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 烟 的 盖 头 掀 起 来 一 鼻烟原来是废物利用 
今日的古装电影电视片,常常都有清代或民国初期达官显贵吸服鼻烟的镜头。但见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中,神气活现地摸出一个似壶似瓶的小玩艺,小心翼翼地倒出一点点什么在大姆指上,然后将那一点点塞进鼻孔,舒舒服服吸口气,随即打个响响亮亮的喷嚏,立时便精神抖擞起来。 指头上那“一点点”便是鼻烟了。 但是,真正见到过鼻烟的人,则是为数不多的。究其原因,一是晚清有了香烟以后,鼻烟因携带、吸服相对麻烦多了而终被淘汰,绝迹已经七八十年了,今日的花甲老翁也只有听说的份;二是即使鼻烟盛世,也因其价格昂贵而使寻常百姓只能作望衡对宇之想,一辈子不见鼻烟真面目的确乎大有人在。 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竟忽然间便得到了一听鼻烟,而且是从印度进口的英国制“六人牌”。于是,鼻烟的盖头在我的面前被掀开了,它的玄妙和神秘,它的荣贵和清高,我终于是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了。 相传15世纪时,意大利曾有一位烟商窖藏了一大批上等烟叶,由于天灾人祸,他直到去世也没有得着再使用这批烟叶的机会,烟叶们在窖中一藏便是百十余年。后来烟商的子孙无意中发现了这批烟叶,它们已经因为长期的阴暗与氧化而糟朽得像一堆尘泥,散发着炝鼻的异味,似辛非辛、近辣不辣、像酸而异酸,但嗅到的人都有精神爽快的舒畅感,无一例外。于是有人产生了好奇心,包了一些回去,精神顿倦时取来嗅上一嗅,立时精神为之一振,又于是便格外的珍惜。后来,藏品用尽了,竟然觉得不可一日无比物,尝试着自行制造朽腐的烟叶,而后揉搓成尘,除了自己用,也散发一些给身边的人,鼻烟从此问世。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传教士利玛窦从广东北上京都,他第一次献给万历皇帝的礼品之中,便有意大利生产的上好鼻烟。这个时候,烟草亦已登上中国大陆,并很快开始蔓延。利玛窦所进献的鼻烟,万历皇帝视为奇珍异宝,只有特别宠幸的大臣,他才象征性地赏赐那么一点点。到清康熙年间,鼻烟仍只有高官巨贾才有资格享用。雍正三年(1725年),意大利人进献给中国皇帝的礼物中,鼻烟已一跃而进为最大宗,于是鼻烟成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中国人学着仿制鼻烟始自明末,乾隆以后,中国人自己制造的鼻烟大量涌现。国产鼻烟进入市井后,一直到民国三十年的前后,才日渐被纸烟所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