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名方』益胃汤

 zd山笑 2018-06-27
     【组成】沙参三钱(9克),麦冬一钱(15克),冰糖一钱(3克),细生地五钱(15克),玉竹炒香,一钱五分(4.5克)

    【功用】养阴益胃。

    【主治】阳明温病,胃阴损伤证。不能食,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古籍论】温病易从热化伤津,热结腑实,应用泻下剂后,热结虽解,但胃阴损伤较重,所以不能食,口干咽燥。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十二经都禀气于胃,胃阴复则气降能食。治疗宜于甘凉生津,养阴益胃。方中重用生地、麦冬,味甘性寒,功能是养阴清热,生津润燥,属于甘凉益胃的上品,共为君药。配伍北沙参、玉竹为臣药,养阴生津,以加强生地、麦冬益胃养阴的作用。冰糖湍养肺胃,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药简力专,共奏养阴益胃功效。

    【点评】

    1、本方是滋养胃阴的代表方剂。以食欲不振,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证治要点。

    2、若汗多,气短,兼有气虚的患者,加党参、五味子(与生脉散合用)益气敛汗;食后脘胀者,加陈皮、神曲理气消食。

    3、慢性胃炎、糖尿病、小儿厌食症等属胃阴亏损的病人,均可加减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