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经汤综述

 AB向往神鹰 2018-06-16

病脉症并治第二十二》,第19条:“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

[1]

吴茱萸、当归、川芎、芍药、人参、之。”方药组成:

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12味药。温经汤为历代医家常用的重要经方,具温中寓养、温中寓通、气血双补、肝脾兼调之特点,为妇科调经之要方。现将温经汤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如下。

1 原文理解

3 方药解析

3.1 药物的君臣佐使

药物的君臣佐使不同医家的理解有所不同。比

方中吴茱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杨荣英[6]认为:

萸、桂枝为君药,用以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当归、川芎活血祛瘀以生新;牡丹皮祛瘀通经并退热,共为臣药。阿胶、麦门冬、芍药滋阴养血,并能止血;人参、甘草补气健脾,又能统血;冲任二脉均与足阳明胃经相通,半夏通降胃气而散结,有助于祛瘀通经;生姜温胃降逆而散寒,又能助生化,以上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为使药。

3.2 组方特点

原文描述概括了温经汤治疗疾病的发病年龄、

病因、症状、病机及方药。言简意赅,易于理解。但对“下利”的理解后世医家存在分歧。一种理解认为“下利”即为“下血”,另一种理解认为“下利”即

[2]

程天来、吴谦为“腹泻作利”。宫伟星总结如下:

等认为当系“血”字之误,徐忠可、尤在径等释为瘀

[3]

后世医血、脾伤作利。周根锋通过对原文的分析、

家的论述及方中药物的分析认为:原文的“下利”应遵从原文,为“后阴下利”。

2 病 机

温经汤所治疾病的病机后世公认为:冲任虚寒,兼有瘀血阻滞。其他相关病机:刁军成等[4]认为温经汤主治证包括崩漏、月经过多、月经后期甚或闭经。其病机为瘀血阻滞少腹,冲任虚寒,而肝为瘀血

[5]

阴血耗伤,阴精不所伤为病之本。刘丽伟等认为:

足,阳浮于上,因而出现手掌发热。

郭晓峰[7]认为温经汤具有以下组方特点。

3.2.1 习原文内涵 组方严谨

本条病机为冲任虚寒,兼瘀血内停。治疗以温经汤调补冲任,养血祛瘀。

方中当归、川芎、芍药养血祛瘀,调理冲任;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暖宫;麦冬、阿养血润燥止血;人参、生姜、甘草、半夏益气和胃,共奏调补冲任,养血祛瘀。使冲任得补,气血调和,瘀祛新生,归于脉道,则下血得止。

3.2.2 视女性特点 用药合理

女性以血为用,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脉隶属阳明,阳明气盛则血盈,脾胃虚弱则血少。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温经汤组方正是依此特点而设置,仲景用药严谨,固本求源。3.2.3 辨方药配伍 谨守病机

本证病机包括寒(冲任虚寒)、瘀(瘀血阻滞)、虚(阴血不足)、热(瘀热虚热),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

2011-12-12收稿日期:

徐鸿燕(1977-),女,黑龙江五常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妇科。作者简介:

272

14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属本虚标实。寒凝则血涩成瘀,血瘀则新血难生,瘀久而热,阴虚而热,因此组方补虚养血,温经攻瘀兼顾。

3.3 药物配伍及意义

药物的合理配伍是本方疗效的保证。关于本

以桂枝、吴方的配伍特点,金明玉等[8]认为方中,

茱萸为主药,温经行血且吴茱萸用量大于桂枝,以温通下行为主,同时配当归、川芎、芍药、丹皮以加强主药行血祛瘀之功。佐以丹皮凉血祛瘀,善清血中之伏热;麦冬、阿胶滋阴清热,润燥养血,此二药之润燥,又有利于久瘀之血的排除。此与后世治热结阴亏所辨用的增水行舟法颇为相似,只不过彼在阳明,此在冲任,一为燥屎,一为瘀血而已。方中人参、甘草益气摄血,且甘草与阿胶相伍又可止血补血。特别是半夏辛开苦降入阳明,使胃气行而有助于化瘀,半夏与主药配合,直达病所,共同发挥其温通血脉、散结消瘀之功,佐以少量生姜鼓舞胃气,辛散以布津液。众药相伍,使其温而不燥,通而不猛,补而不滞,祛瘀不伤正,故适用于冲任虚寒,瘀血久滞,以虚寒为本,以实热为标,寒热错杂之多种病证,并非仅用

