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平类降压药,这些你清楚吗?

 昵称41082923 2018-06-24


作者:高丽丽


1
地平类药物降压原理是什么?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但从血液动力学角度来看,外周血管阻力增高是最主要的共同特征。


钙通道是细胞膜上对钙离子具有高度选择性通透能力的亲水性孔道。钙离子通过钙通道进入细胞内,参与细胞跨膜信号传导过程,介导兴奋-收缩偶联和兴奋-分泌偶联、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完整性、调节血管平滑肌的舒缩活动等。一旦细胞内钙超载,将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如高血压等。


地平类降压药属于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通道特异性结合,阻滞细胞外钙离子经钙通道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减弱兴奋-收缩耦联,进而明显扩张血管,有效地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而降压。该类药主要是舒张动脉,其中又以冠状动脉较为敏感。


2
地平类药物有哪些?有什么区别?


①据CCB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可将其分为三代。


分代

代表药物

特点

第一代

硝苯地平片

①多为短效,生物利用度低,药物血浆浓度波动大,用药后快速致血管扩张和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易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心悸和头痛。

②此类药物的半衰期短、清除率高,作用持续时间短,使其对血压的控制时间短,很难实现24h有效覆盖。

第二代

硝苯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

通过改革剂型为缓释或控释,使药代动力学特性有了明显改善,也有部分具有新的化学结构。

第三代

①长血浆半衰期: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

②长组织半衰期:乐卡地平、拉西地平。

①具有起效平缓、作用平稳、持续时间久、抗高血压谷峰比值高、血压波动小的特点。

②长组织半衰期CCB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紧密结合,具有“膜控”特点,血压下降速度平缓,波动小,降低血压呈平稳趋势。


②据药物作用持续时间,CCB可分为短效和长效。


短效如硝苯地平片;长效包括缓释或控释制剂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长半衰期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脂溶性膜控型药物如乐卡地平、拉西地平。


③尼莫地平、氟桂利嗪、尼卡地平对脑血管有选择性舒张作用,能明显改善脑循环。


④硝苯地平能抑制子宫平滑肌兴奋性收缩,可用于早产。此外还可用于雷诺综合症的治疗。另外高血压急症时避免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可能会引起过度降压及反射性心动过速。


药物

达峰时间

半衰期

清除部位

硝苯地平

普通片

0.5-1h

1.7-3.4h

80%肾、20%粪便

缓释片

1.6-4h

1.7-3.4h

80%肾、20%粪便

控释片

首剂达峰6-12h,连续服药血浆药物浓度波动小

1.7-3.4h

肾、5-15%粪便

尼群地平

1-2h

10-22h

80%肾、8%粪便

尼莫地平

1-1.5h

2h

50%肾、30%粪便(胆汁)

尼卡地平

0.5-2h

7.6-8.6h

50%肾、40%粪便

氨氯地平

6-12h

35-50h

70%肾

左旋氨氯地平

6-12h

35-50h

70%肾

拉西地平

0.5-1.5h

12-19h

肾、70%粪便

乐卡地平

1.5-3h

8-10h

50%肾、50%粪便

非洛地平

2.5-5h

10-25h

70%肾、10%粪便

西尼地平

1.8-2.2h

2.1-2.5h

贝尼地平

0.8-1h

1-2h

35%肾、36%粪便

马尼地平

1-4h

3.9-7.9h

31.4%肾、63.3%粪便


3
地平类药物常见副作用?怎么处理?


常见副作用包括心悸、面部潮红、脚踝部水肿、头痛、头晕、恶心,主要是扩血管作用引起的。其中,脚踝部水肿可能与扩张末梢的小动脉有关,可采取睡眠时抬高下肢的措施。此外不良反应还有牙龈增生、尿频、肌肉疼痛、抽搐、过敏反应、血象异常等。


4
地平类药物优选于哪些类型高血压?


二氢吡啶类CCB具有降压作用不受高盐饮食影响,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可明显改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增厚及扩张冠脉等特点,因此优选于容量性高血压者(如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低肾素活性或低交感活性的高血压)和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者(如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合并周围血管病)。


5
地平类药物缓控释制剂可否掰开或压碎使用?


药物

能否掰开

能否压碎或嚼碎

硝苯地平缓释片(I)

硝苯地平缓释片(II)(尼福达)

可沿片面“中心线”掰开

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

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

盐酸尼卡地平缓释胶囊(佩尔)


6
左旋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的区别?


分类

氨氯地平

左旋氨氯地平

化学结构

外消旋体(左旋体:右旋体=1:1)

左旋体

降压结构

①左旋体:钙通道阻滞作用即降压。

②右旋体:几乎无降压作用,在敏感患者个体可引起头痛、肢端水肿、面部潮红等症状,但弱于消旋体。但可能有抗氧化应激、促进内源性NO释放等作用。

左旋体,其降压作用是右旋体的1000倍,是1:1外消旋体的2倍。

 

半衰期

①左旋体:50.6h;

②右旋体:35.5h;

③外消旋体:44.2h。

50.6h

 

吸收

左旋体优于右旋体

降压效果

左旋氨氯地平2.5mg与氨氯地平5mg降压作用相似

不良反应

左旋氨氯地平服药剂量减少了50%,且去除了右旋体部分,水肿、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因此,若是因外周水肿不能耐受氨氯地平者,可考虑使用左旋氨氯地平。


7
地平类药物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药物

禁忌或慎用

相互作用

注意点

二氢吡啶类CCB

①禁用于心肌梗死急性期、心源性休克、颅内出血与脑卒中急性期颅内压增高、严重主动脉狭窄者。

②主要在肝脏代谢,严重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①该类药在体内都通过肝P450酶代谢,因此对其有诱导或抑制作用的药都可能对本类药的代谢有影响。

②氨氯地平与辛伐他汀合用时:辛伐他汀≤20mg/d。

①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活性成份被吸收后,空药片完整地经肠道排出。

②心力衰竭、ACS等,若必须使用CCB时首选氨氯地平或非洛地平缓释片。

③贝尼地平、西尼地平可引起眩晕,高空作业、驾驶机动车及操作机器工作者应注意。


参考文献:

1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7,9(7):28-107

2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5,7(6):22-61

3李宏建等.临床药物治疗学-心血管系统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42-248

4童荣生等.药物比较与临床合理选择-心血管疾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4-41

5林阳.高血压用药咨询标准化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76-77

6钱之玉.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351-357

7林阳.血脂异常用药咨询标准化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48-49

8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11):987-988

9苯磺酸氨氯地平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J].中华内科杂志,2009,48(11):974-978

10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临床应用多学科专家建议书[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8):672-674

11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中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国全科医学,2006,9(20):1698

12西尼地平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9):823-825

13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7):483

14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2017修订版)[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