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Baltimore, D. 和Temin, H. M.等学者发现了反转录酶,证明遗传信息不仅由DNA到RNA,也可由RNA到DNA ,这一发现对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进行了修正和补充。 反转录就是反转录酶以RNA为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cDNA的过程。 今天为大家分享有关反转录的一些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反转录酶的概述和反转录的实验策略这两大方面。 1反转录酶的酶学特性
2反转录酶的结构研究 Kohlstaedt L A等研究者于1992年在Science上发表一篇报道,提出了HIV-1 RTase的右手结构模型,其中“手指”是与合成中引入的脱氧核苷酸相互作用,“拇指”是与模板相互作用,“手掌”是催化磷酸转移。 3DNA聚合酶活性
4RNaseH活性 RNase H活性为病毒生命周期中复制循环所必需;可以降解DNA:RNA杂交链上的RNA; RNase H活性限制了RT酶的合 成长度;我们可以通过RNase H Minus提升cDNA合成长度。 5几种代表性RT酶 常见代表性RT酶有HIV1 RTase、AMV RTase和MMLV RTase。其中,HIV1 RTase是研究最早、最透彻的RT酶;AMV RTase是源自禽成髓细胞瘤病毒 (禽源),该酶的RNase H活性强,合成长度短,合成量低,热稳定性好(42~55℃);MMLV RTase是源自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 (鼠源),该酶的RNase H活性弱,合成长度长,合成量高,热稳定性差(37~42℃)。 1常规反转录方法与优化的反转录方法
2反转录效率的影响因素
Random primer可以随机与模板结合,然后进行反转录;Oligo(dT) primer与真核生物的mRNA的Poly(A)进行有效地结合,然后进行反转录;Sequence-specific primer是针对特定基因设置的引物,多用于一步法荧光定量PCR实验。 当反转录体系中加入引物是Oligo(dT) primer时,如果mRNA模板有些高级结构,那么cDNA合成过程中就会受阻,mRNA上远离3’端的基因和高级结构处的基因序列就无法获得。若在前面的反转录体系中再加入Random primer,那么就可以获得mRNA上远离3’端的基因,但是高级结构处的序列仍无法获得,这个在后面的内容会详细介绍。
RNase H活性在前面内容已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聚合酶活性的合成能力主要取决于RT酶的动力学范围,它是指对不同浓度RNA模板的RT效率一致时,RNA模板的浓度范围。因此,我们要选择高品质RT酶,这种RT酶的动力学范围宽广,对低浓度RNA可以有效反转,并且对高浓度RNA没有抑制。 RT酶保真性低原因是缺乏3 ’-5’外切酶活性,那么我们可以在RT酶中加入具有3’-5’外切酶活性的蛋白,赋予其校正功能,实现高保真RT-PCR。 RT酶热稳定性提高,可以打开复杂模板中二级结构,cDNA合成继续,但是要求RT酶热稳定性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点突变提高RT酶的热稳定性来解决。 3去除基因组的同时反转录 传统去除gDNA的方法是使用DNase Ⅰ处理,随后再对该酶进行失火,操作繁琐;我们公司目前研发出一款新的酶-gDNA Remover,可以有效地切割双链DNA,但对单连DNA没有作用;所以cDNA合成步骤和DNA去除步骤同时进行,RTase失活和 gDNA Remover失活同时进行。 4microRNA(miRNA)的概述及检测
其中,Real-time RT-PCR(qRT-PCR)实验方法可进行高通量检测,也可检测微量miRNA;可区分前体miRNA与成熟miRNA;可区分单碱基差异;并且易于操作。 qRT-PCR检测microRNA时,可通过miRNA特异引物和miRNA加尾法合成较长的cDNA序列,方便后续基因的检测。 祝大家科研顺利! 全式金技术部 张培培 ▏文 全式金生物 全式金生物 品质高于一切 ❤ 精品服务科研 嘿,学霸,分享说不定有小惊喜哦~ |
|
来自: stingray928 > 《待分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