[9]

于妇科疾病。李卫民等认为配伍半夏有下列意义:①和胃运脾;②降胃气,通冲任以调经;③燥湿散水以防津液之壅。

4 临床应用

4.1 治疗妇科疾病

温经汤目前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其中关于月经不调、痛经及不孕的相关报道较多。

(1)月经不调及痛经:姜雅晴[10]临床10余年,见月经不调者以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为主要病机的为大多数,分析其原因皆为妇女月经病,多为正气不足、产后虚寒、劳逸失常。由于机体正气不足,当地大部分时间气候炎热干燥,平素饮食多寒凉,多感受寒凉之邪,故大多数妇女月经不调临症见虚实寒热错杂,故将温经汤作为治疗月经不调的常用方。吴昌生等[11]采用温经汤加减治疗气血阴阳俱虚痛经与崩漏患者184例。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气血阴阳俱虚的两、三种症状:畏寒肢冷、神疲纳呆、口干少饮或渴不欲饮、便溏溲清、月经后期或紊乱、经血黯淡、苔白滑或腻、舌黯淡尖略红、脉沉迟细弱。另青春期患者中约1/3人子宫或宫颈发育欠佳;生育期或更年期患者约2/3人曾有半产(引产、流产、早产)史。治疗结果:显效131例(占71.2%);有效39例(占21.2%);无效14例(占7.7%,其中12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严重贫血又无钱输血者)。林知惠子[12]探讨了温经汤对有继发性闭经及月经周期异常的高催乳素血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结果显示,对100例原发性高催乳素血症引起闭经和月经周期异常的患者给予温经汤,82例有效;对49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给予温经汤,40例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由此认为,温经汤应作为治疗未婚女性高催乳素血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首选药物。邬素珍[13]认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活血化瘀是基本法则,并贯穿于治疗的整个过程。临证时多见的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及寒凝血瘀。使用经典方《金匮要略》温经汤辨

证治疗寒凝血瘀型的内异症疼痛,可收到良好的

疗效。

(2)不孕症:范林等[14]根据临床经验,认为温经汤加减对于子宫发育不良引起的不孕证是一个有效方剂,对中医辨证为肾阳虚和瘀血型效果较好,怀孕率分别为91.7%和80%。而对于年龄在35岁以下,婚龄10年以内的效果较好,分别为90%和80%。年龄在35岁以上,婚龄在10年以上者效果较差,这说明生育亦和本身的肾气盛衰有关。

(3)辅助药物流产:侯雁等[15]采用温经汤辅助药物流产。服用米索前列醇的第2日起口服温经汤汤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共服7天。结论:温经汤治疗组与生化汤对照组用于辅助药物流产,在减少

。在缩不完全流产及失败率方面疗效相当(P>0.05)

短药流术后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方面,治疗组优于

。对照组(P

(4)老年性阴道炎、外阴瘙痒:蔡亲福[16]摘译:口服温经汤每次2.5g,每日3次,连服两周(单独投予组)。治疗老人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外阴瘙痒症患者45例。但是,性行为传染病、感染性疾患、内外生殖器恶性肿瘤和心因性植物神经失调除外。分析疗效:温经汤单独投予组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特别是瘙痒感治愈率高。白带(量、臭味)、痰痒感、灼热感、过敏、局部疼痛和性交时疼痛等因子总得分,从投予前的5.14±3.63明显减少到2.00±2.39。临床观察发现浸润软化、抓伤痕迹各1例,但未见其变化。其它因子(如阴道分泌量、外阴和阴道红肿、萎缩)呈低下倾向。总得分从投予前的4.36±3.15明显下降至2.07±1.32。

(5)更年期综合征:胡慰吾等[17]自1996年以来,用温经汤加味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32例。结果:显效15例,占46.6%,有效14例,占43.7%,无效3例,占9.3%,总有效率90.5%。认为更年期综合征在中医学中属于“经断前后诸症”的范畴。治疗应以调肾为主,温养气血,调摄冲任,兼以平肝祛瘀,标本兼顾,可降低患者对外界刺激的易感性,提高整体功能。而温经汤温而不燥,补而不腻,滋而能泄,降而能和。对改善和控制更年期综合征有良好的作用。

