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CD放电增加死亡风险的真相

 yuyue3544 2018-06-17



ATP or Shock,What Is Your Choice?What Is Right Choice?


Shock治疗的善与恶


ICD治疗的善与恶(二)


        统计学研究的结果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困惑,为什么ICD治疗相比药物治疗在减少猝死和全因死亡的风险的同时,接受ATP治疗和电击治疗相比于没有接受过治疗的患者又增加了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

       在这里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上述三个研究比较的均为已植入ICD的患者,比较了接受治疗(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与未接受治疗(未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由此,上述研究并未否定ICD治疗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及心律失常死亡风险的有效性,而是揭示了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真实转归,如果上述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没有ICD保护的情况下,可以预见到大量患者的死亡。

       那么就带来了新的问题,究竟是电击导致了患者的死亡风险,还是患者本身恶化的基础状况和基础病导致了死亡风险的增加。

       幸运的是2013年发表于JACC的一篇研究或许能够让我们接近于事件的真相,了解到这些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的真实原因。(J Am Coll Cardiol 2013;62:1674–9)

       研究者通过随机入选3809例接受过至少一次电击治疗的ICD患者进行生存预后分析。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年。患者根据接受电击的原因进行分组分析。分别为VT/VF、AF/AFlutter、ST\SVT、噪声\过感知。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恰当电击的患者与不恰当电击的患者在接受电击治疗后显示了不同的生存率。因VT/VF事件接受电击治疗的患者,相比于接受不恰当电击(窦速、SVT、AF、噪声、过感知)的患者显示出了更低的生存率。

       与我们的既往认知不同,不恰当电击并不一定会导致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房颤患者除外),导致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的原因是患者恶化的心脏状况和导致VT/VF事件发生的综合疾病状况。


       亚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患者放电的原因不同导致了患者的不同预后,患者接受电击的原因而非接受电击本身导致了患者的不同预后。患者因VT/VF以及AF/AFlutter接受电击导致了患者的较差的预后。

       由此,我们在进行ICD患者的程控方案选择时需要进行更慎重的评估,尽可能的通过程控方案设置来减少不必要的电击,以及加强对于AF/AFlutter鉴别诊断功能的精细设置来减少ICD拯救生命时所带来的额外的风险。

       最后,恰当的ICD治疗是必须的,姑息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会增加更大的患者死亡风险,RISK BY RISK,减少不必要的治疗而非不治疗。

       本研究未能回答我们为何因VT/VF接受电击治疗的患者死亡风险更高,但可以明确的是,电击治疗本身并非导致患者死亡风险的原因,原因只能与患者的基础状况相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