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判断身体湿不湿?怎么做祛湿最有效?

 学到老图书馆nd 2018-06-25

三四月属于多雨的春季,空气潮湿,体内也容易湿气重。中医认为,湿邪对人体杀伤力强,很多人春天生病的根源就是湿滞。

潮湿的春季,防病保健的第一件事,就是及时去除身体内的湿气。但虽说十人九湿,但怎么知道自己究竟湿了没,如果湿了又如何祛湿?

首先,必须知道体内的湿气怎么来的?人体湿气有两个来源。

一是来自外界潮湿的气候,空气中的湿邪进入人体,像住在沿海地区的人群体内都多湿;

二是来自人体脾虚产生内湿,由于脾胃虚弱,对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够很好消化吸收,导致堆积在体内生成湿气。

中医说,脾虚生湿气,而湿气重又会加重脾虚,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湿气重?看有没有以下6个症状:

1、身体困重,四肢乏力,这是体内湿气重的最典型的表现;

2、头晕,头部沉重,反应迟钝,想要睡觉;

3、大便粘,便便拉出来粘在马桶上,用水冲都冲不干净;

4、没有胃口,感觉肚子饱胀,总是不想吃东西;

5、嘴巴发粘,并且发甜;

6、颈肩腰腿痛人群感觉症状加重,提示体内有湿气。体内湿气越重,腰腿痛的症状越厉害,表现为迈不开腿、脚步沉重、脖子沉重。

如果你有上述症状之一,便说明你体内有湿气,符合条件越多,说明湿气越重。

祛湿,主要可以通过运动+祛湿汤等方式。

适量运动出汗后会感觉身体比较轻松,因为湿气被排减出去了。春天运动锻炼要注意预防着凉,及时擦干汗水,换掉湿透的衣物。

喝一碗祛湿汤,则是华南地区人们最熟悉的祛湿方法,多数家庭喜欢煲一锅汤。

不过,有的人脾胃功能差,有的人体内有热毒,有的人痰多……同喝一锅汤未必人人都能祛湿,反而可能加重湿气,

应该根据体质来煲汤。赤小豆、薏米、木棉花、扁豆、茯苓都是常用的祛湿汤料。

如赤小豆和薏米,都是性微寒,并不适合体寒的人群,最好搭配其他温中理气健脾的药材,比如生姜、胡椒粉、白扁豆、天麻等,或者加入健脾的淮山,也可搭配白术、陈皮、紫苏叶等芳香化湿的药材。

木棉花晒干后可以直接煮水,或者与猪骨头煲汤,来去除体内湿气,适用于湿夹热的人群,不宜用于气虚、脾虚体质。

白扁豆与猪骨头、生姜煮汤,可以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虚有湿的人群。白扁豆微炒之后,健脾功效更好。

茯苓亦可祛湿,可将茯苓与陈皮煮水,当茶饮用,或将茯苓搭配猪肉、生姜煮汤。前者具有健脾利湿化痰,后者则健脾益胃,利水消肿。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39健康网,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