4.2 内科杂病

(1)皮肤病:赵有利等[18]总结如下:温经散寒、祛瘀养血,温经汤主之,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黑病变、新生儿硬肿病、雷诺氏病、荨麻疹等病。

(2)甲亢:马玉红[19]应用《金匮要略》温经汤治疗甲亢,疗效满意。认为甲亢是以内伤虚损为基础,气、瘀、痰、火共同为患的本虚标实、寒热夹杂的症候群。甲亢的治疗,一般主张早期宜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滋阴泻火,恢复期宜益气温阳化瘀。根据女子的生理特点,认为甲亢主要发病在胞宫和肝肾,其全部证候属冲任虚寒、气血不足、瘀血阻滞、脾虚痰结、阴虚内热型,有寒热夹杂、虚实并见的临床表现。因此,确立了以《金匮要略》温经汤为代表方,以温补冲任、益阴退热、祛瘀化

273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4卷

痰为主的治疗法则。

血栓闭塞性此外,李龙骧[20]运用温经汤治疗:

脉管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产后风湿性关节炎。

[21]

并取得了一定王刘英采用温经汤治疗乳腺增生,

疗效。

5 现代研究

5.1 治疗痛经的原理

黄浩[22]总结: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温经汤有改善微循环、镇痛、促进排卵以及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其中吴茱萸、当归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吴茱萸、川芎、当归、丹皮均可扩张血管、解痉、增加血流量、改善子宫平滑肌的营养和缺氧状态,使痛经得到缓解。

5.2 双向调节作用

血红素氧合酶2(HO-2)在妇科寒凝血瘀证的形成中有重要的作用。温经汤能够提高模型大鼠血浆COH活性,增强卵巢HO-1mRNA、HO-2mRNA及蛋白的表达。推测温经汤可能通过调节COHb活性,增强卵巢HO-1、HO-2表达,解除寒凝血瘀时血管收缩和痉挛状态,改善卵巢局部的血液供应,使HO-CO发挥正常的细胞保护作用和舒张血管功能,并作为一种神经信使对下丘脑垂体的促性腺激素进行调节恢复正常的卵巢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妇科疾病的目的。

综上,温经汤一直为历代医家常用的重要方剂。临床实践及基础研究皆证实其为一个行之有效的良方。需要后世医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以应用,为患者解除病痛。◆

参考文献

[ 1 ] 苏宝刚.金匮要略讲[ M ]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275.[ 2 ] 宫伟星.《金厦》温经汤证病机小析[ J ] .中医杂志,1985 ( 3 ):

78.

[ 3 ] 周根锋.《金匮要略》温经汤之“下利”应为“后阴下利”[ J ] . 河南中医,2008,28 ( 3 ):6-7.[ 4 ] 刁军成,尤昭玲. 从《金匮要略》探索月经病从肝论治的原则

和方法[ J ]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 ( 3 ):28-30.[ 5 ] 刘丽伟,段雪光.《金匮要略》温经汤临床应用心得[ J ] .中国

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 ( 17 ):8-9.

[ 6 ] 杨荣英.温经汤治疗妇科病举隅[ J ] .中国民间疗法,2010,18

( 7 ):36.

[ 7 ] 郭晓峰.温经汤组方特点辨析[ J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16 ( 9 ):235-236.[ 8 ] 金明玉,柳振宇.运用温经汤治疗疑难杂证四则[ J ] .实用中

医内科杂志,2002,16 ( 3 ):130.[ 9 ] 李卫民,李卫红.《金匮要略》温经汤中半夏的配伍意义[ J ] .

( ) 2006,29 5 :46.

[ 10 ] 姜雅晴.温经汤治疗月经不调辨治体会[ J ] .四川中医,

2001,19 ( 12 ):20-21.

[ 11 ] 吴昌生,谌曦.大温经汤治疗崩漏与痛经[ J ] .中西医结合实

用临床急救,1996,3 ( 12 ):558-559.

[ 12 ] 林知惠子.温经汤治疗未婚女性月经异常的经验[ J ] .国外

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8,20 ( 3 ):30.

