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易随笔】毓老论《易经》

 心中有爱春常在 2018-06-26


118.毓老论《易经》


       毓老一生学问,本《易经》以为体,而据《春秋》公羊学以为用,故其对《易经》极为重视。今将《毓老师说》中毓老关于《易经》的语录摘引数则,以飨读者。


      (一)《大易》、《春秋》不明,不会真明白中国学问,今天何以中国思想没了?《大易》讲成外道,《春秋》连边都没沾上。


      (二)《易经》每一字,都经过慢慢琢磨,没有虚字(虚字非汉语的虚词,而是无实学的字句),都是实学。


      (三)读书必成活学问,读《易》贵乎能用,能度厄。

 

      (四)《易经》不只是义海,而且是智海。(老师引熊十力之说。


      (五)《易经》虽读之不易,未若《春秋》之难;《易》之变有定,春秋之变无常。朱子以《四书》为主经,黉舍以《大易》与《春秋》为主经。


      (六)《春秋》,王者继天奉元,养长万物(何休《公羊解》云“惟王者然后改元立号,《春秋》托新王受命于鲁,故因以录即位,明王者当继天奉元,养成万物”)。《易经》体元,体元,体也;《春秋》奉元,用也。乾元乃统天,天即得奉元。


      (七)圣人能时至而不失之,但不能生时。一个人在一生之中,有合于自己之目的时,不知凡几,只要能时至而不失之,便能成就自己。虽然前时已矣,但后来之时犹可待,故孔子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此语非孔子所说,是楚狂接舆 对孔子所说,出自《论语·微子》,引者注。


      (八)《易经》是变经,穷 则变,变则通,守住变异,以变应变,守变以俟变。


       (九)《易·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前面必有一个玩意,才能说继之、成之,前面就是“元者,善之长”,故继之者善也,而成之者性也。这就是中国人的善性观。老祖宗何以不直接说“元者,善之长也,继之者,善也”?说了你就不接着想。所以,也不点破元含乾元、坤元[二性]。“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乾多大,坤就多大,“至哉”至“其大”),会想的人就知道元含二性。


      (十)《易经》断卦之原则是“《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坏人得好卦即往坏处断,普通人男得乾卦最坏,女得坤卦最坏。


      (十一)读《易》随时玩味,皆可得无尽意,可以养成治事智慧。


      (十二)读《易》:下焉者只想ト一卦,那完了;上焉者,你的心就是《易》,不卜了!(下焉者卜卦为求福,上焉者卜卦为卜德。


      (十三)学《易经》就是十六个字:“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十四)“大明终始”(《易经・·乾卦·家传》),“大”是赞词,“明”是生生之机,唯有明是终而后始的。


      (十五)《易·系辞传》:“一阴一阳之谓道”,一者动词,道生天地,道生阴阳,一此阴一此阳,管此阴、管此阳,控制此阴阳者为道。


      (十六)《易经·乾卦》曰“时乘六龙以御天”,御天,御天下之事也。大学则御己,诚意正心,即御己之意,御己之心。无修己、御己之功夫,何能御天?


     (十七)读完《易经》一卦,应如得一偏方,偏方治大病,可以无大过。


      (十八)《易经》常见“利涉大川”之辞;大川,大患难,“利涉大川”就是渡过大患难。


      (十九)“帝出乎震”,一切主宰都出于动。领袖没有躺在床上得来的。


      (二十)《易·系辞传》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知《易》非不变之道。乾卦“九四”《文言》曰:“或跃在渊,乾道乃革。”下卦的乾道到了上卦的乾道,就不注重下卦的乾,此即革故取新了,可知《易经》注意“时”与“位”,下卦的三爻过去了,第四爻是上卦的开始了,时和位都不同了,所以乾道革了。


      (二十一)“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苍生都各正性命。蚂蚁也会找女朋友,下雨也会把洞封住以防淹水。


      (二十二)历史上研《易》而深治世者有二,一者诸葛亮,二者刘伯温。故今研《易》当朝着治世之用上、实学上研用。


(选自《毓老师说·奉元录》,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