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口春秋网

 超级水手ssl 2018-06-26

    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7月~18953月。189511036,中日双方在营口地区展开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战斗。如果说整个战争是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那么在营口的战斗却演出了中华民族抵御外辱,不屈不挠,英勇壮烈的一幕。

 

盖平保卫战

 

    当时,驻守盖平的清军共13个营。盖平城南为平坦开阔地带,缺乏掩避物,清军就在大清河洒水结冰,冻成凸凹不平、倾斜光滑的冰面,用来阻止日军行动。

    1月10,日军将领乃木希典率第一旅团兵分三路向盖平进攻。进攻清军右翼阵地的左路日军,在盖平西南的龙王庙村遭到清军将领李世鸿部的顽强抵抗,日军死伤官兵10人。由正面进攻的中路日军,在大清河岸边遭到清军将领章高元带领的军队迎头痛击。

    据《甲午战争轶闻》记载,这一仗“鏖战甚猛,倭不得逞”。日军左中两路的进攻都受到挫折,只好寄希望于右路军。右路军集中火力猛攻凤凰山。上午740分,双方在阵地上展开肉搏战。清军将领杨寿山、李仁党等奋勇血战,先后牺牲于阵地。贪生怕死的清军将领张光前弃阵逃跑,部队溃散。日军占领了凤凰山,随后立即越过大清河,由盖平城东南角城墙缺口突入城内。章高元、李世鸿带领部队浴血迎敌,日军伤亡很重。这时,由于日军登城开炮,清军抵不住日军的猛烈炮火,同时败退。上午940分,盖平被日军攻占。

    盖平保卫战虽然失败了,却是甲午战争中一次激烈的战斗,表现了中华民族誓死抵御外辱的大无畏精神。《甲午战争轶闻》中记载,日军供认:“是役也,为日中战争中第一恶战。”

    清军分统杨寿山、营官李仁党、管带苏维闼、帮带费群廉、张奉先、广武军帮带李世鸿等都在战场上捐躯报国。李世鸿在弹尽援绝时,“犹抽靴刀搏战,杀数人,冲入敌阵死亡。”贪生怕死的张光前后来在北京菜市口被清朝政府处决。这场战斗中日军死将校以下26名,伤298名 。

 

大平山争夺战

 

    大平山(今二龙山)位于营口东南10公里处,东北距大石桥8公里,南距盖平20公里。清军占领此地可南下夺回盖平,北上可反攻大石桥、海城、鞍山之敌,是镇守大石桥、盖平、营口的天然屏障,同时也是日军进犯营口、牛庄,援救海城的必经之路。

    日军侵占盖平后,由于兵力寡少未以重兵占领大平山,乃木希典所属第一旅少数兵力进驻大石桥、商家台、三家子、飞云寨及大平山东一些村落,只设前哨于大平山。

    盖平失守后,四川提督宋庆率部十五营一哨25530人屯驻营口,负责指挥毅军、铭军进攻大平山,以牵制日军。221,宋庆派部将马玉昆等进抵大平山,对占据大平山附近的日军发动进攻,激战4小时,将大平山夺回。次日,日军小股来犯,被击退。清军占领大平山后,因山势不高,山南地势平坦,无险可守,不便防御,因此马玉昆将部队撤离到大平山以东的东七里沟、西七里沟驻扎。23日,日军分三路从大平山东、南、北三面扑来,并抢登大平山顶。总兵马玉昆部以东七里沟为阵地,向占据大平山的日军发炮轰击。日军在大平山上山下两个阵地排列12门火炮,向东七里沟清军阵地轰击,“硝烟蒙蒙,炮声隆隆不断”。之后,清军撤出东七里沟。日军将炮火转向西七里沟清军阵地,清军奋力抵抗,双方战至傍晚1730分。

    随着清军退出西七里沟战场,大平山争夺战结束。大平山争夺战是一场激烈的战斗。战场上尸体堆积成山,血流如注。日军承认,“炮兵发射炮弹估计多达数千发,这是征清以来最大的炮战”。此战日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伤亡合计300多名,被冻伤的每个中队平均有50余名,总数有千余人。

    清军虽然战败,但上至统帅宋庆,下至广大兵弁都十分顽强,许多爱国将士血洒疆场。据宋庆所撰《大清敕建锦州毅军昭忠祠碑》记载,仅毅军“死于大平山者四百四十四人”,“管带后军左营守备赵云奇中炮阵亡。”宋庆身为最高指挥官,昼夜驰驱冰雪间,督军反击。坐骑中炮,坠马“倾跌伤腰”,重易坐骑,继续督队力战。清军广大官兵面对日军“炮飚发”,“迎炮以上,呼声动天地,无不以一当十。”宋庆于大平山战败后,率军退驻营口。

 

营口阻击战

 

    大平山战斗之后,营口成了日军的下一个进攻目标。营口驻有英、美、法、瑞典等外国领事和众多西洋人。宋庆率部屯守,海防练军营和水雷营防守西炮台。

日军第二军第一师团在获悉攻占牛庄之后,立即转向对营口的进攻。日军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将军队分成左右两路,于3517时,在夏家屯命令所属各部对营口发起攻击。

在日军进攻之际,清军营口守将宋庆“初八(34)夜,连接吴大澂两电告急”,“初九黎明,督率各军回救”田庄台。只留龙殿扬五营1500人扼守东北大房身,记名总兵马占鳌守大水塘,蒋希夷步队五营2000人守埠街西北,乔干臣率道标步勇约800人防守市街东部和海岸炮台。

    日军左翼队由第一旅团长乃木希典督率,于3520时在江家房、前唐家洼子一带与清军龙殿扬部交火。365时,日军黑田高照少尉率骑兵小分队,由后孙家岗子向二道沟、白庙子进犯。67时,步兵一中队、第五联队第七中队,从七里沟、白庙子前进。830分,日军步兵第一联队隐歧大佐率部由江家房向韩家学坊前进。6日清晨,岩谷龟胆步兵赴高坎,与日军第五师团取得联络。

    日军右翼队骑兵小队于36430分向侯家油坊进犯,步兵第二联队从老边经薄家侵占侯家油坊。10时,山地元治率直属队由夏家屯到达后唐家洼子。11时,山地元治师团对营口全面进攻,乃木希典令隐岐为前卫司令官,兵分两路进犯。第一路以步兵第一大队主攻市区,很快直攻到东门外,并向营口其他各门及电话局攻击。哨官齐永升率团勇300名迎战,齐永升受伤坠马,清军伤亡50余人,电话局被日军侵占。随后其他几门和五台子也相继失守。正午,蒋希夷率各营从埠内西北渡辽河,退往田庄台。退守在街内的清军亦被冲散。14时,善联以求援为借口赴田庄台。营口埠区大部分被日军侵占。

    日军第二路以步兵第二大队为主,进攻海岸炮台。1210分,步兵第二大队长香川率第二中队、工兵一小队向西炮台发起攻击,1230分,日军占领清军第六营、第三营和第四营营地。1340分,日军逼近距炮台400米的小桥附近。乔干臣率部坚守炮台,连续向日军发炮,引爆地雷13处。炸死日军2人,击退日军首次进攻。37日凌晨2时,日军在微雨夜幕掩护下,绕至炮台后循墙而上,10时,炮台被日军侵占,营口失守,炮台也被日军摧毁。

    营口保卫战清军战败后,39,日军攻陷田庄台,结束了甲午战争的最后一战。甲午战争最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