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最大的进步,是成为了自己的好朋友

 长沙7喜 2018-06-24



逆习的第31篇原创


今天是2018年的第171

距离2018年结束还有194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1


逆习君有时工作到凌晨1、2点,明明很困还是会一个人静静地坐上半小时,舍友以为我工作傻了在发呆,其实是结束完一天的工作,唯有在这点时间,我才能真正地和自己好好聊聊天:

这一天的心情如何,发生了什么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收获了什么......

创业这么久以来,我最大的进步,便是成为了自己的好朋友。

保存图片可分享到朋友圈



我可以一个人去看午夜场的电影,

一个人出发去陌生城市,在街头游荡,

不开心的时候,自己给自己开导心事,分析原因......


看到这里你肯定会觉得,这很孤独。


相反的,我觉得拥有“和自己成为好朋友”的能力,是在这个喧嚣以及不断告别的世界里,驱动自己不断地自我探索,只遵从自己的内心。


站在第三视角和自己对话,成为自己最信赖的战友,不再依附外在的娱乐和交际去外求幸福,才能真正地将自己活成一支队伍。


叔本华对于社交与独处有过一段非常精辟的评论,他说:


“生活在社交人群当中必然要求人们相互迁就和忍让。因此,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2

关于独处,心理学者 Larson 和 Lee 将它分为非自愿的独处建设性的独处


非自愿独处是指渴望有人陪伴却无法做到,从而被迫一个人,这个时候我们接收到的更多是类似孤独的负面情绪。


建设性的独处则是我们主动选择的,具有较高自主性的独处,处于这种独处时光,我们的内心仍然能够保持丰盈且充实。


当你能够和自己好好相处时,便能够不再受外界的影响,自己决定你是谁,在成长的道路上拿下更多的主导权。


在和自己成为好朋友的过程中,我得出了以下3条关于“独处”的必要性。


 1. 和自己成为好朋友,是最高级的自律


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独处时展开的。

适当地脱离群体,学会独处,让自己在每天非常有限的自由时空中,有计划、有规律地管理自己的一切,不但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还能沉淀很多宝贵的东西。



 2. 和自己成为好朋友,学会讨好自己


“讨好型人格”是害怕孤独,刻意合群所产生的一种低能情商。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顾及他人的想法,害怕被隔离,一再地降低底线,放弃原则。


先讨好自己,永远都是正确的,毕竟你是这辈子陪伴自己最久的那个人。


在讨好自己的这个过程,你会清楚了解到自己需要什么,要做什么,有清晰的底线,对自己不喜欢的敢于说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