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蜿蜒中前行:英国坦克设计理念(中)

 昵称m5Gu5 2018-06-23

“停滞中的创新“----1920年代的英国坦克设计理念

不可否认,“坦克”的发明带有浓郁的应急色彩,“始作蛹者”英国人深谙这一点,这不免引起了一战结束后,对这种“战场急救章“的轻视。而且一战结束之后的英国,并未感到有任何明显的、较近期的未来敌人,针对法国、苏联和美国制订的应急方案------如果它们可以被这么称呼的话-----现在看来带有纯属玄想的味道。再加上尽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和德国人相继制造出了技术水平类似的“坦克”,美国也通过英国和法国提供的图纸和技术资料,成功仿制出了这种时髦的战争机器,但无论是法国人、德国人还是美国人制造的“坦克”,都与英国人自己“制造”的坦克,在战术意图上没有区别------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大小不一、形态不同的“堑壕突破机”。


更何况英国人相信,依靠其海空军力量能够避免卷入未来的欧洲大战,保证其岛国安全。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惨重,人们厌战情绪遍及四方,形成了强烈的和平主义潮流。也正因为如此,在整个1920年代,除了海军军舰外,英国军方不但因《十年准则》的出台,对任何昂贵技术兵器的继续发展失去了“原动力”(《十年准则》是内阁的一项指令,起初在 1919年为下一个财政年度发给各军种部,但是后来被当作滚动式的 (从而这十年的最后期限永远不会靠近),一直保持到1932年为止。该指令说:“为做出最新评估,特设定大英帝国在未来十年不会从事任何大规模战争,毋须为此目的组建任何远征军。”关于《十年准则》的影响一直有争论,但几乎不可怀疑的是,它抑制了各军种内超越常规的思想和尝试),坦克部队的建设成为最不受重视的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说英国人要放弃坦克,他们只是继续把坦克仅仅看作是突破的工具,起到辅助步兵的作用。这个观点不仅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所证实,而且还留下数以千计的剩余坦克可资证明。当时坦克速度慢(每小时4-8英里),限制了行程(12-25英里),机械性能不可靠,装甲防护力弱,武器不足,这样就把装甲兵的发展局限于与步兵同步,并接受了步兵的战术思想。这种状况不延续到所有老坦克都磨损报废不会停止,结果,在整个1920年代英国坦克设计理念并未跳出“突破堑壕“的窠臼,对于坦克与坦克的作战问题则拒绝给予严肃考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由于一战时生产出的大量旧式坦克仍然未被磨损淘汰,以至于将英国坦克设计师的思维,主要局限于“堑壕突破机”的范畴。可价格低廉而机动性能的轻型坦克也以一种不同寻常的理由,受到了英国军方的青睐。事实上在英国,陆地战争所需武器的选择,一部分取决于帝国的防务需要,另一部分则取决于引起争论的、可能要派往欧洲大陆的远征军的需要。也正因为如此,对当时大英帝国防务所需而言,最需要的是机动性最大化的机械化武器,如轻型坦克和大炮,装甲汽车和机枪运载车等。因为关于帝国的防务需求从来没有引起过争论,所以这类武器在定货单上一直占优势。但既便如此,出于适应“充分伸展于海外,行使其维持帝国治安传统职能“的英国陆军新角色,以及迎合出口市场可能需求的目的。在1920年代,不断在萎缩中挣扎的英国军事工业,终归还是对固守堑壕突破机的坦克设计理念,实施了一定的突破”------这一时期出现的某些英国轻型、中型坦克,被或多或少地赋予了巡逻、警戒、侦察等等新职能,这实际已经在概念上对“坦克”的定义进行了某种拓展。


