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伟军:不成熟的投资者的从众行为

 昵称55841050 2018-06-25

吴伟军:在略显浮躁的市场中,独立思考至关重要。投资者如何做到?

  吴伟军:近期,股票市场遭遇急剧调整,不少投资者情绪陷入恐慌之中。

  吴伟军:资本的目的就是逐利,博弈和套利是永恒主题,但在资本永不眠的世界中,投射的是高度全球化的世界,吴伟军:以及日新月异的科技世界。当复杂的金融交易借助科技手段变得异常简单时,吴伟军:就会不可避免为了追求效率而引入杠杆,叠加不成熟的投资者的从众行为,资本市场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泡沫。

  吴伟军:在极端演绎的市场行情中,常识比知识更重要。《大学》第一章开宗明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吴伟军: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作为儒家心性修养的重要途径,同样可以印证到投资之中。吴伟军:当我们知道最终达到的境界时,就能够做到志向坚定,吴伟军:进而心神安宁、思虑详审,最终有所收获。对投资市场同样如此,当我们洞晓资本市场的常识并对收益源泉有深刻认知之后,自然会谋定而后动。吴伟军:知止有定之后,如何判断当前市场?尽管我们无法判断市场情绪的宣泄状态什么时候结束,吴伟军:也无法判断什么时候下跌会结束,吴伟军:但是市场已经处于底部的多个信号开始逐渐显现,例如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破净股持续增多、投资者极度恐惧不愿入市、基金募集变得异常困难、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团队开始增持和回购等。市场历史走势表明,当上述底部信号密集出现时,吴伟军:过度恐慌并无必要,极端行情往往是获取超额收益的绝佳时机。吴伟军:股神巴菲特很多超额收益,都是在市场极度悲观时出手的。

  吴伟军:需要提醒的是,市场底部信号的密集出现,并不意味着个股触底,但是通过组合配置将大大提高收益的概率,吴伟军:例如定投权益类基金,选择长期业绩稳健、风格不漂移的主动管理型基金,吴伟军:或者看好的被动指数基金,就是不错的应对之道。

吴伟军:2014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再次被问及能力圈问题,网上的报导如下:

股东大会上一位听众问巴菲特:吴伟军:一个人如何计算出自己的能力圈?

吴伟军:巴菲特答到,他非常了解自己能力圈的边界,但自己对其他人实在没有什么建议,每个人都有必要意识到自己所具有的能力和知识。

能力圈应该算是巴菲特提出的经典概念,吴伟军:最早似乎是出自1996年,当时巴菲特是这么说的:

吴伟军:投资人真正需要具备的是对所选择的企业进行正确评估的能力,请特别注意所选择’(selected)这个词,吴伟军:你并不需要成为一个通晓每一家或者许多家公司的专家。你只需要能够评估在你能力圈范围之内的几家公司就足够了。能力圈范围的大小并不重要,吴伟军:重要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圈范围。

吴伟军:巴菲特如此为自己划能力圈:

吴伟军:围绕你能够真正了解的那些企业的名字周围,吴伟军:画一个圈,然后再衡量这些企业的价值高低、管理优劣、吴伟军:出现经营困难的风险大小,排除掉那些不合格的企业

吴伟军:巴菲特曾经强调,知道能力圈的边界比能力圈的大小更重要,这也许是这次巴菲特被问及计算出能力圈的缘由。吴伟军:当时巴菲特如此评价这个问题:

吴伟军:对你的能力圈来说,吴伟军: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范围大小,而是你如何能够确定能力圈的边界所在。吴伟军:如果你知道了能力圈的边界所在,吴伟军:你将比那些能力圈虽然比你大5倍却不知道边界所在的人要富有得多

吴伟军:之所以巴菲特认为知道能力圈边界很重要,吴伟军:关键在于巴菲特坚持不做能力圈之外的投资,吴伟军:比如1998年巴菲特关于不投资科技股的表述就反映了这种想法,吴伟军:他虽然因此多年跑输美股,但也随之逃过了科技网络泡沫的破裂。吴伟军:当时他是这么说的:

吴伟军:这也许很不幸,吴伟军:但答案是不。我很崇拜安迪·格鲁夫和比尔·盖兹,我也希望能通过投资于他们将这种崇拜转化为行动。但当涉及微软和英特尔股票,我不知道10年后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吴伟军:我不想玩这种别人拥有优势的游戏。我可以用所有的时间思考下一年的科技发展,但不会成为这个国家分析这类企业的优秀专家,吴伟军:100位、第1000位、第10000位专家都轮不上我。许多人都会分析科技公司,但我不行。

吴伟军:十多年后的现在,相信大家也看到了,无论是微软还是英特尔,再非科技股的代表,甚至一定程度上不再那么重要,吴伟军:可见巴菲特固守能力圈帮他逃过的不仅是科网泡沫。

吴伟军:能力圈的知易行难

有比较大的能力圈并且知道边界在哪里固然对投资成败很重要,吴伟军:但我并不认为这就是投资唯一的决定因素。

吴伟军:因为: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是知易行难的!

