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鸟市场的故事

 cxag 2018-06-26

曹家渡花鸟市场关闭的时候,引发了一波怀旧潮。虽然这几年看上去花鸟市场不是那么紧俏了,但其实它与老上海的情感连结还是很深的。比如到了过年的时候,想要在家里放几支蜡梅应应景,首先想到的也是去花鸟市场转一转。在上海人的业余生活里,花鸟鱼虫是消遣和享受的“四大金刚”。



当年,逢到周末,上海一些花鸟市场里买花、玩虫、赏鸟、观鱼、看石的玩家,只能用人山人海来形容。老人家会说:“那时小街市面很旺,有骨牌,象牙,照相,画像,旧书,茶馆,药铺,古玩店,花鸟鱼虫店等,店摊何止千家。”而且,外地的亲朋好友来玩,一定要去城隍庙的,整个城隍庙就像一个硕大的“花鸟市场”,卖花草盆景、赏石摆件、翠鸟白鸽、红鱼绿龟、蟋蟀鸣虫、花猫黑狗样样都有。


花:养花意味着责任

据史料记载,“清代中叶,花卉与其它农业副产品一样,由花农提篮挑担上市销售,少量香花由小贩加工成各类花饰沿街叫卖。老城内有一个叫花草浜的地方,花农常在河边洒水浇花并歇脚叫卖,城里买花的人也来次选购,日久在此地形成花树集市,后来填河筑路,如今的花草弄就是老上海遗留的地名。”



光启路口,戏台边,只容一人通过的花草弄


“19世纪80年代,上海县城已经有20多处私营园艺农场和花店。1917年,由上海花树公所董事发起筹集银元5000余元,在南阳桥(今东台路)附近建了一幢名为聚花楼花园的两层楼房,并在楼旁和楼后空地搭建席棚,作为公所的所址和交易市场,1930年1月这里正式定名为上海市花树市场,1937年3月,花树市场迁移到城南斜桥制造局路130号花神庙旁营业。”



19世纪末的花神庙


解放前的上海,花店最多在抗战胜利时,为129家。到解放后的1951年,增至148家。至1956年公私合营,有花店71家。那时,花店生意倒在寒冬花淡时好,卖盆景、温室盆花和水仙等不多的冬令花是小头,圣诞和春节销售是大头,业内称“一年靠一冬”。

1966年8月23日,除上海花鸟商店,全市其他46家花店关门。

在无花可种的日子里,种得最多是带刺的仙人球、仙人掌、仙人柱,蓬勃旺盛的太阳花和一生一色的宝石花。没水仙,把青菜、黄芽菜芯养在水里,照样生出修长嫩叶,绽放小黄花,虽闻不到香,但心能感觉。种花无花盆,就用坏搪瓷茶缸、甚至痰盂。



上海人种花叫“养花”,养就意味着责任。老早上海人过年喜欢到小菜场边的花摊上请进水仙、天竺、蜡梅、银柳插在古色古香的瓷花瓶里,这是多少年来上海人约定成俗的迎接新年的习俗,小孩子看到大人捧进来这些花卉,也开心得不得了。



栀子花、白兰花


听老人说,从前上海花市场以卖白兰花、茉莉、玫瑰等香花为主,大客户是汪裕泰等茶庄和张祥丰等蜜饯行,用于加工花茶和食品香料。每年春天,上海有些花店或花鸟市场也卖桃、李、梅、杏、柿、葡萄等果树苗,供有庭院的居民种植。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九江路


旧上海流行香石竹、唐菖蒲、马蹄莲等切花,以及四季海棠、樱草、兔子花等盆花。有时春节前九江路还举办年宵花市,出售天竺、腊梅、水仙以及“”岁寒三友”松竹梅盆景和各种树桩盆景。


鸟:遛鸟是交流

上海鸟店最早在老城隍庙九曲桥西南。起初是市,无店有摊,形成在1821至1850年,也就是清道光年间。后摊变店,因经营鸟类不同而成南北两帮。以卖芙蓉、绣眼、黄腾等南方鸟是南帮,有黄福兴、俞顺兴和桂芳等店;以卖百灵鸟等北方鸟的北帮有荣顺祥、三合成和双盛永等店;南帮鸟笼多为方形和长方形,北帮多为圆形。



