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哮喘病患者要知道的六件事

 鉴益堂 2018-06-24

哮喘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疾病中四大顽症之一,并规定每年五月三日是世界哮喘日(WorldAsthmaDay---FirstTuesdayinMay)。

哮喘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50%病人在幼年发病,20%病人有家族史,它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急性发作甚至可危及生命,为此哮喘病的患者需要熟悉如下五件事。

第一件事:熟悉自己的发病因素

哮喘病大多数是环境或食物中过敏原引起的,如接触尘螨、花粉或霉菌引起的,油漆、装修气味、敌敌畏和烟雾也可以引起,进食鱼、虾、蟹、孩子进食牛奶、鸡蛋或药物也可引起的,当然也有与内分泌或精神有关的。每个病人的过敏原都不同,所以应该检查了解过敏原,然后进行有的放矢的预防和脱敏,以减轻或减少哮喘的发作。

哮喘病人在看其他疾病时,要主动告诉医生患有哮喘,提供医生防止应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因为许多疾病的用药可以诱发哮喘,常见的有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扑热息痛)、青霉素等抗生素、驱虫药等。

第二件事:学会正确吸入药物

多数哮喘经过规范的治疗,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和正常一样的工作学习,尤其是儿童哮喘临床控制率可达95%。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吸入疗法,吸入给药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靶区域药物浓度从而使疗效最大化,使用吸入装置正确与否是影响疗效的关键,不同的装置需要不同的吸入技巧,患者的使用技巧不正确,以及患者的依从性取决于其所使用的装置。举例来说,MDI(定量吸入器)要求患者配合良好以及做深、慢的吸气,而DPI(干粉吸入制剂)则需要一次涡流才能将干粉制剂吹散成弥散的颗粒。对于使用DPI来说,气流需要从吸入开始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要求患者尽可能做深且用力的呼吸。

对于患者来说,若要吸入特定剂量的药物,发挥药品的疗效,达到有效的控制,必须要掌握其所使用装置吸入的技巧。小儿年龄小不能配合就要借助特殊的吸入器帮助,家长一定要熟悉操作方法并认真在病儿身上实施。

第三件事:学会监测病情

患者的自我管理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正确使用峰流速仪(PEF)和准确记录哮喘日记是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峰流速仪是一种监测肺功能变化的简便仪器,每人必备一个。

哮喘病人可以在家中自备峰流速仪,随时监测PEF及日变异率,并记录哮喘日记或绘成图表,用以评价与监测哮喘轻重程度,时间久了可以发现哮喘的发作规律,提前预防,可以有效的减少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将这些资料提供给医生,也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用药。

峰流速仪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要检测仪器是否正常,让病人尽量深吸一口气,然后快速的将峰流速仪的咬口塞进口腔,用口唇紧紧的包围住咬口,然后用最大的力气和最快的速度将气呼出,最后观察峰流速仪上游表指针停留指向的刻度,一般晨起、睡觉前各吹一次,可重复测量3次,取最大值。注意整个呼气动作要连贯,中间不能停止,要做到一气呼成,测量PEF需在用药前进行。我国规定:PEF为20-24分,说明病情控制良好;PEF<20分,说明病情出现变化,需要及时就诊。

第四件事:学会自我急救

哮喘患者发病都比较突然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患者应该学会一些简单急救的自我急救工作以预防不测。

1、哮喘发作多与季节或接触过敏原有关,发作前多有鼻、眼皮发痒、喷嚏、流涕或咳嗽等,有的病人已因感冒引起咳嗽、咯痰,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哮喘,这时要及时采取一些措施力求阻断或减轻发作。

2、病人还应随身携带急救药,一旦哮喘病急性发作可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气雾剂,每次2-4喷;如果症状没有缓解,20分钟后可重复喷药;重复3次后仍不能缓解者,应及时去医院急诊。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是一种迅速缓解哮喘症状的药物,能松弛支气管周围紧缩的平滑肌,从而暂时扩张痉挛的呼吸道,可在3-5分钟内起效,药效持续4个小时左右。

3、除了使用喷雾药物外,还可以按揉一些穴位如列缺穴、太渊穴,每个穴位按揉半分钟左右,可有效缓解症状。

4、帮助患者使他找到最舒适的身体位置,最好的身体位置就是坐起来,身体微向前倾,靠在手肘或手臂上,让患者呼吸大量的新鲜空气。

以上措施气喘不缓解要快速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

第五件事:学会写哮喘日记

哮喘日记主要有四个目的:一是为了监测和记录哮喘的病情变化,二是判断药物治疗的反应性,三是预测哮喘的急性发作,四是根据这个情况,医生就可以判断治疗是否合适,需不需要调整药的剂量。

哮喘日记的内容包括哮喘发作的因素,发作过程,每日用药和剂量、每日测量的PEF值、病情评估情况和每日的病情变化通过记日记和过敏原检查,一旦找出使哮喘加重的因素,尽量避免接触。

第六件事:哮喘病人如何运动

如果哮喘患者是由运动诱发因素的话,那末运动前一定要热身(最好30分钟),作步行或体操至全身热起来或微微出汗,不能突然增加运动量。同时避免在干冷的空气条件下运动,因短时间内吸入气道的冷空气增加,气道黏膜发生物理化学的改变导致哮喘的发作。此外,运动前还可以用一些预防药物,比如支气管扩张气雾剂。运动强度以不引起哮喘发作为度,运动时心率最高控制在170减年龄数字的水平。主观感觉以稍有气急,尚能言谈为宜。运动强度开始时宜较低,以后酌情提高,如有条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如慢跑、散步、打球、太极拳、气功、游泳等运动,体力较差时作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的运动练习;体力较好时练习较快的步行、慢跑、缓慢的登楼、游泳等。运动时间每次锻炼持续30~45分钟,易发生运动性哮喘者宜用间歇运动法。适当的体育活动,不但可增强患者的体质,而且还可减少哮喘的发作。对病人身体的发育及正常心理人格的发展有助益。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rzdoctor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