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盛泽食品竹枝词

 cy518 2018-06-20
盛泽食品竹枝词

 

蚾叟著 李炳华校注

 

这一组盛泽食品竹枝词的作者蚾叟,不知真名是谁。关于作者,以下一些情况是可以肯定的,他的原籍是浙江嘉兴王江泾,侨居吴江盛泽甚久,对王江泾、盛泽两地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又是一个认真诚挚的“美食家”,对吃的文化非常珍视。他曾经写过三十首盛泾食品竹枝词,发表在《盛泾报》上,但意犹未足,于19255月续成盛泽食品竹枝词二组,第一组凡十五首,第二组凡七首,发表于当时的吴江地方报刊《新盛泽报》上。这些竹枝词反映的盛泽食品情况尽管不能说全面,但对我们了解清末民初盛泽地区吃的文化提供了可贵的资料。以下分首抄录并加校注。

其一

成群三五意相同,今夜侬家愿作东。

朱鼎隆酒泳兴菜,一千记帐是青铜。

这首诗记述的是作者年轻时延请友朋聚餐的情景,时间当在清末。其时盛泽最著名的酒是朱鼎隆酒家的酒,最著名的菜馆为泳兴楼。泳兴楼最为著名的菜肴是中火菜,五簋八盆,价仅七百文;朱鼎隆的酒,每十斤二百文;吃客另外再付一点小账,共一千文。可以不付现钞,由馆家记账,至年终结算一并偿还。这样的价钱,到作者写诗时已大为改观了,作者因而感叹道:“近来百物腾贵,相较奚翅霄渊。”

其二

时光盼盼是三冬,每约良朋四五从。

生熝羯羊泳兴馆,洋河佳酿色醇浓。

冬季,泳兴馆最有名的菜肴是生熝羊肉。熝,吴音读若笃,即密封锅盖,用文火慢慢地闷煮。其后,各店家有模仿泳兴旅的生熝羊肉者,但其味相去甚远。

其三

一区舜水属吴江,桑梓犹然父母邦。

不问春风与秋月,太湖莼菜品无双。

舜水为盛泽别称。莼菜产自太湖,盛泽与出处近,故多有来卖者。卖者将莼菜置于一大木桶中,用勺子拷出售于买者。作者指出:“秋莼比春莼尤嫩。”

其四

猪肉虾仁不足奇,天开异想说高丽。

庖丁试用荤油灼,松脆同宜佐酒庖。

油灼猪肉或虾仁,松脆可口,极负盛名,盛泽馆家善作此菜,美其名曰高丽肉。清末民初,盛泽绸商至朝鲜经营者颇盛,盛绸中有“高丽纱”之名。高丽肉一名,可能与此菜由朝鲜传来有关。

