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技能帖算算退休时,你能领到多少养老金? 中欧基金养老专栏《老了又如何》NO.3 自从“佛系”一词火起来后, 不少80后、90后, 越来越沉溺在看似从容寡欲的生活里。 要知道, 现在佛系一时爽, 老来生活谁来管? “佛系”少年摆摆手说: “莫慌,有社保,不愁养老。” 养老金真的这么给力吗? 实际情况是 很多人还不清楚自己将来能领到多少养老金, 更别提理清养老金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公式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简单来说,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具体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 1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 ÷ 2 × 缴费年限 × 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 先说两个小知识点,敲黑板了! 第一,计发月数是国家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均寿命来确定的,不同退休年龄计发月数不同,退休年龄越早、计发月数越长,每个月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少:比如50岁为195个月、55岁为170个月、60岁为139个月,不再统一是120个月了。 第二,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最低为0.6,最高为3,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对基础养老金的影响非常大。 了解了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我们来看看两位一线城市白领的案例: 案例一: 外企新人Kate努力扎根魔都,成功“不拖后腿”地拿到了7132元月薪,并保持7132元的缴费工资不变,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为1,缴纳30年社保,到60岁退休: 基础养老金 =(7132+7132×1)÷2×30×1%=214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 =(7132×8%×12×30)÷139=1478元 所以退休时每月一共能领取3618元 如果只缴纳15年社保,退休时每月仅能领取1809元。 当然一线城市也有不少精英,收入能拉你几条街,他们退休时能拿多少养老金呢? 案例二: 以魔都某互联网公司中层Jake为例,他月入达45000元,按社保缴费基数上限21396元来缴纳,缴费基数为3(21396÷7132=3),如果缴纳30年社保,到60岁退休: 基础养老金 =(7132+7132×3)÷2×30×1%=4279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 =(45000×8%×12×30)÷139=9324元 因此退休每月一共领取13603元 如果缴纳15年,退休每月仅能领取6801元。 当然以上计算案例是为了让大家理解养老金是怎么得出来的,所以都在理想状态下设定。 但依然可以看出,大多数人的退休金都只能占到工作时收入的1/4至1/2,并且收入越高的人群,受社保缴费基数上限影响,能够拿到的养老金和工作时的收入差距越大,越难依赖养老金安享晚年。 要想保证退休后生活品质不变,必须提前做好理财规划,让养老的资金产生更好的回报。 选择银行储蓄?年化存款利率3%~4.5%,尚且跑不赢通货膨胀,倒是权益投资令人惊喜,在过去十几年里,中国的权益基金历史平均年化回报率能达到15%左右,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不失为养老投资的一个好选择哦! 注:个人平均缴费指数是指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2017年上海市职工平均工资7132元。数据来源:wind,截至2017/12/31。(中国基金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