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打不骂,3步专治孩子的不良表现

 长沙7喜 2018-06-19

没有夜色     何来星光

满满:

我孩子现在幼儿园中班,前段做了件令我非常生气的事。他跆拳道练功耍腿脚,非要拿我当标杆,从我头上跨。我告诉他这样不对,但是他感觉到不被接纳,或者说受挫,拿了个东西砸我,事后始终没认不是。

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应该凶一点打他一顿吗?


提问来自读者群

语音回答由小小整理

文末彩蛋

1

审题


5岁的小男孩,幼儿园中班,很调皮,练跆拳道,非要拿妈妈当标杆,跨妈妈的头。发生这种事情可能吗?可能。发生率高吗?不会低。


他25岁,你叫他跨他也不跨了。


因此,教育首先要“审题”,孩子的年龄和性别就是题目的条件,某个年龄段,某种性别,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符合身心发展规律。


这些因素加起来,这个小男孩这么做,也就不难理解——这种认识角度让我们的判断更合理,对发生的事更接受。


成年人看待孩子,为什么会忽略基本的年龄因素呢?原因很多,这里不做讨论,只说一个看法: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把孩子视作独立的,需要被尊重的人


其实,父母生孩子的气,确实难免,我也很了解。我儿子林恳是千里挑一的皮,最近下雪,学校提前放学,林恳爹去接他,回来告诉我,放眼望去,全校孩子都规规矩矩排队出来,只有他一个人兴奋地在空地上到处疯跑,乱扔雪球。遇到这种情况,不上火很难。


但深想一下,如果我的目标是要处理孩子的问题,我的路径(方式、过程)是否有效很关键。如果我想让他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恰当,我自己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却不当,怎么会有效果?


如果我做的,是发泄自己的情绪,我的目标就应该是“发泄情绪”,不要美化或误认为“教育孩子”;


对孩子的问题,需要指出。注意一下,这位妈妈的表述:”我告诉他这不对,但是他感到不被接纳”。“但是”这个词放在这儿,值得思考。被批评的一方,“但是“感到不被接纳,意思是说,他应该感到”被接纳“吗?这反而很别扭,所以,这个词其实显示了父母们认知上的误区——似乎我们批评孩子,他就应该乐意接受、主动听话、领会我们的好意


拜托,你直接告诉他这不对,他当然感到不被接纳和受挫了。我们做某件事被别人责备和阻拦,难道会欣然接受,说:太好了,我不对,终于有人批评我了。恐怕不会,成年人大多也做不到,这是境界了。所以孩子的反应很正常。


以上,都需要我们成年人反思。


言归正传,回到起点,先要有初步的审题:他是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学了跆拳道,很兴奋。有了这个判断基础,便于你理解、接受孩子的行为——可能令人烦恼,让你不快,但并不奇怪,也不是什么重大的原则问题。


先审题,再解题。



2

接纳


我要先问各位,你愿不愿意跟一个上来就跟你开战的人坐下来好好和谈?还是上来表示我能懂你,我不一定认同但我理解你的人,你喜欢哪一种人?


一边接纳孩子,一边指出问题,进行教育,不矛盾。


为什么我做咨询师做得还不错,其中一条是,我能对我的咨询者表达出真实的接纳,我努力抱持价值中立原则,不轻易评判。在咨询中,尤其是资访关系建立的初期,直接批评咨询者是一件很冒险的事,可能会伤害对方、阻碍对方。


直接说孩子不对,于是他感到不被接纳,因为他的理解很正确——你确确实实是不接纳他的,连年龄因素都忽视了。他之后的连锁反应,一系列情绪和行为表现,都来自最开始,他清楚地体会到,你不接纳他,如此一来,他反而体会不到自己行为哪里不当。


其实父母想干嘛?想让孩子知道哪儿不对,可我们给孩子的,却往往只是“我不接纳你“的这种直接感受。你给孩子什么,孩子就回馈你什么;你给别人什么,别人就回馈你什么。


你接纳他,他就会接受你,和你的说法;你不接纳他,他干嘛接受你——谁愿意听一个根本不接纳自己的人的话。


于是,我要先接受孩子(沟通对象),先懂他。


这里的“接受”,是说我接受他会发生这种行为,而不等于很欢迎——来来来,快从我的头上跨过去——不是这个意思,要分清。


孩子调皮,总有他的原因,我会说:

“你刚学了跆拳道,所以特别想练习一下是吧,所以你想拿妈妈当标杆对吗?”


