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说词】黄河258(第一集)黄河文明

 天高云淡zcg 2018-06-21

     核心内容提示:

 

     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这258公里,是一条黄河经济、旅游、文化带,是水电能源聚集的黄金水道,是黄河灌溉农业的绿色长廊。在这里,灿烂的远古文明和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丝绸之路、长城在白银地区和黄河发生了交汇,以黄河为依托的多元文化在白银依次展开。14集大型电视片《黄河258》用电视纪实的表现手法,把目光投向黄河上游白银地区沿黄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和社会发展,《黄河258》创作人员怀着对黄河朝圣般的心情,带你走近黄河流经白银的258公里河道,寻找区域文明的发展脉络,凝炼特色文化,助推白银新一轮发展。

 

 

 

描绘白银文化的历史轨迹;展示荡气回肠的大河文明;

 

讲述鲜为人知的黄河故事;反映波澜壮阔的沧桑巨变。

 

 

 

  〔导读〕寻找白银文化的脉络

 

 

 

    在古老的非洲大地,埃及人的祖先找到了尼罗河,他们在尼罗河下游创造了我们熟知的狮身人面、金字塔;在南亚,一条恒河养育了印度古国,使今天无数的佛教人士心怀虔诚出入山门寺庙;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孵化了智慧的古巴比伦,让我们很小就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在东方,我们华夏儿女的祖先,发现了一条黄色的大河,数千年来,在这条大河的两岸,以汉人为主的中华各民族繁衍生息,创造了连我们自己都觉得神奇的东方文明。

 

人类依水而居,文明依托河流。

 

在广袤的甘肃大地,我们同样能发现以河流为版块形成的不同文化区域。党河、疏勒河孕育了敦煌文明,这一点毋容置疑;北大河造就了“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的肃州文化;弱水、黑河哺育了“半城芦苇半城塔”的张掖甘州;石羊河从“马踏飞燕”的武威凉州流过;涓涓洮河水孕育了甘南草原和陇中大地;渭河培养出悠久的麦积石窟、大地湾文化;流入嘉陵江的西水形成了礼县秦人的故乡;泾河的支流环江形成环江流域的陇东地域文明;陇南的青山翠岭间有长江水系的白龙江、岷江湍湍流过。

 

水生万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们把目光缩小到白银,黄河带着青藏高原的寒气浩浩荡荡流进白银,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丝绸之路穿越黄河的几大渡口就在这一段黄河河道,祖厉河带着黄土地的泥沙在这里注入黄河。两条河流在白银大地亿万斯年,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区域河流文明,《黄河258》就是以这一段黄河的258公里河道为线索,用电视的方式为白银人提供一个进入历史的新途径。

 

我们应该秉承怎样的文化心态,看待在黄河两岸成长起来的我们自己?黄河的古老文明,砥砺着我们心灵记忆的一个个历程,充裕着我们思想成长的一次次蜕变。黄河是有精神的,我们这个民族是有共同性格的,生活在白银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凭着一条大河的恩赐,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文明和紧随时代的现代文明。

 

白银是一个多元文明并存、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过渡带”,属于农牧文明和农耕文明、草原文明和青藏文明这四大文明的交汇处,历史上也是中原政权和西域各族犬牙相争的前沿。这样一个曾经狼烟滚滚、战旗烈烈和田园牧歌、水车轻吟相互穿插在一起的文明之地,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遗迹与思考,这块古老的大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我们的祖先在这里书写了怎样不同寻常的人生故事?对于我们今天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这一脉相承的文化怎样影响和造就着我们的地域文明和精神底色?

 

“白银黄河段是中华古文明的十字路口”。从文化上讲,这个十字是由黄河和丝绸之路两个大的文明形成的交叉,这也是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的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黄河白银段,以东是传统的农耕文明;以西是以祁连山、天山和河西走廊一带的西域游牧文明;以北则是河套平原、贺兰山为线的北方草原文明,曾为西夏属地;西南是甘南、青藏的外延,属于高原文明,古为吐蕃属地。从这个概念讲,黄河白银段的古老渡口非常形象地形成了中华古文明的十字路口。

 

白银能不能称为中华古文明的十字路口?《黄河258》摄制组拜访了敦煌研究院李正宇教授,他是享誉国内的敦煌学和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权威专家。李正宇教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明确的、肯定的。他说,黄河白银段,就凭丝绸之路穿越,就凭处于几大文明交汇的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来讲,完全可以将白银称为中华古文明的十字路口。

 

黄河和丝绸之路形成的十字,就是白银区域文化的脉络,在白银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一定不会悄然无声,她总要发出各种声响,就像黄河水流过一样。黄河文明对这块土地的影响必将深刻而长远。

 

 

 

第一集 黄河文明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华夏文明的摇篮,她从雪域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蜿蜒流出,一路走来。

 

黄河从积石山进入甘肃,从甘肃省兰州市穿城而过,在金城关的俯瞰下,穿铁桥、过东岗、入什川、抵青城,一路浩浩荡荡,向白银奔来。

 

从大峡开始,黄河就进入了白银境内。

 

白银,这个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是中国有色金属的摇篮,是中华古文明的十字路口,这块2.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河上游。

