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读书的时间分配,知道这一点就够了

 淺心蔚藍 2018-06-20



读书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工作和生活。首先我们要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表面看起来是让知识闭合,其实真正让知识闭合是需要我们去多角度的阅读。但是,时间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尤其是在信息社会,生产出来的知识呈指数级别的增长。那么,要怎么去进行时间分配呢?

《高效能阅读》这本书提到了一个70:20:10模式。就是用70%的时间来读适合自己的专业书籍,用20%的时间读和专业相关的书籍,用10%的时间接触未知领域。70%的阅读称之为垂直阅读,相当于阅读的深度;剩下30%称之为水平阅读,相当于阅读的广度。这种时间分配的方式来源于谷歌。谷歌将70%的资金和时间用于充实现有服务,20%用于充实现有服务的周边服务,10%的投资于全新的未知领域。

其实买书也一样。例如你有1000元的购书资金,可以花700元购买属于工作内容的书籍,200元购买工作周边领域的书籍,100元购买无关领域的书籍。这样既深耕一个领域,又能常常与新知邂逅。

垂直阅读指的是主题阅读,就是专攻某一类书籍,加深你的专业知识。可以说,专业知识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尤其是对于作家、老师、医生等职业,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会对生活产生直接的利益和成就感。

垂直阅读的两大作用:

1、有助于建立自己的“思考主场”,同一个现象,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立场和知识点去解释。万变不离其宗,当你把很多问题都放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去联系和思考,才有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2、可以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直接运用于习以为常的学习工作,不断的探索和验证,做到活学活用。

职场中有四种人才,“一”字形,“1”字形,“T”字形和”十“ 字型,我们都知道“十”字形的人才是最顶尖的,但是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刚开始都是一无所知的,因此我们应该先往“1”字形发展,然后再往“T”字形发展。也就是先专后通:在自己的专业中要成为专才,同时要对其他领域的知识进行广泛的了解。

在工作中,成为一个专才才能走的更远,更被职场需要。对于普通人来说,专业能力越强,在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强,不可替代性就越高。不断加强专业领域内的垂直化阅读,学而后用,提升其业务技能。

就如同一个人的生长一样,先使劲的长高,然后再长胖。如果一开始就长胖,后来就很难再早长高了。

我们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那些所谓的多栖发展的斜杠青年,也是在自己专业做的非常出色的基础上,才慢慢的发展其他职业。

我们以前读书,基本上都是闲书,没事干的时候拿出来看一下。读书以兴趣为主,没想过书的实用性。闲书除了能够娱乐一下,意义不是很大。除非可以想方设法,让闲书产生价值。

当今社会,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以产出为目的的读书慢慢的成为主流。这种读书方式让我们行动更高效,更易获得满足感。

那么怎样才能去更好的输出呢?有以下2种方法。

1、要收集、整合、分类、提炼你所要写的信息。在收集信息方面可以从书本、网站、各种APP等去获取信息,在整合、分类信息方面可以利用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萝卜书摘等。同时,还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收集信息的习惯,这样可以增加写作素材,帮助自己进行思考。

2、要去多角度将你的思考写入文章中。这也是更好的反思自己和提升自己的过程。用罗曼罗兰的话来讲: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是在书中读自己,只是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

举个例子来回顾一下上述讲的内容。如果你是一个自媒体人,想要做美食相关的内容,可以先从纵向的专业领域书籍开始看起。然后选择心理、写作、旅游等方向来拓展。写作能力的提升可以帮你产出更多优质内容,心理学可以帮你更有效的了解受众的心理,获得更多的用户关注,各地旅游知识可以让你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进一步优化自己的内容。

阅读任何一本书,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习和输出效果的最大化。找到你要读的书,根据自己的基础,从需要的地方开始阅读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