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鲫鱼,就吃鳞炸鲫鱼

 感恩的心去奋斗 2018-06-23
湖区的路口处就有不少卖鱼卖虾的,渔人戴着草帽,坐在树荫下,叼着烟卷吞云吐雾,身前是几个大方盆,有的放着鲫鱼,有的是小龙虾,还有泥鳅、鲶鱼和嘎牙。路口车来车往,时不时就有人停下车,到鱼盆前蹲下身子,挑上几斤鱼虾,也不用讲价,反正便宜实惠的很。更重要的是新鲜,湖区的沟沟汊汊里尽是用苇箔插起来的迷魂阵,鱼虾愣头愣脑地钻进去,想再出来可就难比登天了,大清早,渔人驾上溜子,沿着河道收获一番,大鱼小虾尽入囊中。湖边的洼里人不说捉鱼,说“拿鱼”,透露着闲庭信步的自信。

我每次从这里路过,都要顺便捎上点河鲜。小龙虾自然要麻辣油焖,放大把的花椒和干辣椒,吃到最后找不到自己的嘴唇。泥鳅则炖豆腐,切成肉棍子,炖出的汤无比鲜嫩,至于泥鳅钻豆腐的吃法,我是不敢尝试的。鲶鱼和嘎牙用来红烧,白生生的蒜瓣肉蘸着浓油赤酱的底汤,最是下酒。不过,我最情有独钟的,却是指头长的小鲫鱼,以至于常在那卖鱼的渔人都认识我了,看我过来,麻利地扯个袋子,说:“还是来十块钱的?”

其实我以前不喜欢吃小鲫鱼,干瘦少肉,鳞硬刺乱,还要一个个处理内脏,麻烦的很。有次媳妇从路边买了十块钱的,大概有三斤,还活蹦乱跳的,个头都不大,谁知道有多少条,我硬是收拾了一个上午,一次都煎了,最后吃得我恶心。好长时间闻到煎鱼的味道都受不了。

据说以前湖边人家也都不怎么吃小鲫鱼,捉到了,要么扔回水里,要么拿回家喂鸭子喂猫,即便经验丰富的大厨也往往拿它没有很好的办法。然而爱吃鱼的湖区人无意间找到小鲫鱼的绝佳吃法。话说某年,一户人家操办喜事,大摆筵席,自然少不了鱼,小鲫鱼却被挑出来丢到了一边。一位帮厨觉得可惜,就把小鲫鱼摘了内脏,洗净撒盐稍微一腌,趁着油锅空闲时,把鱼放到锅里去炸。可还没炸熟,大厨突然急用油锅,巩帮厨只好捞出鲫鱼,等着大厨用完,再把鲫鱼放锅里复炸了一遍。他先拿了一条丢到嘴里,顿时一股前所未有的感觉传遍全身,本来没啥吃头还有土腥味的小鲫鱼竟变得酥脆焦香。他赶忙去叫大厨来尝尝这道美味,不想上菜的伙计以为这是准备上桌的菜,随手端到了正席上。客人看到这道菜心里不满:“咋,让我吃小鲫鱼?这是想刺棱我?行,咱看谁刺棱谁!”一边忿忿一边夹起一条,咔嚓咬下,立马瞪大了眼问:“亲家,恁这鱼是咋做的?”

自此以后,这道菜就让帮厨成了大厨,四邻八乡都来请他,他也不藏私,将这道菜的关键告诉了大家,因为要带鳞食用,所以称为鳞炸鲫鱼。
不是我做的,从网上找了找图片,向作者致敬,做得很好的样子
不是我做的,从网上找了找图片,向作者致敬,做得很好的样子


自己做鳞炸鲫鱼,关键点是火候的把握,第一遍炸鱼时,要将油温升至9成左右,放入鲫鱼,待炸至没有了水分,即油锅中不再泛气泡即可捞出;此时要重新提高油温,将炸好的鲫鱼再炸一次,时间仅需短短的几秒钟,立即捞出装盘。我在浪费了不少鱼和油之后,才敢在朋友们面前夸口自己会做鳞炸鲫鱼。不过,要吃最正宗的鳞炸鲫鱼,最好还是到湖边特色餐馆——“鱼屋子”吃。所谓“鱼屋子”,就是河道或藕塘中搭建起的凉亭,四周围上纱窗或苇编,湖上的清风将淡淡的荷香送入亭中,食客围坐在马扎上,品着湖上美景,吃着湖区特色,捶碎拌糖的鲜藕最是解酒,红辣椒干炒的河虾卷煎饼最香,流油的咸鸭蛋就的是岸边刚拔出来的香葱,当然最多的还是鱼,清蒸鱼、瓦块鱼、熘鱼片、鱼丸子、炒鱼杂、烧嘎牙等等,凡是你能想到的河鱼吃法,在这里都能寻得到。这里的鳞炸鲫鱼之所以正宗,因为店家一般用的是湖里的银鲫,这种鲫鱼不同于常见的红鲫和黑鲫,鳞片几乎都是银白色,炸制出来依然通体发白,点缀上白色的蒜末和绿色香菜末,色香味俱全。还可以配上由醋、酱油、香油、蒜末、香菜末调配的三合汁,酸爽解腻,鳞酥肉鲜。这道菜上了桌,我一般先下手为强,嘴里嚼上一个,餐碟里叨上两个,筷子上再夹一个,要不这一圈转下来,基本就剩不下几个了。

有外地朋友来找我玩,我都会带他们去尝尝鳞炸鲫鱼,有时还会带上鱼竿,一起去湖边钓小鲫鱼,钓上半天,鱼有多有少。从湖边随便找家鱼屋子饭馆,让老板帮着把鱼收拾了,再点上几道特色菜,在鱼屋子坐定,就着湖面上微凉的风,这样的酒喝得更爽,鱼吃得更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