孩子一定点头说对,并且愿意继续和你对话——好了,这个反应就来自你对他的“懂得(接纳)”。


3

讨论


接纳,是好的开端,让你们有机会继续深入讨论。


接下来,我会说:

“你学跆拳道,老师一定教过你礼仪,大概很尊重对手吧?”


“你想练挺好,练习需要标杆,那咱是不是可以拿一个东西当标杆,而不是拿一个人呢?


这样交谈,孩子会继续点头,会欢迎你的讨论,思考你的意见。


很多体育项目是很讲礼仪的,更不用说遵守规则,包括动态的跆拳道、静态的围棋,双方彬彬有礼,都有规矩。这些内容老师会教给孩子,孩子基础上也有意识——你对孩子要有一定程度的信心,相信通过引导,他能更好地领会。


“孩子,你其实比妈妈懂礼仪,懂技术要领,那么,这样跨到我头上来,好像不太合适哦?


那个比你练得好的同学,他可以拿你当标杆,往你头上跨吗?你们老师是不是教你们这样呢?”


你提出这些问题,启发他思考,可能孩子自己就会主动说:对呀,好像这样不行。


父母引导、讨论的态度,孩子领会得更透彻。如果简单粗暴地批评、制止,说“不行、不准、不可以,怎么这样,太不像话……”,我们其实是在发泄情绪,根本没有研究+解决问题。


研究问题,你会发现,孩子学了跆拳道,很兴奋,想展示,有兴趣,想练习,只是很难管理自己的调皮和恶作剧心理——你可以进一步帮助他:


“妈妈能懂你,虽然我不会跆拳道,但我可以和你讨论跆拳道的内涵,还可以帮你找个凳子(替代方案),让你有机会去完成你的练习,而不伤到别人,好不好……”


尝试用我演示的方案跟孩子慢慢交谈,很快他能意识到:我这行为是不恰当,有点惭愧,好在妈妈明白我,还给我找了个凳子,我的目标可以达成了。他也许快快乐乐跑去跨凳子了。


你跟孩子讨论了他的感受和想法,讨论了他的行为为什么不恰当,讨论了跆拳道的规则(凡事有规则)。最终,你通过接纳和启发引导式讨论,以及给他建议和替代方案,真实有效地帮助了他。


这样一来,事情解决了,更重要的是,你跟孩子有一次成功的,对双方有益的讨论,充满爱和智慧。



4

修理自己


审题、接纳、讨论、帮助,至此,你没有在心理上对孩子形成伤害,给他贴上负面标签,导致他行为上变本加厉,情绪上愈演愈烈。


如果我们的处理简单直接,告诉他“你不对,不准做”,就要做好准备,对方当然不会爽快地接受,他当然觉得受挫,甚至恼羞成怒。像这个孩子一样,不仅没有停下,而且更逆反,拿东西去砸妈妈,事后也不认错——这种演变,正是因为我们不仅不接纳,而且上来就完全否定孩子造成的。


“处理流程”会导致对应的“心理流程”。


当我们在情绪的作用下,粗暴地把孩子定义为一个坏孩子,这个解题思路已经“偏题”了,只能说明你不懂,或不关心孩子的本意。


孩子的行为目的,通常很简单,更多是完成某个想法。他的某些行为是不可爱,也不能轻易允许和鼓励,可这么定义他,出于维护自我价值的本能,他的反应当然激烈。



错误的教育方式会把一个有小问题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情绪行为大爆发的问题孩子。


怎么沟通大有文章,想深入了解只有正式咨询,我有一整套的沟通方案课程,容量很高,在这儿,只就事论事,给一些思路。但是大家看到这儿应该能够有所领会,知道同样的事换一个方向处理,结果不一样。


开头,是先不分皂白地制止他,着急定义他的错误;还是努力给予对方真正的接纳,懂得,去研究,去弄清楚怎么回事。前者,难免打骂,后者,还需要打他骂他吗?


处理一件事(比如教育孩子),要明确目标,再研究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论证,情势是越来越好了,还是越来越坏了。如果你处理的走向越来越坏,客观事实摆在这儿,我只能说你的方案有问题,因此目标难达成。


这个伤口你处理之后,溃烂了,那你处理得是对还是不对?不对,修理你自己。




林恳读完了,说:

“妈妈,

这篇文章,

你也用了引导式的方法跟读者沟通

让读者亲身体会到,

朱老师没有批评我,

他们没有感到挫折,

会自然而然觉得这个方法很有用。

 

我滴儿,你是哪个星球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