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第一特高压”长江大跨越工程全线贯通!

 老爷爷pwz 2018-06-23

全 线 贯 通

2018年4月15日,由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华东院设计的“世界第一特高压”±1100千伏吉泉线长江大跨越导地线展放工作全部结束。至此,±1100千伏吉泉线长江大跨越段全线贯通。工程的顺利贯通吸引了众多主流媒体追踪报道。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视频

但这并不是该工程第一次被报道。此前的2月6日,以“世界第一特高压昌吉至古泉±1100千伏长江大跨越工程南岸跨越塔成功封顶”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报道就曾霸屏主流媒体。



《新闻联播》视频 

那么问题来了:它究竟牛在何处,引无数媒体竞折腰?



世 界 第 一

 

东西横跨神州大地,全长约3324公里的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被称为世界级创新工程。


该工程首次将直流电压提升至±1100千伏,输电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集中体现了近年来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取得的创新突破。


作为国家实现西部煤电基地电能直供中东部地区负荷中心重要电力通道,建成后对缓解华东地区能源供需矛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网建设,设计是龙头,特高压工程尤为如此。吉泉工程可靠性要求高、科技创新多、建设规模大,不容许出现任何设计上的瑕疵。

长江大跨越是吉泉工程的咽喉工程和节点工程,架线施工过程中要克服感应电强、长江黄金水道封航时间限制、江面高空气流多变等诸多困难,其施工体量和技术难度远超特高压一般线路工程,对设计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长江大跨越设计中,中电工程华东院设计团队通过对塔头布置、塔身坡度、主材节间、斜材系统、根开尺寸、变坡位置、塔顶开口、隔面设置等多个方面的反复方案比较、计算、论证,通过三维设计软件进行输电线路铁塔外形的三维设计,布置出合适的塔型及节点构造,优选出最佳方案。


针对导线荷载大问题,设计团队优化金具串组装,悬垂串采用2个4联550kN绝缘子串,耐张采用8联550kN绝缘子串,攻克技术难题。这是国内首次,也是世界第一例

而除此之外的创新还有很多。

↓↓↓↓

大跨越创新点


1

采用多分裂特高强度、大截面、载流量大的特高强钢芯铝合金铝绞线降低跨越塔塔高,节省投资

大跨越地线全部采用OPGW光缆,既起到防雷作用又最大化起到通信作用。使用大吨位绝缘子,可减少塔高,简化金具串效果良好。

3

全面采用钢管塔受力特性良好、外形简洁美观、技术经济指标优秀。

4

率先采用Q420C高强度钢材作为铁塔主材。对比以往大跨越上用的Q345B材质设计方案,塔重降低约10%在材料费及加工费降低约7%,塔材耗钢量有了明显的减少,有利于节约资源。

5

铁塔刚性法兰采用Q420高强度钢材,经过计算分析Q420法兰重量较Q345节约12%左右,综合造价节约8%左右,经济优势明显。

6

大跨越铁塔采用独特的展翅型塔头。采用ANSYS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对大跨越铁塔进行数值建模和动力特性分析,并且进行几何非线性及材料非线性受力分析,使得设计计算结果更加精确。找出符合规范规定设计要求的最佳方案,使得其经济指标最优、结构性能最佳



全线贯通后的长江大跨越集合多项设计优化成果:全长2.9千米,跨越档距1790米,采用“耐-直-直-耐”的跨越方式;跨越塔呼高223米,全高225.2米,基础根开45米……工程整体受力特性良好、技术经济指标优秀,成为跨越长江两岸的经典地标,彰显着现代工业之美


攻 克 大 跨 越

   

随着我国长距离交、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不可避免地要跨越大江大河或海峡港湾,而许多河流或海峡还有通航要求,大跨越线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十分重要。这对工程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盘点

中电工程华东院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跨越设计,在大跨越设计领域同样具有领先的设计技术及经验,创下了国内诸多第一

·1976年建成的220千伏南京长江大跨越工程,为国内首个采 用钢管跨越塔;

·2003年建成的500千伏江阴长江大跨越,346.5米的高塔为当时世界最高的送电线路跨越塔;

·2010年建成第一条特高压直流线路向上线新吉阳长江大跨越工程;

·2013年建成第一条同塔双回路特高压交流线路淮上线长江大跨越工程,为目前规模最大的特高压大跨越;

·在建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的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长江大跨越工程。



下一步,中电工程华东院设计团队将继续发扬“精心设计,优质服务”的理念,积极做好工代服务,确保工程顺利投运,为完善区域电网设施建设贡献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