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的感叹(下) ——如何读懂《道德经》

 毓真 2018-06-20


老子的感叹(下)

——如何读懂《道德经》

杨剑平

(二)如何去修道

1.首先做一个合格的人

要想修道必须先明其凡心,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否则连一个贤者都做不到,又怎能成仙呢?所以,老子对做一个合格的人提出了几点标准。

(1)除人欲,净化心灵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声色犬马、山珍海味、奇珍异宝,只能使人们六根大乱,在欢愉的同时也带来了身心的摧残,追求物质享受就产生腐败、堕落,随之而来的就是生命的猝死。连生命都没有了,又何谈什么修道呢?

(2)为而不争,待人谦和

人在社会中生活,要学会正确对待名利,要为而不争,如果时时处处都去争风头,抢第一,挖空心思地去追名逐利,就会永远处于烦恼、忧愁之中,而且越争越会产生负作用,招来人们的嫉恨与攻击,反倒受到了损失。老子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百谷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又曰:“不敢为天下先”,因为太出风头了,大家就要群起而攻之。也正如老子说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强则死,柔则生”。对自己的成绩要低调看待,否则“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自以为比别人聪明,并成天挂在嘴上,其结果只能遭来人们对你一切的否定。老子又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这些都是有头脑、有智慧人的修养品格。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社会上的各种干扰,才能平静地修道。所以要宽厚谦虚待人,要做到以德报怨,对待好人、对待与自己意见一致的人都能善心地去对待,但对于小人及意见不一致的人一般就做不到了。老子说:“善者我善之,不善者我亦善之,德善。”以德报怨的目的是用德去感化对方,这样做既提高了自己的道德水准,又避免了无谓的争斗,对生活与修道是大有益处的。

接人待物要谦和。老子曰:“知者不言,塞其兑,挫其锐,和其光,同其尘。”“兑”乃嘴也,意思就是少说话,言多语失;与大家搞好关系;少发表个人意见,以免别人接受不了。老子又言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也就是说要“大智若愚”,不要锋芒毕露。要多做好事,即“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并要注意积阴德,即“善行无辙迹”,不要做了善事唯恐天下不知,那样就不是真善了。

(3)要用哲学武装自己的头脑

修道是一个很复杂高级的行为,没有辩证法的智慧就处理不了修道中的每一道难题和关卡,哲学是衡量一个人思想水平及智慧的一把尺子。修道如此,做人做事亦如此。故老子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一切事物矛盾的双方都具有统一性,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反相成”这是事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规律,但我们往往犯直线性错误,把矛盾的对立看成是永远不变的。实际上矛盾的斗争性与统一性是缺一不可的,是一阴一阳的关系。只静也不行,否则就腐烂变霉了,所以这一动一静是大道一生二的结果,故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大道本体则是亦动亦静、非动非静,大道是动静之后的主宰者,动与静是分不开的,是同等重要。绝对没有先后之分,真正得道则是在这动静之间,所以没有哲学头脑就弄不清楚“道”的本质和“得道”的原理与方法。吕洞宾说:“动静寻宗祖,无事更寻谁。”意思就是要我们修道去寻找动静之上的那个东西——道。可有些人的修道却往往不懂动静的辩证关系,只想动中追求气感、光感。还有的人枯坐顽空不知气的效果,如此而已就不可能得道。所以,动不是道,静也不是道,在这阴阳之上有一个绝对的合相态,即定态,那才是道。所以老子又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要想达到纯阳之体,就先像母鸡孵卵,默默地开始;要达到光明无际,就先闭上眼睛进入一片黑暗;要想修道成功,就得承受一次次的失败与挫折。“辱”在这里是挫折之意。

在此还必须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否则过与不及都是失败。故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又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儒家的中庸之道也正是这个道理。在练功中如果过度地追求通周天,就可能因脑出血而亡。阳气过大就会造成孤阳的后果。由于很多人不懂得这个辩证关系,道没有修成,反而坐化而成鬼。所以,修道中提出一个很重要的“火候”问题,说的就是修道中阴阳一定要平衡,要找准量。有时要精进,有时则要等待。

练功中还必须懂得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则就会影响修道的进步。故老子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很多修道者练功心切,练了几天没有收获就灰心败北,溜之大吉。殊不知,修道乃“生于毫末”之道,必须得一点一滴地去长期积累,否则求之也速,退之也速,这是社会上的通病。有的修道者今天得气了就欢喜万分,明天没动静就怀疑灰心,岂不知修道乃波浪式前进,走的是“S”形曲线。故老子曰:“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以圣人为而不持。”天下的事物发展没有走直线的,有时高,有时低,这时天道就要左右你,所以圣人绝不会在高低上固定在一个点上不变,是要在否定起伏的曲线上前进。“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高潮和低潮,不可能永远保持不动,居高而不下。

