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14剂愈胸闷案

 杉木轩 2018-06-26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14剂愈胸闷案

孙某,女72岁,201819日初诊:

患者以胸闷10年就诊,患者自述在这10年间曾反复因胸闷住院,但住院仅能改善不能治愈,现在动则胸闷,甚至坐着都会胸闷。其妹在我处治疗肝功异常,效果颇佳,遂介绍来诊。刻诊:胸闷,喘促,吸气难,但无咳嗽(排除慢阻肺);稍有口苦,口渴多饮,纳佳,易饥;周身疼痛,影响睡眠;恶寒怕冷;大便正常,夜尿一次。

患者肤白,肥硕,浮肿貌,方/圆脸,双眼皮,皮肤细腻,语速快,脾气急。

唇淡紫,舌淡,苔黄燥,有半夏线,舌下略有静脉曲张。

右脉略弦;左脉寸脉小,关迟略滑。

诊为胸痹,辨为痰浊阻滞,胸阳不振。

拟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生脉饮、冠心二号方x7剂。

姜半夏20g

薤白30g

瓜蒌30g

丹参20g

赤芍20g

降香12g

桃仁20g

太子参15g

五味子12g

麦冬15g



 

复诊:2018121

药后患者喘促无,坐位已不胸闷,唯有活动时稍有胸闷,午后胸骨柄闷;腿肿,重坠;有小便时时有腹胀;喉中有痰,易吐;无头身困重,无肢体疼痛,无口渴口苦。

舌淡,苔腻,半夏线变短变细。右脉滑、左寸小而涩。

拟方:五苓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冠心二号方x7剂。

茯苓30g

猪苓20g

生白术20g

泽泻30g

桂枝15g

姜半夏20g

薤白20g

全瓜蒌30g

丹参20g

赤芍20g

降香12g

桃仁20g

 

三诊:2018227

14剂药后,胸闷全无,患者十分高兴。现有口腔溃疡,口腔舌头均有;背部拘紧,腿稍肿,无重坠;眼睛干涩,睡眠易醒,醒来则夜尿多。口不苦,但干黏,喉中有痰。

舌头右侧依然有半夏线,苔黄白。左脉紧涩(患者自述最近血压升高),右脉沉。

拟,甘草泻心汤合温胆汤。

姜半夏20g

黄连3g

黄芩9g

干姜10g

炙甘草15g

党参15g

陈皮20g

竹茹15g

枳壳15g

桔梗10g



后随其老伴治疗自汗,给我看口腔溃疡痊愈,腿有一点肿。

 

思考:

本案患者胸闷多年,已构成器质性病变,为中医胸痹。胸痹乃本虚标实之病,既有痰浊、瘀血、气滞等实邪,又有心阳不足、气血亏虚、气津两伤等虚证。此患者体型体貌以半夏体质为主,痰浊浓重且深伏于里,故而选方瓜蒌薤白半夏汤为主方。初诊时患者既有内伤于湿热,又有津伤不足以上乘,故而合方生脉饮,察其唇色合用冠心二号方。复诊时,患者出现小便有胀感,加之水肿辨为蓄水证,故合用五苓散。

患者舌有半夏线,又俗称“舌缨线”,在黄煌教授的学术体系中,这是半夏的应用指证之一。实际这也标识这患者体内是痰浊为患。三诊间隔时间较长,患者亦是间断服药,但依然可以看到半夏线改善很明显。

薛雪在《湿热论》中曾提到“以湿热为证,脉无定体”。其实不仅仅是湿热,凡属水邪所主病(水、饮、痰、浊)脉均无定体。但患者左脉寸部却是胸痹所主脉。虽然绝大部分胸闷构不成器质性病变,但凡有器质性病变的脉除了“关上小紧数(高血压患者伴间此脉)”尚还有涩。

口腔溃疡虽属寒热错杂,但同时也是虚实夹杂,常见夹虚和夹痰,故而三诊合用温胆汤,若夹气虚可单服补中益气汤或甘草泻心汤合补中益气汤。

对于身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带病生存已是常态。相对于西医来说,这就需要长期服用西药来控制实验室理化数据的正常,我们中医却能通过正确合理的辨证处方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消除患者的不适体征,从而起到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预告:

胸闷不独为冠心病,且所主方证亦有多种。不仅有瓜蒌薤白半夏汤方证,还有生脉饮方证,升陷汤方证甚至温胆汤方证。接下来的几天我将陆续刊登几篇关于胸闷的医案和文章,敬请期待!


张大夫为1992年出生人士,长相稚嫩,年龄偏轻。

非名医,也非祖传,仅有跟师侍诊几年。无绝技,无秘方,唯辨方证一途。

有效的不少,无效的也不少。

你若愿意,欢迎你把我介绍给需要帮助的朋友。

你若对我不满,骂完后直接取关即可……


诊疗为自愿行为,不可有丝毫勉强,就诊前请仔细考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