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9)以动养健,从亚健康走向健康

 高山流水乐逍遥 2018-06-24

以动养健,从亚健康走向健康

【前言】久坐不起,与“懒”也许是同义词,前者勤奋、专注的“懒”;后者是意志力不耐受的懒。共同的特点是不运动。前者是引起疾病的原因,而且被认定与四大致病因素之一;后者是病,被专家认定为"系统性运动不耐受疾病"。以下是应南方医院骨科教授朱立军医生《整体健康金字塔》作的序,此书估计下月出版,先把序供读者先睹为快。

当我们静心回到医学的原点,重温医学的原理时,就会明白:每一种疾病的发生并不是孤独存在的,而它的发生经过和结局都与我们日常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包括医生和民众,也包括了政策决定者渐渐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忘却了医学的最初心,路径发生了偏向,专注于科学治疗大于自然疗法,医学发展越来越走向“固执”。事实上,解决健康的根本原因,无论是健康的、亚健康的、或病态的,都与行为、经济或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做一个好医生固然不容易,做一个伟大的医生就更加难。中国公元前三百多年前的医圣扁鹊所说的“上工治未病”,而十九世纪被认为是现代医学之父加拿大医学家、教育家威廉·奥斯勒则说:“好的医生治疗疾病,而伟大的医生治疗得病的患者。”宋朝大文豪欧阳修也说,“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他们说的一个共同的道理就是,疾病的发病规律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作为一名医生,必须把疾病发生的普遍规律与具体病患整体相结合。强调的是一个整体的预防、治疗与康复。朱立军医生是一名骨科医生,长期从事临床的治疗,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他与诸多大医们到了医技成熟,医案积累之后,都会有着这种感叹:能治的病并不多,不用药治的病并不少。

当今,我们的医学分科越来越细,把疾病从患者身上分离得“支离破碎”。人们,包括医生与患者,对着如此分割也表现的很无奈!尤其在中国,医改这么多年,“病越治越多”,无非有两种解释:“假多”,无效看病的多了,看病的思维出现偏差;“真多”,预防的工作少了,依赖现代科学技术的辅助多了。

值得庆幸的是,世界,包括中国,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的整合医疗体系重新推出,当然,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数字医疗表现巨大的潜力,使传统的思维观念发生改变,更加个性化的防治成可能。前人走过的路他们不可能回头;后人走的路就学会选择。运动是人类健康基因的密码!

为了更好地表达本书作者关于“整体健康金字塔”思维观,我想间接引用克利夫兰功能医学中心主任海曼博士与克利夫兰CEO格罗夫博士的一段对话,了解现代医院面临的变革同时,再思考一下我们医院的功能。

海曼博士说:你不会想让我去你那里的。如果你让我去,我会告诉你,你们做的很多是错的,对病人有害。我做的事会让你的医院空掉50%,会减大量减少住院人数和病人看医生的次数,你认为你能接受这种情况吗?然而,格罗夫博士的回答却很坚定:“是的,我做好了这样的准备,因为我看到那是医学必须要去的方向。”

为什么作为一位世界一流的医学中心的CEO同意功能医学的专家的一种判断?因为,我们把问题看复杂了。

我不是传统保守主义者,我们非常认同科学技术的进步,然而,很多先进的技术虽然比传统技术精准得多,但是,很多疾病完全可以通过传统手法和哲学思维去解决和思考。我们不要忘记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拉底除了著名的“行医誓言”之外,还有一句金典:“运动是医药”。希波拉底著名的“体液学说”就是从人体的血液、粘液的说明疾病正是由这些液体的不平衡引起的,而体液的失调又是外界因素影响的结果。有哪些外界因素会影响到体液失调呢?希波克拉底首先主义到的是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他认为土壤、气候、风向、水源、水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等,因为这些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然而,正是运动既是防止、纠正、使疾病康复的药也是做好的方法(医)。

本人的实践就是最好的说明。

作为一位花甲已过的“老人”,我从没有觉得自己是老,是因为我有一副承载灵魂和心态的好体格。作为一名医者,我非常明白“运动是医药”的道理。从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开始,从减肥行动。药,是为懒人生产的;医,是无可奈何的一种选择。运动固然是最好的“药”,但不仅仅是减肥这么简单,它可以提升心肺功能和运动系统的功能,也可调节全身的神经、体液和免疫系统。使人的机体一直处于“平衡启动”状态。我身高176厘米,两年前体重在93公斤,经过两年多的持续的急速行走运动,偶尔也跑一个半马,现在体重一直处于80-82公斤之间。近20年的高血压,一直以来依靠一片科素亚维持,开始时还伴有心率过速,现在已经近一年一片药片都没吃了,没有什么“三高”的,更没有“痛不欲生”的痛风。更使很多羡慕的,我的饮食也没有那样“严格控制”,顺其自然,“随心所欲”,无需戒口。更重要的是,使我保持一种包容、随和、亲善、向上的心态。

序,无非是给读者推崇作者的一种理念,也是作序者的一种价值取向。不能涵盖本书所提倡的所有,也不可成为所有读者的“金科玉律”,只是说明“整体健康金字塔”在个人、社会中的意义。希望让读者保持一种信念:做好自己,健康永远陪伴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