1920年前后,广东路西面一带又形成新的鸟市。卖鸟,鸟笼,鸟食缸等,抗战后期,鸟店春天以卖鸟卖鸽子为主,秋天以卖蟋蟀及养蟋蟀配件为主,后来又成为蟋蟀市场。



老城隍庙九曲桥西南最早曾经有许多鸟店


养鸟需遛鸟,多在绿化地带。笼蒙布,吊树上或手提。遛鸟是交流,有时也斗鸟。斗是推优,比谁家养得好唱得好。



小孩子则喜欢在花园里捉小麻雀,如果正好捉到一只想学飞不慎跌落的麻雀,就在它腿上系根鞋底线,养在纸盒里,散点米。那几天,家不安宁。老麻雀在上“叽叽喳喳”,小麻雀在下“喳喳叽叽”……还有的人能把捉的麻雀驯服,上海人叫“养家麻雀”,养得认家了。麻雀脑袋染红药水,手一抛,飞出去;转回来,落在肩上,不要太神气,感觉不是小小麻雀,而是硕大凶猛的隼。



图片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鱼:上海人把金鱼叫做“金金鱼”

1920年,有个河北文安县人孙连忠贩金鱼到上海设摊,在今天的乌鲁木齐路附近建池养鱼。后来,他家乡亲朋好友也来上海养金鱼,这些鱼先送到连云路花鸟市场出售,有的批发给小贩,然后到跑马厅、新闸路、康定路等处肩挑兜售。


1937年,胶州路新闸路口出现一家热带鱼专营店,当时一对五彩神仙鱼,要价三百银元,价钱在花鸟虫里拔头筹,引得一些好奇市民围观。之前热带鱼都是兼营,有日本人开的杂货店,也有中国人开的鸟店,甚至连永安公司也摆柜开卖。


五彩神仙鱼(网络图片)


当时,卖金鱼的固定摊头在吕宋路(今连云路)。而三角地菜场、新闸路和康定路等地,常有挑担流动卖鱼。销路最大是当年产鱼,年销量数十万尾,因鱼小便宜,没小指粗,只一寸来长。一般看不出品种,只挑双尾巴且尾巴大的,养单尾巴要被人笑。两岁以上的,价钱就高了,名品每尾要价几担米,常人买不动。


上海人把金鱼叫“金金鱼”。养鱼的比种花的少,解放前才50户鱼摊贩。至1958年合营时,全市金鱼、热带鱼摊贩也只有54户。而店有5家,其中鼎兴泰、康华两家卖金鱼,其他三家做热带鱼生意。


虫:玩的是情怀


一位老上海讲述了他对花鸟市场的感悟——


小学时,我家就住在曹家渡附近。那时候,并没有什么曹家渡花鸟市场,但长宁支路这条马路菜场上,有那么一段,颇类似花鸟市场。除了应时卖一些小鸡子儿、小青蛙之类以外,平时以金鱼、假山石、文竹之类作为常销货,估计这就是1980年代花鸟市场的雏形吧。



到了夏秋之际,这里又成了玩虫者的乐园。先是“叫哥哥”此起彼伏的声音,这种虫子,北方人称之为蝈蝈。我一直分不清蝈蝈、蝗虫、蚂蚱之类,但夏秋之际,听得到这样的虫鸣,能感到时光在流转。确实有一种沧桑存在其间。

玩虫,一般玩不过冬天。此话当然不能绝对,我以前单位有个司机丁师傅,就是个玩虫能过冬的主。秋冬之际,他的怀里总是揣着一个小小的透明塑料盒子,盒子里就是一种把玩之虫。我不懂虫,猜测可能是金铃子之类。到过完年,丁师傅养的金铃子还能鸣叫。像他这样的上海爷叔,就是那些个花鸟市场的老主顾。



对于我来说,在花鸟市场没有消费过一盆花和一只鸟,倒是买过一块青山石。有那么一阵子,几乎上海的每个花鸟市场里总有那么一两个摊位可以刻印章。这绝不是那种街边的电动刻图章的小店,而是专门学过写篆刻技法者设的摊位。篆刻水平不见得高,但类似汉篆满白文、细朱文之类,还是可以稍事拿捏的。亦有卖连环画小人书的,卖贴纸画的,卖小摆件的,总之,如果能让你弄堂里的小屋蓬荜生辉的文雅小物件,这花鸟市场都有。

我觉得,后来的花鸟市场之所以逐次“凋零”,完全是一个“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过程。比如曹家渡,当年我居住在附近时,周边都是各种弄堂,有石库门,也有差一点的,那种一楼水泥二楼木头比棚户稍微高级些的弄堂,还有一些20世纪中期建造的工房,这里有大量的城市工薪族。而如今的曹家渡,除了新建的高端楼盘以外,已很少有老房子了。