“不寻常的划分”----1930年代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英国坦克设计理念

1930年代初,英国陆军部和参谋本部又一次开始愈益担忧英国陆军兵员减少,装备恶化,无力履行可能的义务承诺。同1914年以前相比,计划中履行欧洲以外义务的远征军在规模上小得多,随时开赴战场作战的有备程度也较差。正是在这些不利条件下,进行了19271931年间引人注目的机械化混成部队尝试性演习。虽然这些演习的规模较小,而且鉴于当时坦克的性能和演习的组织状况,富勒、利德尔.哈特等人所勾画的图景------独立使用装甲兵力突破敌人防线、切断其交通联络并打乱其后方-----被证明仍是一种空想,但这些战术性探索仍为打破英国坦克设计理念的桎梏提供了契机,不再把坦克仅仅看作是突破的工具。另外,到了1933年后,随着纳粹党徒在德国的全面掌权,公然表现出了侵略性的和追求改变现状的对外野心,导致英国就可能承担的义务对自己的武装力量进行一番彻底审视,这在政治层面上也为英国坦克设计理念的突破提供了“充满危机感的动力”。

同时需要看到的是,在一战结束后的十几年间, 坦克在设计和性能上的改进,成果丰硕,这无疑为设计理念的变革进行了技术层面的积淀。1930年代制造的新式坦克就是这些成果的体现,其中坦克悬挂装置、装甲、发电和传动装置以及车辆自身之间的通讯联络最为重要。此外还有液压气动装置,可增大火炮威力而不增加后坐力。陀螺稳定仪,在理论上讲可使坦克在行进中进行稳定射击。所预见的装甲车辆无线电通讯系统也是成果之一。虽然上述成果在理论上还未达到预想的要求,1930年代初的坦克也远非富勒、利德尔.哈特所想像的那样理想,但与1918年笨拙的过顶履带坦克相比较,是一种很大的改进。就像1906年的“无畏”号战列舰是1862年“班长”号的“改进型”一样,技术的进步是醒目的。坦克的技术改进后,其车速、行程增大,在通行性能,机件的坚牢度,单车和集体的机动性等方面都日益提高。这使英国军方内部的某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仅仅将坦克归结为一种步兵支援武器,一种堑壕突破机器已经不合时宜,将坦克武器限制在机枪和小口径步兵炮的水平上更是愚蠢-----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的结果将是引起坦克对坦克的作战。


于是,从1930年代中期开始,英国坦克设计理念开始向两个独特的方向发展:一是发展归属骑兵部队并在其建制内作战的“巡洋坦克”,二是发展在步兵控制之下直接作战的“配属步兵坦克”。前者以机动性见长,火力则开始突出与同类作战的需求,对装甲防护的要求是次要的。其最重要任务是:压制和消灭敌人师、军炮兵的炮兵连,剥夺防御的炮火掩护和保障,尔后压制和消灭预备队、指挥枢纽和补给基地,也就是压制一切,以削弱和在物质、精神上瓦解防御;后者则是一战时期坦克设计理念的延续,仍属于一种堑壕突破机器,以重型装甲和对有生力量、土木工事有效果的杀伤性火力为重。值得注意的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坦克战术与技术发展思想的探索和实验时期,各国从本国实际出发纷纷研制、装备了多种类型的坦克。而当时的英国之所以将坦克,以立法的形式划分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两类,除了复杂的军事和政治原因外,也有对技术发展潜力估计不足的谨慎因素在其中-----根据对当时技术水平的现实性考量,英国人并不认为有可能制造出既可满足侦察、警戒、巡逻任务,又可满足步兵支援任务的所谓“万能坦克”。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技术的极速发展超出了英国人的想像,仍然固执的按照“步兵坦克”、“巡洋坦克”划分的英国坦克设计理念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以至到战争末期,由“克伦威尔”巡洋坦克不断技术升级而来,机动、火力、装甲全面均衡的“百人队长”,终于将由“丘吉尔”步兵坦克升级而来的“黑王子”,挤落马下,便是一个再好不过的说明-----技术的发展一旦使“万能坦克”由不可能变得可能,“步兵坦克”、“巡洋坦克”的划分便就此寿终正寝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