有些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是消极退让委曲求全之学,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实际上这是一种偏见。老子《道德经》中的主要精神是办任何事都要因势利导,不能蛮干。就像道家太极拳的宗旨一样:“引进落空合即出,沾粘连随不丢顶。”要借力打力用巧劲,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取最大的成果。老子的学说实际上是一种大智慧之学。所以老子曰:“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至善莫若于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都是因势而动,但要注意顺势而为,只是因势而已。

2.必须得见性

当凡心净化了,就为修道打下了基础,但要想修道则必须使心真正空静下来进入空定,只有如此才能与天合,与道合。那么究竟如何见到心性呢?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复观,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归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万物之根是空静,修道也就是要回归自己的生命之根。找到了生命之根,就会长生,就会见到无际的光明,那么就算真正得道了。所以老子说:“清净为天下正。”

那么,如何入静呢?老子曰:“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入静的唯一通道。“无为”不是不为,而是自然而为。故老子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乃道家的上品丹法,“人法地”,修道者就要像大地一样沉默入静,自然会见到本性。对此老子有个形象的说法:“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飚兮若无止。”“弃圣绝智”。

在静中去寻找到玄关,才能真正见性。玄关,乃后天与先天之分水岭,不入玄关则等于没进入大道之门。那么,什么是玄关呢?故老子曰:“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孔德,既是大德,即玄关也,“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即是说在静笃之中由暗转明,看到了光明之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便是得其炁也,“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此乃“一阳生”恢复了生命力。“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信者信息,消息也,在形体上可以有其反应。这个反应便是“未知牝合而朘起”。这便是玄关的真实阐述。

紧接玄关的便是玄牝,玄牝便是进入到胎息,真正达到了与天地相合的地步。故道家的谭峭也说道:“得虚无之窍,得法术之要乎。”不进玄关窍则永远在道外瞎转转。由于玄关、玄牝两者相连,故又有人把二者相合称之为玄牝。老子亦说道“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乃天地根”。此际便结丹,以后修道的路便畅通了,再经过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而成仙。

(三)得道后要去治国爱民

有人以为修道是为了消极、避世,其实不然,出世成功后还要入世为社会服务,否则在深山中做一个自了汉,就是活一万年也是行尸走肉毫无意义。所以,自古以来中国的各个朝代的更替都有道家人物的丰功伟绩,也可以说中国的历史是一部道家文化史。

老子的治国理念是“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莅临天下其鬼不神”,“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意思是治国当用无为之治,用天道来处理一切政务,不要瞎指挥。

治国的目的一定要达到让人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为此《道德经》中有不少关于如何治国的章节,就不一一例举了。

(四)道与德的关系

这部经为什么叫《道德经》呢?

老子的“德”在这里包括二层意思。

一是元神:“德”的字形结构,其中有“一心”二字,造字的人就明确地暗示,只要一心了,忘我了,空静了,就有“德”了,这个心就是你的元神,只有它才能与道相通;换言之,就是道,要通过德才能体现出来。所以道并非是不可体悟的。所以古代人把“德” 也当“得”讲,其意思是“一心”了,元神显现了,那么就能得到宇宙中的一切,故“德”同“得”。

二是思想品质:因为只有大公无私,凡心才能忘我,现代心理学则称之为潜意识,然后才能与道相合。如果私心多,意念多,怎么能与大公无私的道相通并同步呢?所以,思想品质好是“德”的前奏,故道德品质也同“德”。

道德品质与宇宙之能是紧密相关的,这也是道家讲发善心,做善事,不仅是思想品德的政治说教,而是有着更深刻的道学理论内涵在里面。有些人认为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总认为是上帝在左右着,实际上是自己的心在起作用,这一点很多学佛修道者不理解,这就是开悟。如果道与德关系弄不明白,修佛修道一辈子也无法出徒。

《道德经》名字的本身是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并揭示了宇宙中一条根本规律,“德”有多高,能量就有多大。德就是能量,就是道。所以才会发生心想事成。心想事成不仅是心的能量,而是心与道合的能量。老子曰:“吾之所以有患,唯有吾身,吾及无身,又何以有患。”日常生活中无私忘我与道相通,又怎么会在身体上、生活上、工作上产生祸患呢?这是真理,但很多人不理解,不敢相信。什么是潜意识心理学,其道理也在于此。什么是“禅宗”?懂得了它,也就真正理解了“禅宗”……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