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腔名旦田芳

 花样年华malan 2018-06-21
秦腔名旦田芳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田芳现为天水市秦剧团国家三级演员,工小旦、武旦。她演出的剧目有《太湖城》(饰演殷梨花)《黄河阵》(饰演三霄)《破宁国》(饰演朱云侠)《阴阳河》《打焦赞》《挂画》等。别看她年龄小,她其实已真正成为天水市秦剧团名副其实的“顶梁柱演员”,一连串秦腔大赛中获得荣誉无不证明和记录着她成长的足迹。2001年,在甘肃省第一届红梅奖大赛中,田芳饰演《打焦赞》中的杨排风荣获红梅奖三等奖。2004年5月,在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文艺调演中以小戏《追姐》荣获一等奖;同年在“建行杯”全省秦腔旦角大赛中,她以《刺蚌》一举捧回金奖。2005年,她随着秦腔现代剧《山里红》里的翠翠一角,红遍了陕甘两省,并在西北五省秦腔艺术节上获得最高奖,后来该剧在CCTV11频道播出。2006年,在全省新创剧目调演《山里红》中,荣获主要配角二等奖。2007年8月,她参演的秦腔《阴阳河》,在甘肃省戏曲演员大赛中一举夺得一等奖,同时获得天水戏曲青年演员大赛一等奖。她饰演的李翠莲一角,因其音质甜、表演佳,备受戏迷瞩目。2012年,她又凭借一出《挂画》最终获得第三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最高奖项“红梅大奖”。
秦腔名旦田芳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田芳出生于秦腔普及率极高的陕西省眉县。14岁那年,刚刚迈出中学校园的她,因为性格活泼、酷爱秦腔,便被她的哥哥带到了天水市秦剧团开始了秦腔学习生涯。当时,天水市剧团主演武旦的常小红老师,一眼便相中了这块具有秦腔天赋的料,而且常老师还为她设计了文武旦的发展方向。这个行当简单的说,就是不但学习旦角的唱腔艺术,而且还要学会旦角的武功表演。这时,她看到团里其他演员个个上台能唱会打,许多演员“唱、念、坐、打”样样精通时,急性子的她急得掉下了泪来。很快,她由起初对秦腔的热情变成刻苦认真的学习。白天,在团里她向老师学,晚上还要向哥哥讨教不懂的问题,而善于思考角色的她总是想到假如自己是剧中的主角、配角时会怎样演出。慢慢地,她从跑龙套,到表演折子戏,进而已经能够演出全本戏中的旦角。四年以后,当她基本掌握秦腔旦角戏时,不但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心里反而空荡荡起来。似乎自己的才能与理想差得越来越远,心情低到极点的她,在团领导和常老师的帮助下,她对照秦腔名家的演唱,逐字逐句、每个身段、眼神的学习,终于她发现自己的武戏表演还存在些许问题。于是,1999年,她又来到省艺校天水分校开始了舞蹈等内容的学习。在这里,她与普通学员一样从零开始,每天除了文化课学习外,多数时间要在练功房中压腿、弯腰。这一学又是4年,果然,当她毕业后再次出现在舞台上时,连她的老师也认为一个全新田芳出现了,不但唱腔有了长进,而且表演已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有了许多创新,在舞台风格上有了自己的想法,借鉴了许多现代舞蹈元素。
秦腔名旦田芳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观看田芳的秦腔戏是一种享受,她无论在剧团表演还是下乡演出鲜见散慢之气,都是积极响应,回报观众。有一年,剧团要去武山县的乡下演出,本是在家休假待产的她,知道团里人手少,自己不去怕影响了演出,便挺着大肚子随团演出,实在不能再演了,她便留在后台为其他人化妆作准备。又有一次,她刚生过一场大病,身体虚弱,照样随团下乡,顶着刺骨的寒风在露天舞台上摸爬滚打。那一年,去花牛镇演出,主演《黄河镇》二霄的演员临时有事,提前2天才接到“救场”通知的她,起早贪黑背台词、练步法,果然一出场便受到群众的欢迎。当地,一位农民戏迷还特意请她去家中做客。为了追求表演的完善,她牺牲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上班时与大家一起练习,下班后自己一个人练习。她在《阴阳河》中,为了把秦腔特有的深沉哀婉、慷慨激越的哭音腔体现在角色中,平时一个人总是不自觉的进入角色的悲愤、怀念、凄哀的感情中去体验人物。有时,随着剧情的深入,她的眼泪也会不自然的流下来。剧中的每一个唱腔,她也不知要琢磨了多少遍。为求得该戏中旦角表演的深度和广度,她把粤剧《阴阳河》中旦角人物表演舞旦的精彩视频,不知看了多少回。看了学、学了再看,每完成一个动作,她便请教自己的老师和同事观看,从中找出不足。
