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点】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品评罗铭先生的绘画艺术

 明远小筑 2018-06-17



1954年,罗铭先生在北京和李可染、张仃举办三人山水写生画展,在中国美术界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反响,同时也促进了美术院校山水画教学的改革,全国各美术院校都相继把实地写生列入山水画教程。山水画实地写生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代新风,对此后的中国山水画创作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原来就极少实地写生创作的做法,山水画提倡师造化,但更多的是指对自然进行观察,同时从观察中感受自然的变化规律并从中获得美感。传统文人画家都反对客观地摹写自然界的山水,认为画得肖是画工画,而不是文画。他们所提倡的是写自然之神而非自然之形。文人画家们也将这一观点付之绘画实践,并形成了中国人对中国山水画的欣赏习惯。西洋画的写生是从形体到色彩各个方面都客观准确地表现对象,从而积累了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并将之运用到美术教学中。西洋画的风景写生方法显然不适合中国山水画的写生、教学和创作。罗铭先生在南方写生之行中,通过实践,创造出了一套中国山水画的写生方法。他不是采用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法,而是用中国山水画原有的散点透视法进行写生,同时采用增删挪移的手法,调整和丰富画面,从而使写生作品达到中国山水画所要求的可观、可游、可居、可赏的价值取向。



罗铭先生画华山,不生搬硬套传统山水画的皴法,而是根据华山的地质特征,灵活运用传统皴法、笔墨进行表现。为了画面需要,他把不在同时视觉范围内的场景放在同一画面,使构图饱满,增加作品的感染力。有时为画面的需要,使形象自由变化。如画直幅时把主峰画高,画横幅时把主峰压低。视点变化也带有画家个人强烈的主观色彩,一些作品所表现的华山,如果用透视的角度来看,则画家必须是在飞机之上才能看到。罗铭先生山水画写生作品,真正达到古人所说的: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罗铭先生的画华山的作品,画出了华山的神韵,不但得到美术界的赞许,也得到广大民众的喜欢,因此,世人称之为“罗华山”。



罗铭的花鸟画集多家之长而自成面目,注重生活气息,与传统文人画有较大区别。他的麻雀画得很好,有“罗雀”之美称。罗铭先生画麻雀,笔墨脱胎于海派的吴昌硕,形态来自于写生和细致的观察。所画麻雀意趣盎然,且往往是一画之中十数只麻雀,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有评论称罗铭所画的麻雀:千姿百态,活脱脱的,呼之欲出,虽然是小小生命,却体现团结、活泼、机警的精神,不由让人联想到画家对弱小生命的深切关怀和热爱。



罗铭先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实践,开创了中国新时期美术的新局面,为广大美术家提供了成功的学习创作经验,为新中国的美术事业做出了更大贡献。(文/李惠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