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患者情况
某友人
微寒发热,目眩,胸胁苦满,持续多日不愈
误诊
自诊为少阳病,亦服过小柴胡汤,但所用柴胡系毛柴胡、银柴胡,后才用北柴胡八分,渐加至一钱,连服数剂,症状仍在。自认为证属少阳无疑,何以用小柴汤无效?虽非大病,但缠绵多日,苦恼异常。
正诊
分析:柴胡用量几乎三倍于参、芩,汝用柴胡不及他药之半。贬君为佐,将如何发挥柴胡除寒热、解半表半里之邪?他问:柴胡须用多少?我说:三钱。他笑云:宁愿再苦几日,不愿冒此大险。我正色云:汝以我为“追魂使者”耶?他默不言。
结果:后经劝强相加,始用北柴胡二钱,连服3剂而愈。
启示
微寒发热,目眩,胸胁苦满,持续多日不愈,确为小柴汤证。然为何无效?是因其处方中柴胡剂量不足,故难以发挥作用。小柴胡汤原方中柴胡是主药,一定要重用,尤其是治疗典型的少阳证,更是如此。《神农本草经》载:柴胡性苦平,主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神农本草经》所载推陈致新的药物仅有二味,一是大黄,从血分而言;一是柴胡,从气分而言,足以说明柴胡用途之广。当今临床一些人使用经方效果不甚理想,便认为经方已过时(古方不能治今病),其实,许多情况下是因为药量的使用不当所造成的。用小柴胡汤之不当,或不遵原方配伍比例,误将柴胡与他药等量;或惟恐“柴胡劫肝阴”,而不敢用足其量;或竟视柴胡而畏,而不敢动用毫厘。
本案摘自俞长荣医案
学习心得
许多学生评价鲍老师说鲍老师把小柴胡汤用神了,但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鲍老师用小柴胡汤疗效显著,自己给患者开小柴胡汤却无效。除辨证分析与合方应用问题外药量问题不容忽视。往往因柴胡劫肝阴或过于升提而不敢用柴胡,鲍老师曾治疗一例肝炎患者时应用升阳益胃汤效果显著,戏谑地说“你看这方子有柴胡等一系列升提的药,治肝病在其他人眼里这就是害人的方子啊”临床中是病是方,是病是药。
柴胡劫肝阴的说法始于叶天士,大家可阅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十·疟》原文,便可知叶天士是为纠偏提出此说的,并非视柴胡为虎狼之药
来自: 山东中医竹林 > 《佛天海心》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鲍艳举六经辨证提高班笔记
鲍艳举六经辨证提高班笔记咳嗽:热咳: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小柴胡汤:或咳。服两周小柴胡合半夏厚朴汤后咳嗽没了,胸水涨到了5厘米,有胸水病史。该患者咳嗽时有少阳证,少阳证除后,产生了寒性胸水...
门诊量一天能到300,鲍艳举老师用经方有何秘诀?
而线下听鲍老师课的老师(都是我的老师),都说收获很大,而且药用起来真是效如桴鼓,三副药解决了患者的问题,有一个咳嗽日久的患者,...
鲍艳举六经辨证丨伤寒浅悟
鲍艳举六经辨证丨伤寒浅悟。何谓六经?《伤寒论》讲求六经辩证,鲍老师也倡导“六经矝百病”,这里的六经非指手足之经,而是以以阴阳为病性,表里为病位,分为太阳病(表阳)、阳明病(里阳)、少阳病(...
大家谁有宋孝志老师的医案,我们凑全.
大家谁有宋孝志老师的医案,我们凑全.大家谁有宋孝志老师的医案,我们凑全.北京中医学院教授宋孝志老大夫从事中医教学和临床五十余载,学识渊博,经验丰富,运用经方屡起沉疴。苏木入肝经,活血祛瘀,通经...
余国俊临证--口苦半年 Powered By 吾爱吾生
因肝主谋虑,若"数谋虑不决",则肝气郁结,郁久则化火,波及于胆,导致胆的功能失调,胆火上炎,或胆气上溢,则发生口苦。胆喜宁谧而宜降,胆草苦寒,沉阴下达,清降胆火;[学生乙]老师喜欢...
证与病
证与病。用小柴胡汤以和解少阳,用青蒿以透邪外出,用石菖蒲以开窍化痰,用丹参以活血,用野菊花、南布正以清利头目,用潼蒺藜、菟丝子以补肝益肾。中医认为,“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学了这门课,两个月里我的门诊量就开始限号了
例4:高血压腑气不通——厚朴七物汤。第一个就是大黄黄连泻心汤这个方子,这三黄泻心汤其实原来用的也比较少,也没有太多的经验,就前一...
【笑逐颜开方--四逆散】36
四逆散加颈三药加肝三药。药——酸。四逆散,就是柴胡、芍药、枳实、甘草这四味药。腰三药呢,他就壮腰补肾,心三药,那就补心宁神。到后面真的百药乏效的时候,那简单呢,四逆散加腰三药加生脉饮,或...
长年口苦,怎么治?
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素问·痿论》又说:“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可见口苦的继发病位在胆,而原发病位...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