很难想象,住在大平层的朋友会俯下身子,去买一件与自己房子浑身不搭界的小花小草小物件。虽则花花草草由人恋,但生生死死随人愿,该关的,就随他关了吧。



版画,呈现清末上海的斗蟋蟀场面,取自《清末浮世绘》


上海人把蟋蟀叫“趱织”。养趱织不是为了听虫鸣,主要为个斗。斗趱织要打草,要嘘伊开牙,开牙才能斗。这草要挂上架,不能弄脏草锋。草分三种,较高级穿心草,还有长草锋和短草锋,最佳是鼠须。斗时,双方各领草三根。打草会有汗水,要戴手套。打草的章法叫“簧法”,簧草得法激斗态,乃至反败为胜。


开在大马路上的花鸟鱼虫摊

老上海还有一些花鸟鱼虫摊开设在大马路上,如连云路69号新城花店,凤阳路白克花店,重庆南路顾福兴花店,淮海中路37号霞飞花店,南京西路先乐花店等有几十家。卖观赏鱼的店比较少,有鼎兴泰鱼店,谭氏热带鱼生产工厂。上世纪七十年代南京西路花鸟商店曾是上海人喜欢走走的好去处。



老上海弄堂一角


上海连云路新城隍庙和宁海西路一带也是花鸟鱼虫市场的聚集地。金鱼、穿条鱼养在长了青苔的木盆里。盆景是陈列在一个小小的院子里。枸杞、香橼、佛手、桂圆、老梅桩、梅雀、榆桩、五针松、赤楠、胡颓子、三角枫、紫藤等奇奇怪怪的,看得人流连忘返。



1942至1945年是新城隍庙和邑庙市场最旺盛时期,至1966年上半年,此处依然是小商品、旧货和花鸟虫鱼较为集中的市场


还有鸟雀、鸽子、鸟笼、鸟食缸等卖,夏秋季卖蟋蟀、油葫芦、竹蛉、黄蛉、墨蛉、金火虫、叫蝈蝈的小摊分散在街边,三五分钱一只随你挑,带回家,晚上放在枕头旁聆听秋虫清亮的鸣声,酣然入睡。


江阴路花鸟市场

在上海市中心,上海大剧院的西边,南北高架的边上有一条江阴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它曾经是上海最主要的花、鱼、鸟市场。它东起黄陂北路,西止成都北路,全长只有200米左右,马路虽小,却闻名全国。连一些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以及外国旅游者也经常慕名到市场参观、录像和购物。



说起这条小马路为何有如此大的名气,它的历史还要追溯到1962年。那时候,在绿化、美化、香化申城的号召下,黄浦区人民政府按照上海市的统一规划,在南京西路近新昌路那里开设了一家上海花鸟商店,古色古香的装饰,16开间门面,经营着各种花鸟虫草,消费对象主要是市中心的居民。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花鸟商店经营了没几年就改换了门庭。



1979年9月,与原来的花鸟商店一路之隔的江阴路,被辟作专业花鸟市场,设摊者主要是北蔡花木公社的花农、苏州郊区的农民以及鱼、鸟爱好者。刚开始,整个市场只有从黄陂北路向西60米左右地段,设摊位60个,大多是在“板车”、“黄鱼车”上卖,也有地摊,规模不大。之后生意越来越火红,国营商店也来设摊,江阴路花鸟市场迅速成为全国一只鼎的花鸟市场。


1979年9月份,江阴路花鸟市场开市初营业额只有4000余元,而到了年底,营业额增加近5倍。之后,市场逐渐扩大,地段向西延伸,道路两侧摊位林林总总,奇草异花、盆景奇石、鸟虫鱼龟都可以在这里买到。到了星期天,路上人山人海,宛然一幅都市“清明上河图”,各色摊贩鳞次栉比,花花草草,珍禽异卉,眼里玩物样样好,脚底行路步步难。



当时上海慢慢形成了养鱼热,有不少养鱼的朋友都会在休息天聚集在那里相互交流,我孵出的小鱼送给你一点,你孵出来小鱼送给我一点。小编小时候就经常跟着爸爸去买“金金鱼”,那个时候很便宜,总归二、三元钱就好买几条鱼回来了,用小的袋子装着欢天喜地拎回家。


除了鱼,夏天去买蟋蟀和唧蛉子,冬天去买水仙花,相信这是很多上海家庭当年去江阴路的目的。上海人讲究情调,即便在生活并不宽裕的年代还是喜欢养鱼、养花、养虫,装扮自己的家庭,丰富生活情趣。



