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州古迹6: 马跑泉

 jtq感恩一切 2018-06-24

                                 马跑泉

                           文/邓春贵


马跑泉,又名伏波井,位于今雷城西南角。雷州大道,路经其边,由南至北,直通城外。


(马跑泉,定位图)


马跑泉,名为泉,实为井。方形,内壁由青石条砌筑;井栏棱形,亦青石条筑就;井口覆一大铁板,铁板内开两口,间距如两马蹄并立;井深约两米,其水幽绿,仿似两只深邃的瞳孔:在影放着渐行渐远的故事······

(马跑泉全图)


据传,东汉建安十七年(41年),伏波将军马援奉光武帝刘秀之命,略地雷州,征讨交趾(今越南境内)女子征侧、征贰,驻兵雷州时,逢天旱缺水,将军战马以蹄刨地,得此泉,故名马跑泉


马跑泉所在地的高处,有一座规模宏大的伏波祠,祠内有一石碑《伏波井碑记》,记载伏波将军马援开凿马跑泉的事迹。上述传说,就源自碑记


传说虽美丽动人,奈之难考证。而将军马援率军日行千里,从京都洛阳南下交趾,征讨叛乱的事,史书有载。这次成功征讨,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又造福了雷州诸郡,深为半岛人民所赞叹······


感动于将军的战功和精神,雷州先民为其建祠立神,祭祀膜拜。此祠,是为伏波祠。祠内所供奉的便是西、东两汉的两位伏波将军(其一为西汉的路博德;其二为东汉的马援)。祠内香火旺盛千年,至今延续·····

(伏波祠)


跑马泉之传说,引人慕名而来。明末清初学者、诗人屈大均,曾亲临其境,留下了一首诗(《雷阳曲》之四),描绘时井的情景——


南亭溪畔二桥前,耶叶阴阴带暮烟。

蛮女喜簪清茉莉,月明齐汲伏波泉。


诗中所提及的南亭、二桥、耶叶、茉莉、明月与伏波泉,至今犹存,犹新。了无踪影的,是当年那些喜欢头别茉莉花的雷州姑娘们:她们在如练月华下,曾人面桃花地打水饮用·····


历史的风雨里,此井亦经历了生死轮回。建于东汉,清初淤塞,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得以重浚并扩建。那次扩建,规模大:围上石栏,雕马跑泉碑刻;东建一弓形小亭,题神泉胜迹亭额;亭柱刻一楹联铜柱竖时年已邈,汗驹跑处迹犹新;亭内立一伏波井亭碑记石碑,记述此次集资浚修事宜······

(神泉胜迹小亭)


历代雷人,均珍爱马跑泉。今人基本保留其清代的原貌:井栏、栏刻、小亭、石碑,至今完好。发生巨变的是井边的雷州大道:路面浇上水泥和沥青,架上隔离护栏,道上车水马龙,人来车往·······

(井前的雷州大道)


今天,路过马跑泉时,人们仍时不时对井投上惊奇而敬仰的一瞥。这一瞥包含了许多不便言传的感慨:对于时代的变迁,对于古迹的保护,对于国与家的深度思考······


今天的雷州人已用上自来水,没人再来井边汲水,但人们对伏波将军的感情,却超越了时空的阻隔,世代承传了下来其实,人们保护马跑泉,保护的是一份“国家统一”的爱国精神,和一份“饮水思源”感恩情怀······


是的,早在千年前,当路博德将军率军过境雷州半岛时,半岛先民便以燃炮的形式,表达了热烈的拥护和歌颂——


将军上,将军下,三百郎子放炮仗。


此民谣,至今传唱。

此泉井,至今完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