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定义并非千篇一律,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获取幸福的方法都各有不同,然而让我们与幸福擦肩而过的“雷区”,却有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
洗掉对幸福的误解,才能真正持久地拥有幸福的能力。
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商学院教授拉杰·洛格纳汗根据自身多年来对幸福科学的研究,结合积极心理学的部分内容,指出了破坏人们幸福感的七个元凶。
这七个元凶,正是我们误以为的获得幸福的途径和手段: 1. 以为只要得到了XX,就能得到幸福了 “只要拿到了高薪的offer,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只要得到了升职加薪的机会,我就能幸福了” “只要花最少的钱买到想买的东西,就能很快乐啊” “只要得到喜欢的人的青睐,就能得到幸福了” 可是,为了拿到高薪的offer或者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你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可能会由此牺牲掉陪伴家人、享受生活的时间; 为了花最少的钱买到心仪之物,你可能会花上更多的时间去比价、讨价还价,或者是熬到很晚不睡觉等商家打折,然后第二天一天都毫无精神; 在得到喜欢的人青睐之前,你可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陷入猜测、纠结、胡思乱想、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情绪里。 虽然幸福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失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但实际上或中人们又在贬低幸福的重要性。 更具体点来说,人们总是习惯性地为了实现其他目标而牺牲幸福。拉杰·洛格纳汗将这种情形称为“本质上的幸福悖论”。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人们的头脑中,幸福往往只是一个抽象概念,是朦胧的、不确定的,需要靠有形的、实体的证据来支撑。这些有形的、实体的证据,便成为获得幸福的目标和手段,成为一种媒介。 错将媒介当成最终目标,是人们杀死幸福的一大通病,即媒介最大化。所谓媒介最大化,是指人的一种忘记自己想要达成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只记得实现终极目标的手段的倾向。 幸福不是通过对第三方的苦苦追求就能一劳永逸、永久持有的,如此得到的幸福,都只是短暂的幸福罢了。 拉杰·洛格纳汗指出,想要获得持久的幸福体验,首先就是要将以往对幸福朦胧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形象认知,明确什么对自己来说是幸福,即幸福的定义是什么,直接瞄准幸福去行动,不要再去绕弯路。
2. 以为只要“高人一等”,就能得到幸福了 对“高人一等”的执念来源于对优越感的追求,追求社会影响力,追求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追求出类拔萃…… 对优越感的追求,源于人们对自尊水平的需求和对精通的需求,还来自于人们的一个固有观念——高人一等意味着拥有更高的控制和自主权,这会使人更加幸福。 虽然优越感的确可以提升幸福水平,但事实证明,追求优越感会降低幸福水平。换句话说,在社会地位不变的前提下,追求优越感的欲望越强烈,幸福水平就越低。 这意味着,无论与他人相比,你有多么富有、出名、有权有势、有魅力,越是追求优越感,你就越会感到不幸福。 几乎在所有的领域,都很难找到客观的标准来评价某个人与其他人的相对水平。 可人们并不会因此而放弃相互评判比较,而是学会用更加明确却毫不相关的标准来进行评价,比如财富、权力和名声。 尽管财富、权力、名气的替代标准具有可量化的优势,但同时也显露出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替代标准让我们把精力集中在积累外在的或者物质的回报上,而事实证明,关注物质恰恰是最大的幸福杀手。 拉杰·洛格纳汗提出,想要持久拥有幸福,就要将对优越感的追求转化为对心流状态的追求。 心流的概念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指的是一种全神贯注、忘记时间的体验。在心流的状态下,人们会忘记对优越感的执念,将精力专注于当下。 与追求优越感相比,追求心流是一种更加可持续的幸福来源。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心流能够给我们带来当下的快乐,其次是心流能够帮助我们达到精通,从而提升幸福水平。
3. 以为只有被爱,才能收获幸福 被爱的人是幸福的,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如果过分渴望得到他人的爱,就可能会在欲求不满和患得患失中失去幸福感。 对爱的渴望源于人们对归属感、安全感的需求和对与人联结的需求。 社会是一张强大的关系网,可一旦把自身的幸福感与从外部他人身上攫取爱相关联,那么反而容易错失因爱而得的幸福体验。 持久的幸福感应当是自发形成的,来源于自体,而非他人。 培养安全的依恋关系、充分的自我同情和充分表达爱的需求,才是收获稳定幸福感的正确之法。 除了以上三种对幸福的错误认知,拉杰·洛格纳汗的新书《幸福的科学》中还指出—— 以为只要对别人拥有掌控权就能获得幸福、以为只有保持充分的警惕和怀疑之心才能安全地获得幸福; 以为只有为达目的全力以赴才能获得幸福; 以为凡事都要思虑周全才能稳妥地获得幸福…… 以上,都是对幸福认知的误区 拉杰·洛格纳汗还特别强调,真正持久的幸福体验,来源于精通、归属感和自由感: 精通:了解自己擅长某件事情 归属感:与至少一个人建立亲密关系或联结 自由感:确信是自己决定着自己的判断和抉择 只有当人确信自己能精通掌握某件事时,才更有可能去从心流中获得快乐,而不是从外在奖励中获得快乐; 只有当人确信自己与某些人保有长久亲密的关系时,才会感觉自己有慷慨爱人的能力; 只有当人保持自信时,才能从容面对生活发出的挑战,放弃对外在的控制欲望,转而寻求内在控制。
愿你在追求幸福的路上,也能持久地拥有幸福的能力。 |
|
来自: 玉峰牛 > 《人生~工作,生活,婚姻,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