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倒酒的目的是为了让原本比较浓的墨汁变淡。 而之所以要用酒来稀释墨汁,而不是用水,是因为酒精比水能更好的和墨汁相融合。 之所以会这样,我认为有3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墨汁特有的成分 我们都知道墨汁其实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也就是炭灰、胶质和溶解剂。 而炭灰主要是以一些动植物为原材料烧制溶解而成的。比如,古人最常用的材料是松木,制成的松墨,其中的炭灰成分就是用松树烧成灰,然后研制的。 当然,现在随着制墨技术的进步,所用材质已经不限于松树,其他材料如动物制品、动物上的原材料烧制分解也很常见。 胶质主要是用一些动物胶质,主要的作用是让墨汁能稠密而且不至于松散、分解。 这些材料,相比于用水溶解,用酒精来研磨更容易让墨色均匀,因为酒精是比较好的溶解剂。 第二、用水溶解的坏处 经常使用清水来冲淡墨汁的人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用水来兑墨汁,一是墨汁很容易上下分层,上层的墨水比较淡,下层的墨水比较浓。 写在纸上,笔画的周围往往会有水渍,造成纸面皱巴巴的,影响书写美观大方。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这里墨色突然浓,那里墨色突然淡的“奇葩”现象,而这些都是我们在写书法作品时候应该注意并且避免的! 但是有些人就会反驳了,你看古人他们研磨的时候都是清水啊,怎么没见古人写字墨色不均呢? 这就涉及到了古今墨汁的区别了。 第三、古今墨汁的区别 古墨保存起来不容易,因此古人将墨保存成固体。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拿来研磨,这样就随用随取。 但是现在墨汁一般都是把它先变成墨汁,既然变成墨汁,就有一个浓稠度、颜色浓淡度的问题。 现代制作墨水都是大工厂统一制作,绝对不可能这一瓶是墨色比较浓的,那一瓶就比较淡。 而大工业生产的特点就是机器统一化、标准化,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的喜好。虽然有些人喜欢用浓墨,有些人喜欢淡墨,但是墨水生产厂家只能按照同一个标准生产,否则就没办法了。 因此,现代的墨水不像古墨那样,用的时候,自己加上水,慢慢磨就可以调出自己喜欢用的墨汁。现代墨汁需要自己加上其他物质来冲淡,而且没有一个研磨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有非常重要,它的作用就是让墨和水充分溶解、混合。 但是现代墨汁不仅成分比以前要复杂,而且少了研磨这一环节,就很难让墨汁和水充分相融合。 因此,要想避免弄色不均或者说出现水墨分离的现象,就要用能够和墨汁简单快速相融合的物质,那么酒是最好的选择。 这就是有些人写字画画时,要向墨汁里倒酒的原因。古人也有用酒来研墨的先例,这样写出来的作品,不仅墨色一致鲜亮,而且还有墨香和酒香,岂不美哉?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同意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