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最大的问题,说到根上。最根本的问题是野战问题。 首先,面对游牧民族强大的骑兵。先依靠坚城要塞挫其锋芒。然后,组建骑兵。在野战中打败他们。几千年以来。这是一条不变的历史规律。当然,袁崇焕也是。 满清已经发展到6万规模的部队 明朝有超过两万的统一部队吗?和相应的统帅吗? 但是,后人看袁崇焕,主要的看点放在了宁远,宁锦两次守城战。却恰恰忽视了。其意义不下于首次击败后金的宁远守城战的北京保卫战。 很明显,五年平辽不是虚言,也就谈不上欺君。关键不在关宁锦防线。关键在明军骑兵的组建与野战能力。这才是五年平辽的关键。 五年平辽必须借助蒙古人,但林丹汗去争夺河套了,另外利用蒙古人不能像王化贞那样给赏钱,必须结盟才行,这就要求崇祯拉的下他的老脸,崇祯初年,根本不可能的事 而袁崇焕打的这三仗,宁远,宁锦,北京。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明军战力的逆袭。尤其是野战能力。 一开始,宁远,明军只能守城。死守不出,坚守,死守,硬守。宁远之战之前的明军大小与后金几十场仗全败了。这个时期。袁崇焕手下的明军与其他明军,区别不大。从各个方面。都无法与后金野战。 塔防大神圆嘟嘟,蓟县不打,非要到北京城下打,就是为了逼崇祯签一个明朝版的澶渊之盟 八旗是骑兵部队且人数众多,明朝没有选择战场的资格。萨尔浒之战后明金之间的攻守易势,后金攻,明军防守疲于奔命在这期间黄太吉五次跨过长城进攻明朝。 宁远之战依靠坚城火炮取得胜利的第二年爆发的宁锦之战。明军已经不再死守城池。而是打开城门,在城上火炮的配合下。以城墙火炮为依托。在城下与后金野战。此时,明军依然不能击败八旗军。但是此时已经可以和八旗军打个平手。非常让人惊讶,注意,一年前的明军还是逢战必败,野战必输。丢失了辽东七十余城堡的明军。此时在袁崇焕的带领下,只过了一年而已。 到了第三次。北京保卫战。这次,虽然是在北京城下与八旗军争锋。但是由于城上的军队不属于袁崇焕管辖,而且,紧闭城门。所以此战,袁崇焕所带领的军队。与野战无异。但是这次的明军虽然人数远少于八旗军。但是,却以九千骑兵击败了数万左右八旗军的攻击。令人惊叹,令人惊讶,令人震惊。拿这只明军,和以前的辽东明军对比,简直判若两人。 就在北京保卫战,袁崇焕取得了胜利之后。崇祯帝召袁崇焕进城,把袁崇焕下狱。听闻袁崇焕下狱,关宁军退走的消息的皇太极,在撤退的路上居然回师北京,又打了一仗。此战四万明军全军覆没。 这里的四万明军是从关内各地赶来的勤王之师 很有意思,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其他明军还是老样子,还是打不过八旗军,不光打不过,连招架之力都没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