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老子为何极为重视“守中”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8-06-25
原文地址:老子为何极为重视“守中”作者:
老子为何极为重视“守中”
王坚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人为何最根本的行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守中”呢?
      我认为,人的生存在于有“气”此“气”是真气和呼吸吐纳之气,古人说人的寿命终结“气数已尽”,因此,“多言”等于泄气,修炼的人,其修者为性,道德、精神,炼者为清静,养气,修善养气,可以延年益寿。因而,为了使“数”不穷尽,因尽量少言,俗语说“沉默是金”是有道理的。
        在人身中,“中”是腹部,道家所谓“丹田”处,也是脊柱,腰椎处,是人身枢纽机动处,此处一动,上下通达和应,“中”是气舍,神意常守“中”,则神不外驰意不散,易于入内观。道家的站桩、静坐、太极拳、形意拳等诸内家拳都极为重视这个“中”。
       因而,守中对于我们人的身心和精神都有无穷益处!这个秘密2500多年前老子就说出来了。遗憾的是,现在许多人不但理解不了,反而轻视,视传统为封建落后,更有人以低层次水平去解读《道德经》,如将老子此句话翻译为现代汉语:“话多有失,辞不达意,还是适可而止为妙”。
      孔子当年提倡复古,古人在品鉴传统国画中提倡“古意”,其实这个“古”并不落后,而是超越了后代人的水平、层次极多,《道德经》是永不过时的经典。我们当代人欠缺的只是深入领悟和积极继承而已。

                                         (作者为广州艺术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