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城古迹】安邑塔的故事

 HDZL629 2018-06-22

  • 安邑 今地名。山西省运城市东部的安邑街道办事处。北魏期间428年,原安邑县(治所在今夏县西北禹王城)被分为南北两县,其中的南安邑县治所位于此处。北安邑改名夏县后,南安邑被称为安邑。后演变为运城县,安邑由县改为镇属之。

  • 安邑塔有1300多年的历史.安邑古塔也叫是太平兴国塔,当地人俗称“安邑塔”。(安邑人曾以此塔为荣,一首打油诗为证;“安邑有座塔,距天只有丈七八”),隋代初建,那时叫“舍利塔”安邑塔历经宋代、明代、民国、汶川地震等多次地震而不倒,但塔身出现严重裂缝,最宽处裂缝长达1米多,塔顶震落,该塔坐北朝南,为八角十一层楼阁式砖塔,塔基平面八角形,边长11.4米,占地面积129.96平方米,台基高1.5米。塔身砖砌,一层四面辟门,南门通塔室,塔内为八角空筒形构造。塔外壁一至四层塔檐设仿木构砖雕斗拱,五层以上叠涩出檐。原高89米、十三层,后来仅存71米、十一层。

  • 此塔原本是参禅礼佛之用,名曰“舍利塔”。应该是存放佛祖舍利的地方。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一晃便到了大唐王朝。历史上的唐朝有着宽松的政治和宗教环境,武则天执政以后,更是大兴土木,全倡导佛教。家乡的“舍利塔”以故也获得了更多的膜拜和推崇。大概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舍利塔”更名为“南海观音塔”。关于这个“南海观音塔”名字的起源,还有一段家乡人世代相传的美好传说………………


  •   说的是,在某一天,家乡突然出现了一个又穷又丑的老阿婆,走到“舍利塔”前面时停住了脚步。她在塔前转了几圈,发现塔身有些部位有侵蚀破败的痕迹。于是就挨家挨户的游说大家去修塔,并许诺包办大家每天的伙食。人们起初自然是不相信的,只有村里的一个一无所有、食不果腹的穷汉愿意去。结果,人们惊奇的发现,穷汉竟然每天吃的都是饺子!这在当时的大多数人家可是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的美味佳肴啊。于是,人们又都踊跃参加“舍利塔”的修缮工作。参与修塔的人是越来越多,可是老阿婆竟然顿顿都能让所有的人吃上饺子。在修塔的最后一天,一个好奇的人便在大家都干活的时候偷偷溜进老阿婆平日不让别人偷看的做饭的地方,想一探究竟。咦?都快要开饭了,老阿婆还是一动不动的在那里打禅。这个人心想,完了,今天恐怕是要饿肚子了。就在此时,老阿婆站了起来,袖子一挥,便出现了几大锅热气腾腾的饺子…………

  •   在最后一顿饭完成之后,老阿婆现出真身后脚踏祥云而去…………,原来是南海的观世音菩萨,她这是在教化这里的民众…………

  • 为了纪念南海观音的功德,人们便把“舍利塔”更名为“南海观音塔”…………

  •   到了北宋宋太宗时期,以“南海观音塔”为核心,修建了太平兴国寺。“南海观音塔”也主随客便的被称为“太平兴国塔”…………

  • 2004年6月,该塔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12年,经盐湖区文物旅游局申请,国家文物局划拨专项资金予以修复保护。随后,山西重德古建筑规划设计院制定了设计方案,并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山西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具体承建。同年10月,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历时3年,修复完成!
    修复中的安邑古塔

  • 修复后的安邑古塔

  • “安邑县,好高塔,离天不过丈七八”

  • 是一种鼓励 | 分享传递快乐


  • ————「运城事」————

  • 爱上这座城,从这里开始。

  • 运城城事、娱乐休闲、实用信息、杂谈趣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