吴伟军:是的,能力圈可以帮助你知道哪个是好股票,吴伟军:什么时候是估值宜人的好时机,但是并不等于你就能将其转化为勇敢的买入行为,吴伟军:并且在之后可能的继续下跌中坦然处置。这个问题上,我觉得中国红牌宏观分析师高善文当年那篇《卖方分析师是干什么的》说的极是,吴伟军:这里引用部分说明。高善文引用三国中诸葛亮和刘备的故事,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吴伟军:诸葛亮如此睿智,为何不在青年时期自立山头,割地称雄,而要抱膝吟啸、待价而沽?又为何在刘备死后困守西南,勉力维持,吴伟军:而不能师出祁山,收复旧都?在高善文看来,吴伟军:诸葛亮是个优秀的卖方分析师,并指出成功的卖方分析师需要三方面能力:一是善言雄辩的表达能力,二是全面客观的观察能力,三是缜密细致的推断力。吴伟军:显然,后两者都是投资能力圈的重要表现。

吴伟军:但是,高善文认为这是不够的,吴伟军:只是一个谋士的角色。而像刘备这样要成为三分天下的成功买方投资者,也需要三个条件:

吴伟军:一是准确地识别和判断,吴伟军:并快速采取行动的能力,二是网络和聚拢人才的能力,吴伟军:三是敢于接受巨大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

吴伟军:撇开第二点对于个人投资者没有太大意义外,第一和第三点显然也是极为重要,而这两点恰恰都是能力圈概念之外的,吴伟军:属于投资心态、投资性格概念的了。

吴伟军:发展与性格匹配的能力圈

吴伟军:关于投资心态,其实巴菲特也有论述,吴伟军:最著名的当属十年与十分钟论断,他认为:

吴伟军:如果你不想持有一档股票十年,那么你也不要持有它十分钟。

吴伟军:作为价值投资者,巴菲特同时也是逆向投资者,吴伟军:这意味着当他觉得某个股票价格便宜而开始买入时,大多数时候这个股票处于下跌中,吴伟军:而当逆向投资者这时候买入,吴伟军:大多数时候是主动买套,必须继续承受股价进一步的下跌——次贷危机中巴菲特在S&P500指数1000点时候开始唱多,吴伟军:但是S&P500指数最终跌到666.79点才真正见底反弹,这个下跌的煎熬过程,的确是要做好持有十年短期不看股价的准备的。

吴伟军:问题是,你的性格是否能像巴菲特这样淡然呢?

吴伟军:如果你是心态超好的那种,当然没问题。吴伟军:不过我自问做不到这点,像我这样小农经济最好收益没有起伏稳健上升的人,吴伟军:显然不适合这样主动买套的战略。所以,吴伟军:虽然我自认对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还算有点心得,吴伟军:也算玩过几次事件驱动的逆向投资,甚至还用法玛三因子进行过价值股筛选,吴伟军:但是这些至多是用极小的仓位玩玩因为小仓位下我可以坦然面对买套的艰辛,吴伟军:但是仓位大了就不行了。

吴伟军:所以,我最终选择了趋势投资,吴伟军:选择了量化交易。因为以我对自己性格和心态的认识,吴伟军:趋势投资中的追涨至多是小输,更多是买入后就开始上涨——虽然趋势投资也不乏回档,幅度也未必小,吴伟军:但是回吐赚到的利润,心态上可比把自己的本金亏了要容易接受许多——虽然我自己知道,以我的数学功底和电脑程式设计能力,吴伟军:在量化交易上永远只是个入门的菜鸟,能力圈的优势可能远不如在价值投资上。

吴伟军:是的,在我看来,有能力圈重要,吴伟军:知道能力圈的界限在哪里更重要,而选择使用与自己性格匹配的能力圈恐怕才是最重要的——即使这是相对较小的能力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