1990年前后,上海各区纷纷建起了花鸟市场,江阴路市场改旧式棚摊为入室经营。售卖的商品种类不断推陈出新,除了花鸟鱼龟,还有观赏石、宠物等等,高峰时,市场一天的人流量达10万。

旺盛的人气给商家带来兴旺生意的同时,也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了不小影响,人多的时候,江阴路靠成都路一段常常堵塞,嘈杂的噪声、乱哄哄的环境令居民怨声不断。



2001年9月,江阴路花鸟市场移地黄家阙路,江阴路上虽然留有二、三十家店铺,但早已风光不再,它的变迁记载着上海的一段历史,除了市场的花鸟鱼虫外,独特的风情留给了人们难以忘怀的共同记忆。


逛逛上海的花鸟市场

上海还有很多较有特色的花鸟市场,周末不如去那里逛一逛,有琳琅满目的鲜花,绿意盎然的多肉,还有可爱呆萌的小宠物……



黄浦区

>>万商花鸟鱼虫交易市场

作为很多老上海人最喜欢逛的一家花鸟市场之一,万商花鸟鱼虫交易市场品种齐全、价格中等。市场位于西藏路和会稽路口,比邻老西门二手货交易市场,地处黄浦区闹市中心。市场里花卉品种繁多,还有不少宠物:乌龟、兔子、龙猫、鸟、小狗、蟋蟀、昆虫、鱼都有,除了常见款还有很多精品,每个种类的店铺也不少。


到了蝈蝈交易的季节,几乎十家商铺里有六家卖蝈蝈。据说便宜点的2-5元一只,贵的80元等都有,市场里经常能见一群人围在一起看斗蟋蟀,互相加油鼓劲乐此不疲。

地址:黄浦区西藏南路417号(近东台路)

交通:附近有18、23、24、11、17、217、782、大桥一线等公交;地铁8号线、10号线老西门站5号口出。


徐汇区

>>钦青花卉市场



钦青花卉市场位于市区,新鲜花卉、多肉盆栽等种类齐全:造型独特的屁股花、紫米粒......到这里除了采购花卉,还有鸟、热带鱼、各类爬虫等宠物,不过店面较少。

地址:钦州路639号(近田林东路)

交通:927、122、931、89路等


普陀区

>>岚灵花鸟市场


岚灵花鸟市场种类齐全、场地开阔。其中花的品种较多,如果你是花的爱好者可以来这里走走。市场内还有很多多肉植物,价格适中,普货,高档货都有。市场内设有停车场。

地址:普陀区灵石路1539号(近新村路)

交通:周边公交线有738 、737 、112 、909 、224 、206 路等20多条直达市场;地铁7号线新村路站1号口出。


杨浦区

>>五角场花鸟市场


冬天来这里买水仙、风信子,都是不错的选择。不光有花花草草,还有很多动物,价格适中。

地址:五角场国和路493号

交通:55、61、817、854、942、538路等公交


长宁区

>>虹桥花卉市场


市场主要以鲜花、绿植为主。花卉品种多样,内部分区一目了然:盆栽多肉区,鲜切花区,仿真花区。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好看的装饰品,市场内设有停车场。

地址:长宁区虹井路718号

交通:867、809、721路等;地铁10号线上海动物园站4号口出


浦东新区

>>三林花鸟市场


这家花鸟市场地方不大,但是各种花草、鸟、鱼都有得卖,特别是卖鱼、虾、水草的品种更全。还有不少卖宠物和宠物粮食的,地方也很好找。

地址:浦东新区凌兆路855号(近上南路)

交通:地铁11号线三林站6号口出

>>龙大花卉市场


龙大花卉市场就在佛罗伦萨小镇对面,里面品种比较全,小到各种多肉品种,还有各种小型花卉,小型盆景;大到各种树苗,果树等,空间布局不拥挤而且还干净,价格基本比市区便宜,有的店铺会便宜蛮多,人也不算多,想要悠闲逛逛可以来这里。

地址:浦东新区祝桥镇华洲路112号(奥特莱斯佛罗伦萨小镇)

交通:地铁2号线东延伸段远东大道站2号口出,左边有前往佛罗伦萨的免费班车。


闵行区

>>梅陇花鸟市场


市场并不大,总体干净整洁。从益梅路进去,就有不少卖多肉的店铺,中间区域是玉器红木之类的店,往里走还有不少卖鲜花和多肉的店家,可以货比三家。

地址:闵行区益梅路166号(近龙里路)

交通:50、703、720路等;地铁1号线莲花路站南1口出


(部分文字参考:东方网、桌边闲话)



看懂上海粉丝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