[ 13 ] 邬素珍.论《金匮要略》温经汤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 [ J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 ( 4 ):10-11.[ 14 ] 范林,王长滚.温经汤治疗不孕症50例[ J ] .河南中医药学

刊,1998,13 ( 1 ):42.

[ 15 ] 侯雁,赵丽侠.温经汤辅助药物流产30例[ J ] .中国民间疗

法,2009,17 ( 5 ):26.

[ 16 ] 蔡亲福.温经汤对老人阴道炎和外阴瘙痒症的临床疗效[ J ] . 中成药,1990 ( 1 ):44.

[ 17 ] 胡慰吾.温经汤加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2例[ J ] .现代医

药卫生,2002,18 ( 2 ):131.

[ 18 ] 赵有利,王玉玺.经方温经散寒法治疗皮肤病研究进展[ J ] . 中医药信息,2010,27 ( 1 ):95-98.[ 19 ] 马玉红.《金匮要略》温经汤治疗甲亢体会[ J ] .山东中医杂

( )志,2007,26 3 :169-170.

[ 20 ] 李龙骧.温经汤临床新用[ J ]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9,15

( 3 ):39.

[ 21 ] 王刘英.温经汤治疗乳腺增生20例的临床观察[ J ] .云南中

医中药杂志,1997,8 ( 6 ):12.

[ 22 ] 黄浩.温经汤加减治疗痛经 32 例[ J ] .基层医学论坛,2010,

14 ( 7 ):622.

[ 23 ] 白宣英.温经汤对趋化因子CINC的作用[ J ] .国外医学・中

医中药分册,2001,23 ( 3 ):185.

[ 24 ] 后山尚久.温经汤对排卵障碍和月经周期异常者LH的调节

作用[ J ]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1,23 ( 4 ):215.

[ 25 ] 陆一竹,王学岭,姜智浩,等.温经汤对寒凝血瘀证大鼠模

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J ] .北京中医药,2011,30 ( 1 ):58-59.

[ 26 ] 成秀梅,杜惠兰,李丹,等.温经汤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卵

巢血红素氧合酶表达的影响[ J ] .中医杂志,2011,52 ( 2 ):141-143.

白宣英[23]总结温经汤对趋化因子CINC的作用时,认为:温经汤具有促进内分泌细胞分泌GH的作用,但可通过滤泡星状细胞抑制GH的分泌。认为双向调节作用可能就是汉方药的特征之一,即长期维持作用的结果,即当细胞功能发生障碍或功能低下时,温经汤可激活细胞功能,反之当细胞功能亢进时,温经汤又可抑制细胞的功能,从而使机体的健康状态恢复平衡。

5.3 对排卵的影响

后山尚久[24]研究发现:①温经汤对不同LH水平患者内分泌环境的影响:服用温经汤4、8周时,低LH血症组血中LH、FSH和雌二醇浓度均显著升高,正常LH组血中LH、FSH浓度无显著变化,高LH血症组LH值显著降低,血中FSH浓度无显著变化,但服药8周时雌二醇浓度显著升高。②温经汤对多囊性卵巢(PCO)综合征与非PCO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影响的比较:除外PCO综合征的高LH血症性排卵障碍者服用温经汤8周时,血中LH浓度显著降低,而雌二醉浓度却显著升高,表明温经汤对垂体促性腺激素中低促性腺激素性排卵障碍者可促进两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对高LH血症性排卵障碍者可抑制LH的分泌,该方对促性腺激素有生理性的浓度调节作用。③温经汤或克罗米芬对高LH血症患者内分泌影响的比较:患有PCO综合征的高LH血症者在治疗第4、8周,对照组和除外PCO综合征的高LH血症患者的观察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5.4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陆一竹等[25]总结认为血瘀证是一种因血液流动性和黏性异常而引起的紊乱症。中医辨证为血瘀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会发生明显改变。陆一竹等研究发现:①寒冷刺激、血液凝滞会导致血黏度增高,温经汤可以起到有效降低作用。②温经汤可以有效减低红细胞聚集力,并提升其变形性。提示温经汤能有效改善血瘀证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5.5 对卵巢的影响

成秀梅等[26]通过药效学研究表明,温经汤能够调节生殖内分泌,改善卵巢功能,调节患者镇痛致痛物质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及血管舒缩功能。研究发现血红素氧合酶1(HO-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