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目标和处理流程 (一)临床评估 对患者均应根据上述各种检查方法以及病情变化作出 临床评估,包括: (1)基础心血管疾病; (2)急性心衰发生的 诱因; (3)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分级,并估计预后; (4)治疗的 效果。此种评估应多次和动态进行,以调整治疗方案。 (二)治疗目标 1.控制基础病因和矫治引起心衰的诱因:应用静脉和 (或)口服降压药物以控制高血压;选择有效抗生素控制感 染;积极治疗各种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快速性或缓慢性心律失 常;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改善心肌缺血。糖尿病伴血糖升高者 应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又要防止出现低血糖。对血红蛋白低 于60 g/L的严重贫血者,可输注浓缩红细胞悬液或全血。 2.缓解各种严重症状: (1)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采用 不同方式的吸氧,包括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以及无创或气 管插管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2)胸痛和焦虑:应用吗啡; (3)呼吸道痉挛:应用支气管解痉药物; (4)淤血症状:利尿剂有助于减轻肺淤血和肺水肿。亦可缓解呼吸困难。 3.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维持收缩压≥90 mlll Hg:纠正 和防止低血压可应用各种正性肌力药物。血压过高者的降 压治疗可选择血管扩张药物。 4.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静脉应用襻利 尿剂应注意补钾和保钾治疗;血容量不足、外周循环障碍、少 尿或伴肾功能减退患者要防止高钾血症。低钠血症者应适 当进食咸菜等补充钠盐,严重低钠血症(<110 mmol/L)者 应根据计算所得的缺钠量,静脉给予高张钠盐如3%一6% 氯化钠溶液,先补充缺钠量的1/3~1/2,尔后酌情继续补 充。出现酸碱平衡失调时,应及时予以纠正。 5.保护重要脏器如肺、肾、肝和大脑,防止功能损害。 6.降低死亡危险,改善近期和远期预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