秦腔名旦田芳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2010年,甘肃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及省文化厅联合下达了举办第三届甘肃省中青年演员戏剧“红梅奖”大赛的通知。作为青年演员,田芳的想法主要是重在参与,同时也希望通过参加大赛来检验自己,展示自己。经过慎重思虑,她决定以《耶律含嫣挂画》一折戏参加大赛。田芳说,在这出折子戏里,她是穿着特制的“三寸金莲”在凳子上进行表演。田芳介绍,这种特制的鞋底部长度只有平日穿的鞋子一半长,有点类似于清戏里的花盆鞋,但其高度只集中在脚掌,表演时,得踮着脚,将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脚掌部分。 “这出戏仅练功我就练了三年。”田芳说,早在2009年年初,她就开始练习折子戏《挂画》。《挂画》不同于其他折子戏的地方主要是对演员的跷功要求非常高,因为在戏中主要靠演员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心情。对演员的手眼身法步等综合功力要求非常高,缺一不可。而且为了出演效果,表演时的鞋子是按古代女子三寸金莲的鞋式制作的,前面特别小,刚穿上时,脚常常被夹得生疼,后来慢慢习惯了,但是自己的脚都有点变形。田芳说,蒲剧表演艺术家王存才踩跷的技艺给了自己启发,她决心苦练踩跷功,每天坚持踩跷跑圆场,上下交叉腾越椅子扶把以增加稳定性,再了解熟知全剧的内容为塑造演好耶律含嫣打好基础。为了能更好地把握和表演耶律含嫣这个角色,田芳还专程找到兰州戏曲剧院副院长张小琴家,在张老师家住了半个多月,从唱腔、形体动作、人物理解方面请张老师示范指导,得益匪浅。
秦腔名旦田芳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9月27日,对于捧回甘肃省第三届“红梅奖”的天水市秦剧团国家三级演员田芳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多年的努力终得回报,她喜不自胜。在此次比赛中,田芳在《耶律含嫣挂画》一折戏中,以跷功精彩的表演夺得红梅大奖。该戏是秦腔传统剧目《梵王宫》中的一折,《梵王宫》整本的演出,目前在舞台上已很少见到,但《耶律含嫣挂画》一折颇为流行,京剧、蒲剧、豫剧,秦腔、山东梆子、安徽梆子以及云南贵州梆子均有此戏。出演此折戏最为著名的,当数蒲剧表演艺术家王存才先生,据说当年王存才是踩着跷在椅子上表演该戏,他精湛的技艺堪称一绝,至今无人超越。当初,田芳每天苦练跷功的时间,正是《麦积圣歌》排练的阶段,为了不和剧组的排练时间冲突,田芳每天都要早早起来,在剧组排练前练近两个小时的跷功。在一次练跷功时,田芳不小心从凳子上摔下来,腿部受伤,此时,《麦积圣歌》排演进入非常阶段,担任碧蝉一角的她,硬是咬着牙一瘸一拐地坚持了下来。此次受伤,她不得不停止练跷功近半年时间,期间她常常内心暗自焦急,担心自己练习的成果受到影响,但由于自身的灵气和扎实的功底,她最终还是在第三届甘肃省戏剧界最高专业奖项红梅大赛中获得了红梅大奖。
秦腔名旦田芳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面对如此巨大的成绩,田芳依然那么谦虚。她笑着说,这不光靠自己的努力,还与剧团的支持和团里各位老师的帮助关心分不开。作为青年演员,自己的艺术功底还很薄,只有不断学习和汲取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表演技能,才能对得起观众,她要趁年轻时在艺术路上做到文武双全。天水市秦剧团的人都说田芳是个最肯下苦练功的演员。为了追求表演的完美,她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练习基本功,上班时与大家一起练,下班后自己一个人练。对出演每出剧目中的角色,她都要对每一个唱腔、每一个动作反复琢磨,力求表现出角色情感的深度和广度。说起这些,田芳动情地说,她的老师常小红从严要求她、鼓励她,把自己从一个秦腔爱好者培养成专业演员,常常对她说,要想走花武小旦戏路,必须要练好坐念唱打基本功,缺一不可。别看名角在台上风光,台下那可是花了苦功夫练出来的。田芳还说,常老师还给她常念叨的一句的话是,要想练好戏,首先要先学会做人。说起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人,田芳说,她要感谢哥哥对自己的支持,为了练习好多剧目,哥哥经常陪着她一起练习,常常甘当配角,流得汗水不比自己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