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丧事有进而无退的问题 译解 武老夫子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解决人生问题 【原文】曾子吊于负夏。主人既祖填池,推柩而反之,降妇人而后行礼。从者曰:“礼1与?”曾子曰:“夫祖者且也,且胡为其不可以反宿也?”从者又问诸子游曰:“礼与?”子游曰:“饭含2于牖3下,小敛4于户内,大敛于阼5,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所以即远也。故丧事有进而无退。”曾子闻之,曰:“多矣乎,予出祖者!” 【译文】曾子到负夏家去吊丧。主人已经行过祖奠,设了池,把柩车装饰妥当,正要出葬,见到曾子来吊,深感荣幸,就又把柩车掉头向内,但却又使家中妇女仍然停留在两阶之间,然后行礼拜谢。随从者问曾子说:“这样做合乎社会行为规范吗?”曾子巧辩说:“祖奠的‘祖’字是暂且的意思,既然是暂且的祭奠,把柩车掉头向内有何不可呢!”随从者又就此事请教子游,说:“这样做合乎社会行为规范吗?”子游说:“在正寝的南面窗下为死者饭含,与在正寝的当门处小敛,在表示主位的东阶上大敛,在表示客位的西阶上停柩,在祖庙的堂下举行最后告别的祖奠,最后葬于野外的墓里。从始死到下葬的整个过程,是一步一步地由近而远。所以,办理丧事,有进而无退。”曾子听了,大为折服,说:“比我解释的祖奠强多了!” 【说明】本节描述的是丧事有进而无退的问题,从始死到下葬的整个过程,是一步一步地由近而远。所以,办理丧事,有进而无退。 —————————————————— 【注释】1.礼:(lǐ李)《书·仲虺之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诗·鄘风·相鼠》:“相鼠有体,人而无礼!”《诗·小雅·十月之交》:“曰予不戕,礼则然矣。”《管子·五辅》:“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韩非子·解老》:“礼者,所以情貌也。”这里专指为礼法、礼节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传统习惯、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之意。 2.饭含。古时把碎玉杂米放入死者口中。《礼记·檀弓上》:“饭含于牖下,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 3.牖:(yǒu有)《书·顾命》:“牖间南向,敷重篾席。”《诗·召南·采》:“宗室牖下。”《老子·十一章》:“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说文》:“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段玉裁注:“交窗者,以木横直为之,即今之窗也。在墙曰牖,在屋曰窗。”这里用为窗户之意。 4.敛:(liǎn脸)把尸体化妆穿衣,装入棺椁,为入殓。《左传·隐公元年》:“众父卒。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礼记·檀弓下》:“敛般,请以机封。”《释名·释丧制》:“衣尸棺曰敛。”《后汉书·周磐传》:“桐棺足以周身,外椁足以周棺,敛形悬封,濯衣幅巾。” 5.阼:(zuo作)《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论语·乡党》:“乡人傩,朝服而立於阼阶。”《仪礼·乡射礼》:“席主人于阼阶上。”《礼记·冠义》:“故冠以阼。”《说文》:“阼,主阶也。”本义为大堂前东面的台阶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