 

白银,曾经为共和国的工业发展书写过辉煌的一笔。如今的白银,成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焕发出勃勃生机,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新的时代。

 

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在这片热土上,人们与这条大河休戚相关,相依相守。

 

20094月,白银电视台《黄河258》摄制组从黄河流入白银的西峡口村出发,沿黄河北上,历时4个月,行程数万里,拍摄黄河白银段258公里内壮美绮丽的自然风光,记录了黄河两岸博大精深的文明轨迹,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白银沿黄两岸的沧桑巨变。

 

“白银好地方,好就好在一条黄河”。黄河自西南向北流过白银,形成了物产丰富的沿黄文化经济带。

 

《白银史话》一书中对黄河有这样的记载:“你所看到的白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黄河文化、西夏文化、中原文化等多种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融合发展。溯源寻根,这一切皆源于白银体内的那条大动脉——黄河。”

 

在黄河两岸,千百年来,不知发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史前文明时期,白银境内沿黄两岸,先民们就已经繁衍生息,吴家川、中泉岩画神秘而生动,是打开远古时代的一部史书;靖远大芦、会宁新庄塬、景泰芦阳镇等地出土大量的文物,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时期的陶器、石器、玉器举不胜举。秦、汉以来,历朝历代,以黄河为屏障,和西域的少数民族政权“犬牙交错、拉锯相争。”黄河两岸留下了数以百计的古城、烽燧、关隘和古战场。

 

几千年来,我们的先人们从古长安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经会宁沿关川河、祖厉河北上,首先要过的一道天险就是横亘在丝绸之路上的黄河,河西走廊是整个东西方来往交流的必经之路,而黄河的白银段,恰恰是这个必经之路上的咽喉,靖远、会宁因此而被称为“秦陇锁钥”。

 

古时候,从中原到西域,必须要经过黄河的渡口,而这些渡口,又恰恰集中在白银的258公里黄河河段上,大川渡、虎豹口、索桥渡、迭烈逊、乌兰津、五佛沿,这些黄河的古老渡口,不知迎来了多少东来西去的阵阵驼铃和马蹄声声。

 

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会宁沿祖厉河北上,在索桥古渡穿过黄河,由河西走廊到中亚、西欧。白银黄河段的这些古老渡口,形成了中华古文明的十字路口。

 

1988年,从靖远北滩出土的鎏金银盘,是西方商人遗留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遗物,这个一千多年前在东罗马帝国铸造的银盘,正面浮雕上出现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和大夏国的文字,成为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

 

白银的黄河两岸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战争频发。“金戈铁马入梦来”,“古来征战几人还”,还有像“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这样的边塞诗,无不反映出了战争与黄河的关系。在历代军事家的眼中,黄河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险关,千百年来,西征的将士们穿梭于白银的黄河两岸,刀光剑影,战旗烈烈。

 

人类的文明总是以江河、水源为依托,古人“依水而居、逐草而迁”,这是基本的生存法则,世界上最伟大的古代文明都是以大河为线而集中展示的,白银黄河段是灿烂的黄河古文明的重要组成,是白银古文明的脊梁和骨架。

 

白银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在古代,这里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西夏文明和吐蕃文明交融交汇的十字路口,历史文化的积淀极为丰富。古往今来,生活在白银黄河流域的先民们,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黄河文明。

 

当你从高空俯瞰黄河,这是何等的壮美,大河气象、蜿蜒流淌,不尽黄河滚滚来;

 

当你从黄河峡谷顺流而下,你一定会满怀激情,陶醉其中,黄河两岸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万古黄河谱华章;

 

当你留恋于黄河岸边,你会看到大峡、乌金峡的水力发电设施,你一定会想到黄河水正变成动力和光明走向广大的城市和农村,成为经济发展的能源和人们赖以生活的必需;

 

当你在白银大地看到景电工程、靖会工程、兴电工程的电力提灌设施,看到渠道里流淌着的黄河水,你就一定会想到,这是黄河水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养育和滋养着黄河流域的人民。

 

在历史的长河中,黄河两岸发生着沧桑巨变,其中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这60年最具有代表性。60年来,沿黄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今非昔比,黄河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更是造福一方百姓。60年来,沿黄两岸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托黄河的资源优势,使黄河的开发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阡陌纵横、稻花飘香、万亩良田、多业发展。黄河两岸的沧桑巨变,正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民族复兴、国家走向强盛的真实写照。

 

黄河白银段,有着发达的灌溉农业。白银黄河文明的基础是引黄灌溉农业,目前黄灌区覆盖三县两区的17个镇、26个乡,涉及69万人口,粮食产量占全市的70%,蔬菜产量占全市的80%。黄河白银段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将近200万千瓦,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白银黄河两岸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开发基础条件好,沿河峡谷盆地相间,村舍密布,风景秀丽,拥有大量的文化旅游资源。在黄河岸边,平川水泉、白银四龙的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了;靖远法泉寺古老悠长的钟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景泰黄河石林更是以黄河神奇大峡谷的独特魅力接纳着五湖四海的游客。一个以黄河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农业观光为一体的黄河旅游文化产业正在形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