其五

不妨肉食瘦还肥,解事庖人听指挥。

称号锅油尝异味,辛酸上口辩依稀。

此诗咏锅油肉,该肉用葱醋入锅浓炙而成,味极佳美。

其六

条条黄鳝丝丝勒,莫为无鳞戒食鱼。

分付庖丁重糊辣,泳兴馆外别无如。

此诗咏鱼糊辣鳝丝,将黄鳝勒丝去骨,烧至糊烂,起锅时重加胡椒粉,异香扑鼻。此菜亦泳兴馆所煮为最佳。当地有人因鳝无鳞而不食,他如鳗鱼等亦然。

其七

吾是高阳旧酒徒,非关君子远庖厨。

方方块肉称红冻,市脯偏教味转腴。

鲜猪肉以红曲冰糖酒闷,煮成卤汁块肉,再冻而食之,称红肉。此肉肥者不腻,瘦者不老,老人尤喜食之。此肉以老山珍所制为佳,悦来兴亦为之。只是冬季才有。

其八

屠门大嚼又红蹄,市脯家肴费品题。

老汁制成风味好,买来不让自家低。

红蹄的制法,与红肉相同,盛泽馆家善为此肴,为他处所无。

其九

每见尼姑送斗斋,粉团满担好安排。

分明菜馅又糖馅,钟鼓余功作手佳。

清末民初盛泽庵堂众多,尼姑送礼,称为斗斋。所制粉团,形状各异,独擅其长。

其十

佛寺圆明古白马,出门西笑尽徘徊。

腐干还有盐筋豆,冰雪烧刀吃一开。

镇西北隅的圆明寺,旧名白马寺,旁有酱园一家,有酒曰“冰雪烧”极著名。盛泽方言,酒一盅叫做一开。

其十一

金华籍贯浙东人,卷絮弹花是客民。

独出冠时南腿肉,钵头弄里话前因。

当时盛泽所卖熟火腿肉,以北斗弄(俗称钵头弄)某弹絮店为最佳。该店为金华人所开,兼卖南腿。

其十二

渔妇谋生不惜勤,朝朝唤卖厌听闻。

螺蛳剪好还挑肉,炒酱以汤做小荤。

螺蛳虽为贱物,而味殊佳美,但难于出肉,渔妇唤卖,有剪好螺蛳,且有出肉螺蛳,炒食汤食皆宜。

其十三

常将肉类汁炰燔,检点家厨不厌烦。

霉菜晒干还切细,拌同烹食胜燕豚。

秋菘晒干后叫霉菜,将霉菜切至粉末状,蒸熟后伴鲜猪肉红闷,愈蒸而味愈出,且不易馊。盛泽人称此菜为霉菜烧肉,夏季家家户户均食之,此俗至今不衰。

其十四

检点随园旧食单,家厨何足劝加餐。

鲜毛乳腐多加酒,制法难于豆腐干。

豆腐干坯以酒醃之,俾其出毛,名叫鲜毛乳腐,颇有味,为盛泽家制小品,常年不绝。

其十五

生泔薄酒好消闲,有客提壶市上还。

更尽一杯成浅醉,天寒一样可酡颜。

生泔酒,即冬酿酒,亦名东阳酒,惟冬时有之,味薄而甜。量浅者嗜饮此酒。

其十六

膳盆一品进筵前,交好亲知互拜年。

酱肉满铺海蛰底,蛋皮包肉说新鲜。

以海蛰皮切成丝打底,上面铺上蛋皮饺、酱肉片等,同作一盆,称为膳盆。乡人以此代盆菜以饷客,较为简便。清末,乡亲往来拜年,每食此品。盛泽的酱肉,亦非苏州之酱汁肉,鲜猪肉先以盐酶之,晒干,再置入酱油中,若干天后。再取出晒之,即为酱肉。

其十七

年糕油灼号撑腰,分遍儿童乐意饶。

此是乡风传已久,记明重二是今朝。农历二月初二,切年糕薄块,油灼食之,称为撑腰糕。俗云食后手脚轻捷,可免腰痛,是节后,农村即准备插秧。

其十八

记是端阳节又交,黄鱼白肉作家肴。

分尝鱼泰相沿久,偏是茭秧细细包。

端阳节乡俗以茭白叶裹尖头小粽,谓之茭秧粽。并食黄鳝、黄鱼等。

其十九

并非梦得怕题糕,记取重阳节又遭。

饭滚粢团和赤豆,欢呼今日去登高。

重阳日以糯米和赤豆、枣子成饭,两碗合并,滚成高圆形,称粢团饭,家家为之。

其二十

节令时逢食品多,饼师手段竟如何。

南郊今日方迎夏,粉饵和同新麦搓。

麦芽晒干磨末,和入米粉,用夹沙糖作馅成饼,立夏前后食之,名唤立夏榻饼,亦叫麦芽榻饼。此俗今仍沿袭。传称诗人苏曼殊喜食此饼。

其二十一

散金遍地看黄花,摘得马兰选嫩芽。

妙法制成瓶里菜,田园风味亦堪夸。

春季,苔心菜(上海,苏州称菜尖)稍加马兰头,装入小甏醃之,俗称瓶里菜,历久不坏,颇有特色。

其二十二

岁腊将残谢灶王,粉团蒸出满笼香。

萝卜野菜夹沙馅,羡说他家聂切忙。

岁底送灶,家家多作粉团,其馅不一,并有切肉为馅者,自食之外,互送亲邻。

 

全省第四次地方志刊物研讨会召开

 

全省第四次地方志刊物研讨会于521日至22日在徐州市召开。南京、镇江、扬州、苏州、常州、南通、盐城、淮阴、徐州等市刊物和《江苏地方志》的负责人和编辑近20人出席了会议。大家对办刊宗旨、组稿编辑方法、发行工作和经费来源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会议商定下次研讨会在盐城市召开。徐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为这次会议提供了优良周到的服务,受到与会者的一致称赞。

(小 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