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父亲节

 RK588 2018-06-17

        



生而传其姓名、幼而严厉教导、长而送行远方、立而托付衣钵。这恐怕是几千年以来中国最传统的父子关系。

--题记

 



(一)祝--起名字

 

宋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宋仁宗宝元二年二月二十日 (1039年3月18日),苏辙出生。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用一篇《名二子说》,表明了自己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命名的缘由,表达了对儿子的希望与告诫,并介绍了二子的秉性。其文曰: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 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僕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

 

文章前半段,这位父亲写道:“车轮、车辐条、车顶盖、车厢四周横木,都对车上有其职责,唯独作为扶手的横木,却好像是没有用处的。即使这样,如果去掉横木,那么我看不出那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轼儿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

 

苏轼  


而事实上,成名以后的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年)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1079年“乌台诗案”让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苏轼  寒食帖


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别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后,苏轼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五岁。

 

与当时的新锐力量--“变法新党”--的争锋,算不算他父亲担心的“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呢?在生涯里,像苏轼这样盛名与际遇落差如此之大的,在整个历史长河里,其人也是屈指可数的。父亲的“外饰”即所谓儒家所讲究的“独善”,儿子没有或者不屑于去做,故而一辈子总是一贬而又贬。苏洵的担心后来偏偏被坐实,真是“知子莫若父”了。

 

对于老二苏辙,苏洵则道:“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辙走的,但谈到车的功劳,车轮印从来都不参与其中。即使这样,车毁马亡,也不会责难到车轮印上。这车轮印,是能够处在祸福之间的。辙儿啊,我知道你是能让我放心的。”

 

苏辙后来也随哥哥,反对王安石变法,也遭到排挤。但他的处境比他哥果然要好一些,声名没有哥哥那么盛大,不易被对手死死纠住不放,也许是原因之一。但根本的原因,还是出于乃父的判断,就是苏辙的性情处事,必然比苏轼温和收敛许多。

 

苏辙


把儿子比作前行的车舆,加上以修身平安为上,以光耀门楣为下。这让苏洵这位父亲显得极为低调。但完成车舆之用,也同样说出了父亲希望儿子们能成为有用的人。自古就不是期望越大收获就越大的,苏洵开放宽容的喻子之方,却换来他们父子三人在“唐宋八大家”里,一下就占去了三个位置的结果。

 

这是人生的开始---生而有名。

 


(二)严--督学

 

孔子未必是个极严厉的父亲,但孔子的父子之礼,最是一丝不苟。《论语》有载:

 

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陈亢闻此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论语·季氏》

 

孔子


如果上面苏洵还是在宏观的人生轨迹上,规劝儿子的话。孔子在这里的做法就是很具体的“父亲的教导了”。陈亢对此总结的很到位:父亲要教儿子学诗、闻礼,并保持恰当的距离。“教”是关心和指导,而一个“远”字,显出了父亲的庄重与威严。在“远”的空间里,满满是父亲的气场。

 

这是人成长的第二个阶段,幼时需勤习苦学。

 

 

(三)慈--送行

 

关于送行时父亲的样子,很感人的一段,就是朱自清《背影》里的文字: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朱自清  《背影》


在家时父亲常讲究一个“远”字,而此时应该是父子最近的时刻吧。严父变成了慈父。

 

这是大概可以说是人生之第三个阶段--游行与磨练。

 

 

(四)传--承嗣

 

关于子承父业,仅仅在美术史上就有很多著名的父子。

 

画史对于马远和马麟的高低评价并没有太多纠结。与马远并称的,不是他的儿子马麟,而是夏圭。马、夏因为对北宋发展下来的山水进行了大胆的剪裁,促成了南宋山水的变革,被并称“马一角、夏半边”。

 

而马远的儿子马麟,往往在画史中以“马远之子,亦善作画”被一笔带过。马远是个爱子心切的父亲,为了提升马麟在画院的地位,有时甚至在自己的作品署上“马麟”的名字。这似乎成了马麟身上不光彩的一笔,虽然错不在他,而在其父。

 

中国美术史学家、美国人高居翰(JamesCahill)说过:“马、夏画派诸大师之中,受到最不公平待遇的是马麟,(马远之举)完全帮不了儿子建立信心。从现存马麟的作品看,其实马麟独建一己地位的能力并不差。马麟作品里有不安躁动,预示着后世元代绘画的发展路线。”

 


|马远--马麟

“家庭教育最失败的父子”


马远    携鹤高士



马远  踏歌图


马远《高士观瀑图》


马远  山水


 马麟   山水册页 


 马麟   扇面画秉烛夜游


马麟    橘绿


马麟     《 芳春雨霁图》


因而有人认为,如果说中国艺术史上,“最难超越”的父子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话,那么马远、马麟父子,可称之为“家庭教育最失败的父子”。

 

|王羲之--王献之

最难超越的父子”


王羲之     快雪时晴贴


王羲之《远宦帖》


王献之   尺牍


最难论高下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李思训是唐朝宗室,武则天迫害李唐宗室时,李思训弃官藏匿多年,武则天死后才复位出仕,成为朝廷重臣,开元初年官至左武卫大将军,所以后人称其为“大李将军”。最有贵气的是黄筌、黄居寀父子;最不拘一格则非米芾、米友仁父子莫属。

 

|李思训--李昭道

“最难论高下的父子”


唐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唐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


唐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局部)


|黄筌--黄居寀

“最有贵气的父子”

黄筌  写生珍禽图


黄筌  写生珍禽图(局部)


黄居寀   山鹧棘雀图(局部)


黄居寀   山鹧棘雀图(局部)


黄居寀    花卉册页


黄居寀    花卉册页


黄居寀    花卉册页


黄居寀    花卉册页



|米芾--米友仁

“最不拘一格的父子”


米芾  春山瑞松图


米友仁    云山墨戏图卷


还有风格最为迥异的父子--雍正、乾隆。雍正向来喜爱素雅,而乾隆则穷极繁华于一世。

 

“独自立业”,映现出了太多父子传递轨迹的样貌。

 

这是人生之第四个阶段--独自立业。

 

“立业”以后,父子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独自立业”并不是松开这种父子关系的要因,真正的原因倒可能是此时的儿子,也有了儿子,也成了父亲。而原来的父亲有了新的身份,成了爷爷。原本两端式的关系,此时成了三段式的,它的结构当然要产生很大变化。此时,可以说是父亲陪伴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性的告终。

 


(尾)--父亲节

 

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在1910年,同样诞生在美国。我们现在很多重要“节日”都是出自美国的,一个仅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20世纪以来,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是如此的深远。


父亲节(Father's Day),顾名思义是感恩父亲的节日。约始于二十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现已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节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异。节日里有各种的庆祝方式,大部分都与赠送礼物、家族聚餐或活动有关。

 

中国大陆官方没有设立正式的父亲节。但内陆民众习惯上使用6月第三个星期日当做父亲节;1945年8月8日,上海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中央政府,定“爸爸 ”谐音的8月8日为全国性的父亲节,在父亲节这天,人们佩带鲜花,表达对父亲的敬重和思念。中国台湾父亲节是8月8日。中国台湾的父亲节订于每年的八月八日,又称为“八八节”。这是因为“八八”和爸爸相近,而且“八八”两字连缀起来,又好象一个 “父”字,所以父亲节特别被定于八月八日。

 

言而总之,最广泛的父亲节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世界上有52个国家和地区是在这一天过父亲节。”

 





  声明 |  非个人转载,请先联系后台以获得许可。





  谢谢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