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 看久了会写诗的 关注 心情不好的时候写写诗~ 柳宗元有一个好听的别称——柳柳州,与之相关的还有一个政治运动,叫“永贞革新”。唐顺宗、王叔文是运动的主要的领导者,柳宗元、刘禹锡是主要的参与者,打击宦官专权、反对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是其主要的目的。可惜,持续100多天的革新,最后以失败告终。唐顺宗被幽禁,王叔文被贬,乃至被赐死,柳宗元也先后被贬为邵州刺史、永州司马。十年过后,柳宗元重新被起用,但没有受到重用,更因政敌的仇视,又遭贬谪。在柳州谪居四年,47岁的柳宗元最终病逝于此地。 在永州的十年,柳宗元文学创作达到高峰,著名的游记散文《永州八记》,以及诗歌《江雪》、《渔翁》均创作于这个时期。从这些诗文中,我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他的压抑、孤高、愤恨与抗争,除此之外,他寄情山水,努力寻求解脱,也时常流露出一些闲情逸致。于是,在一个溽热的盛夏,柳宗元临窗午休后,又开始写诗了: 2018/6/22 夏昼偶作 “ 南州溽暑醉如酒, 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 山童隔竹敲茶臼。 ” ——唐·柳宗元 简析 通读一遍,你会发现诗不是很顺口。韵脚“酒”、“牖”、“臼”都是仄声,而且整首诗不合格律诗的平仄,又失粘,由此可判断这是一首古绝。柳宗元似乎很喜欢写古绝,以上提到的《江雪》、《渔翁》都属于此类。不难理解,作者是要用拗折的声音,来抒写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 南州即永州,在今湖南省,夏季酷热潮湿,人们多慵懒情绪,用诗人自己的话说就是“溽暑醉如酒”。南方的朋友体验最深刻,每至夏雨过后,湿热之气越发猖獗,催得人昏昏沉沉,烦闷不堪,体乏无力,简直比喝醉酒还难受。这时候,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躺在空调屋睡觉了。可古人没有空调风扇,只有“隐几熟眠开北牖”,打开北窗,伏案而眠,也是蛮不错的选择。 “北牖”即北窗,在文学中尤其特定的含义。当年,陶渊明“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躺在北窗下睡觉,遇到凉风就说自己是羲皇时代的古人了。这种闲适生活,常成为后人所向往追求的。因此,这里的“北牖”,多少带有悠然自得的意味。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中午时分,诗人睡醒了,四周万籁俱寂,唯有山童的“敲茶臼”时不时传来。显然,诗人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用偶尔的“动”来打破长久的“静”,从而更能衬托出此静之珍贵美好。此外,前三句所写的环境,几乎没有生机可言,而最后一句的响声,则为全诗带来了一点的生意,同时也进一步突出了作者的心境。 |
|
来自: 当以读书通世事 > 《176~诗词写作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