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

 恶猪王520 2018-06-17


年年节与物相符,笋已成竿燕欲雏。

客里不知端午近,卖花担上见菖蒲。






又到了端午节,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上了艾草和菖蒲,以求驱邪避害。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端”有着“开端”“初”的意思,“午”又与“五”相通,所以初五,也被称为端午。


2009年,端午节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成为中国首个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着丰富的节日习俗。古代,象征五行的“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被视为吉祥色。


在端午这一天,大人在孩子的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为孩子祈福纳吉。“五色新丝缠角粽”,彩线还可以用来缠粽子。粽子一般是用芦苇叶或箬叶包裹糯米蒸煮而成。粽子又称“角黍”,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最初用于祭祀。


赛龙舟同样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习俗,在中国南方尤其流行,它起源于古越族人对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已流传两千多年。


关于端午节的缘起,说法众多。一说它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一说它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不过在民间影响最大的,当数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诗人节”。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出身于楚国贵族,曾任三闾大夫。他渴望复兴楚国,却惨遭流放。流落到蛮荒之地,屈原内心十分愁苦,却仍以国家兴亡为念,吟诵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国将亡,屈原万念俱灰,在农历五月五日自沉于汨罗江。传说江边的百姓拿出了粽米投入江中,吸引鱼虾食用,以保护屈原的尸体免遭伤害。


屈原的殉道之心虽没能改变楚国覆灭的命运,却在华夏民族的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千百年来,人们虔诚地追思汨罗江中的英魂,更是在虔诚地歌颂诗人的爱国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知道,国家的命运和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没有家国的庇佑,个体又怎能谈及生存和发展?


端午节是中华文化的记忆和延续,更是爱国精神的传承和表达,翠绿的粽子,彩色的龙舟,承载的不光是我们对古人的追思,更是对中华民族爱国情怀的礼赞。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

有孚天天猜 有孚天天猜,带你PK带你飞 小程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