去,经济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均值回归,也就是说,股票收益率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受利率、风险及心理(如乐观与悲观情绪、恐惧与贪婪)不确定等因素而波动,但这些波动放在长期过程中都显得微不足道。
这样的结果可能会让很多人大吃一惊,长期的股票收益率竟如此之高!是不是和你一开始的想法背道而驰了?但正是由于投资者以及机构投资者存在偏见,他们青睐所谓“安全”的债券,以至于债券的估值往往过高,而普通股的估值却偏低。对于一些未经验证的固有成见,是因为投资者天性保守,对短期损失的风险过度关注了。 投资箴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投资是个严谨的活儿,所谓的“经验之谈”最该避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