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崇焕创建的关宁铁骑,战斗力有多强悍?曾三次战胜后金八旗兵

 老张聊史 2020-11-19

关宁军,是指(山海)关宁(远)两镇的部队,宁远只在袁崇焕的宁远大捷之后,才成为关外重镇;辽东只设置两镇,也是在袁崇焕时才有的;也是袁崇焕手上,关宁军完成了由车兵步兵为主力,向骑兵为主力的转变。所以,关宁军是袁崇焕一手打造的明朝最精锐部队,在袁崇焕手上打后金基本上没败过;袁崇焕之后,关宁军也曾多次被调遣入关作战,如祖宽,大小曹等部队,都是明朝战力最强的部队,特别是曹文诏,被明史称为明末良将第一;与曹文诏同《明史》良将传的周遇吉,黄得功也都是关宁军出身。袁崇焕这样屯田养兵,好处就是省钱,可以打长期战争,耗死后金,每打一地,就封军功分土地,官兵也能得到好处,打仗士气就高,战损再大也不怕没人当兵。

袁崇焕打赢了三场战争,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广渠门之战。

宁远之战

宁远不是前线,但是前面的七座城的守军,全部弃城而逃,所以面积不大,城墙不高的宁远成了关外最后一座城。宁远的守军本来定额只有几千,但是前面逃跑的部队纷纷涌入城内,一下子多出来一万多素不相识的陌生军人,不说这些部队人心浮动,全无斗志,就说这里面有没有后金的间谍,会不会突然临阵倒戈,都是极有可能的事。

然后城中的火药只能够用差不多两天,而如果没了火药,冲到城下的敌人很快就会将城墙挖塌,别说红夷大炮,敌人那么多(六万),冲到城下是必然的事情,宁远可不是菱堡,一旦敌人到了城下,躲在盾车下面挖墙,基本上除了往下丢火药桶之外,就没有别的办法。努尔哈赤起兵以来,从清远,铁岭,辽阳,沈阳等大大小小七十多座明军城池,一座都没守住,敢于守城的明军从几千到七,八万,下场无一不是被全歼。而此时的明军总指挥,却是一个从未经历过战阵,大半辈子的专长就是读书写八股文考试的进士,而他的第一场仗就要面对这个一生不败的天煞。

宁锦大捷

宁远至山海关这一段,是辽西走廊最为狭小的一段,所以易守难攻。然而关外四城还有近一百万从辽东逃难的辽民,也由于这狭小的地形,没有土地可耕种,无处安身,如果不尽快安置这些人,那么很快这些人就将成为隐患。所以一个有责任,有远见的指挥官,必然想到要往辽东方向拓展,以利用辽东几条河流冲积而成的肥沃土地,屯田养民,厚饷(分地)练兵。然而,这就要求屡战屡败,已成惊弓之鸟,畏惧与敌人野战的部队,在辽西走廊的出口开阔地形,与敌人展开野战。

说来可怜,账面上十几万人,几万匹马的辽军,在前几任不靠谱的指挥官的折腾下,仅剩下六万人,一万多匹马骡,这些部队还大部分只有守城的经验,没有野战能力:敢打的老兵基本上都死绝了。而对面的后金八旗,蒙古八旗,仅仅是野战部队,就有六万人以上,不仅人家基本全都是骑兵,机动力和攻击力强得多,而且还都是常胜的老兵。

别说拿六万大部分只有守城能力,没有太多骑兵,机动能力极差,基本不敢野战的疲态之师去打,就是十三万全国抽调而来的精锐野战明军,都不一定能打赢(松锦大战的教训)。别忘了后金可以做到“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机动力强悍,就可以不讲理地每次都能集中兵力,以多打少。请问如何做到不仅拓土四百里,而且还在这退无可退,躲无可躲的狭小战场,击退这六万骑兵?

广渠门之战

此战后金大汗带着全部家当来拼命。这也不能责怪皇太极,他虽然是大汗,然而后金的政局是四贝勒掌事,下面人禀事的时候,上面坐着的不是皇太极一个,而是还有三把椅子:皇太极的位子,实在是不怎么牢靠,另外三个贝勒,早就等着他的失败,看他的笑话,等皇太极失败,自己当大汗。所以皇太极上位后,首战就要立威,捏最软的柿子毛文龙,即使牺牲这个早已和后金议和,不断地输诚纳贡,送来粮食布匹火药的走私贩子,也要保证后金这个劫掠小团体,人人有分红,个个有军功。

然后皇太极就踢到了钢板,被袁崇焕结结实实地暴打一顿,损兵折将,没占到半点便宜不说,还被算计了一把,被袁崇焕诱使在耕种季节开战,颗粒无收,又因为打掉了毛文龙,失去了东江镇这个走私渠道,空有白银却无处买粮,出现了大饥荒。幸好明朝罢免了袁崇焕,终于让后金有了个喘息,总算天不亡金。蓟门外原本为明朝守门的蒙古各部,为了对抗察哈尔林丹汗而与后金结盟,这本来是草原政治常态;结果这个新皇帝,居然就因为这个,抛弃了这些为明朝守门二百年的蒙古部落。现在即使不说为了更大的劫掠和俘获,不说为了让这些刚刚叛明的朵颜三卫立下投名状,就说了为了坑害重新上任的死敌袁崇焕,皇太极也要赌一把,带着全部家当,从蓟门破口,深入敌境。如果你是袁崇焕,只有九千骑兵,如何千里驰援,迫使至少六万人的后金骑兵不敢分兵,不敢劫掠,也不敢再战的?

首先,袁崇焕个人没有那么惊人的破坏力,他并不是靠文官的身份以一人之力搞垮了明王朝,他不过是辽西将门的利益代言人,充当了辽西将门集团和文官利益集团之间的中间人。没有这两个利益集团在背后操纵,袁崇焕什么都不是。其次,辽西将门的战斗力并没有那么弱,他们糟糕的战绩和坑害友军的劣迹并不能说明他们没有战斗力,而是那种不死不活的状态符合他们的利益,在他们投降了大清后,辽西将门从一片石一直打到中缅边境,镇压了无数汉家军民,把明王朝最后一个皇帝活活勒死。

后金之所以能经常打败明军,主要在于骑兵的强大;所以以火器为主的明军部队,常被后金杀的片甲不留;而黄石以步兵为主的部队,面对后金的骑兵+重箭,也是毫无胜力。而明朝唯一正确的应对,就是同样建立强大的骑兵,这就是袁崇焕的厉害所在:他是历任督师中唯一有军事常识的,正是在袁崇焕手上,关宁军不再以车兵步兵为主力,而是以骑兵为主力。水军外的战兵23营中,车兵步兵各只有3营,而骑兵15营+夷兵2营,共计17营骑兵,2/3以上的骑兵。八旗就是重骑兵,只不过努尔哈赤曾经在明军中当过兵,所以也熟悉步兵战术,懂得各种步兵围攻的办法。

关宁军是袁崇焕打造的,在袁崇焕之前,关内外有数个总兵,是在袁崇焕手上,只有山海关和宁远两个镇,合称(山海)关宁(远)军,关宁军也是袁崇焕重新编制的,以骑兵为主力的战力强悍的部队,在袁死后,这支强大的武装屡次被用于各个战场,成就了关宁铁骑的威名,并伴随着这只部队的辉煌战绩,关宁军出身的武将,成为明军的中坚。《明史》专门为三位出身关宁的将军列传,曹文诏,周遇吉,黄得功,其中曹文诏甚至被称为明末良将第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