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到底是什么意思?

 Dmqqzzz 2018-06-27

↑点击收听↑ 文/林欣浩 播/晨诵无声

《心经》里有几句车轱辘话很出名: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出名并不代表它好懂,事实上,很多人都误解了它。


首先,这句话里的“空”不是说什么都没有,而是说事物总在变化之中,没有恒定不变的属性,而“色”自然也和色情没什么关系,是说形形色色的事物。

对这些基本名词有所了解后,我们才可以谈这话的意思,这也是《佛祖都说了些什么?》的做法,作者在解释完什么是“空”后就讨论了这个问题。

说完“空”的含义后,我们可以顺便灭掉一个流传甚广的对佛教的误解。

我们说,事物的本质是“空”,意思当然是说,“空”并不是脱离事物之外的独立的属性、或者是附带的属性,而是说事物本身就是“空”,除了“空”没别的。

展开剩余87%

在汉传佛教里,“色”这个字用来表示我们所见到的事物的一切表象,代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花花世界。

因而“事物的本质是空”这句话,用佛教术语就可以表达成那句有名的:“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

另外还可以写成:“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色不二”。

这些话其实都是车轱辘话,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强调“空”就是事物的本质,事物除“空”外再没有别的属性。

我们看到,有很多世俗文艺把“色”理解成“色情”的“色”。比如有的电影让一个僧人(当然不是真正的僧人)一边行好色之事,一边念“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来开脱,那自然都是对佛经的严重歪曲了。

而且这事还能进一步说。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话,在字面上相当于说,“空”等价于“色”。但中观学的重点是要强调事物“空”的一面,目的是为了破除“我执”和“法执”。

所以,当我们看见色情事物的时候,的确可以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因为色情事物也属于“万法”嘛,也是“空”。

但这并不是说,既然色情事物的本质是“空”,那么我进行纵欲的行为,本质也是“空”,也能满足佛教的要求。

这就错了。佛教说“色即是空”,是要告诉你,这些色情的事物、这些欲望、满足欲望所得的快乐,这些东西都是虚妄不实的,是不值得追求的。是要求你消除这些欲望,而不是大大咧咧的觉得纵欲也无所谓。

还可以举一个关于“空”的庸俗版的例子。

有的人生感悟型的文章,里面的僧人在教育别人的时候,常说“放下”。

我们乍一听,会觉得这是个很“装”的词。比如有的男人失恋了,找僧人求解脱。那你就实实在在的跟别人说,“欲望都是错误的假象,你不应该喜欢那个的女的”,不就完了吗,为什么非要说“放下”呢?

其实,“放下”是对无欲更为准确的描述。

“喜欢”女人,看见女人就想亲近,就想拥有她,这当然是欲望了。

和这种喜欢相比,“不喜欢”当然更接近无欲一些。比如这个男生觉悟了,看见女人就告诉自己,我不喜欢她,主动离女生远点。对于佛教来说,这比“喜欢”更进步,更接近无欲了。

但是,“不喜欢”不也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吗?看见一个女生,做出了“离她远点”的决定,这不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吗?离开那个女生不也是一种欲望吗?

所以“不喜欢”不是一种真正的无欲。

真正的无欲,是既不“喜欢”,又不“不喜欢”。

这是什么状态?

这就是“不在乎”的状态。

一个男的失恋了以后,如果见到前女友,还觉得心里别扭、讨厌,想要躲着她,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男孩心里还有她,还在乎她。你看吧,只要姑娘但凡有点热乎劲儿,男的还得陷进去。假如说见到前女友,这男的就跟没事儿人一样,该说什么说什么,该做什么做什么,俩人凑多近乎这男的内心平静如水。这俩人的关系才算彻底完了,男的这叫彻底不在乎,这才叫“放下”。

“放下”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不在乎”,“不牵挂”。这是同时否定了“喜欢”和“不喜欢”,是更高级的无欲。

就像那个很流行的人生小感悟故事:说一老一小两个僧人出门,遇到一个姑娘不敢过河。老僧人背姑娘过了河。过河后两个僧人一路无话,过了很久小僧人突然问师父:“您不是说不能近女色吗?怎么还背她过河呢?”老僧人就说:“我身上的姑娘很早之前就放下了,你心中的姑娘还一直没放下。”

老僧人这是在教育小僧人说,你刻意“不喜欢”女人,也是一种欲望,还是修行不够。因为你看见女人还害怕,还像瘟神一样躲避,这正说明了你对女人还有冲动。如果你能像我这样,跟不跟女人接近根本不在乎,根本没往心里去,那你的修行就更精深了。

老僧人这番话说的不错,但其实还没到最高的境界。

我们刚才说过,“空”是需要不断否定的,“空”这个字本身也应该被否定。对于“放下”也是一样。所谓“放下”,其实也是一种刻意的行为。比如有的人念念不忘“放下”两个字,一旦自己没放下,就痛苦,就难受,那这还是一种主观的欲望,一种想要“放下”的欲望。如果对放不放下都不在乎了,那就又精深一层了。

这有点类似于辩证法“正题、反题、合题”的思路。放在这里说,是跟您扯点闲篇儿,您看了就忘也没事。我们后面讲禅宗的时候还会慢慢讲。

前面,我们已经讲完了中观学的理论大意,最后再多学一个名词。

大乘佛教第一阶段的佛学,又称为“般若学”。

般若是一个我们经常见到的词,是梵文音译,意译为“智慧”,在佛教里特指“超越一切的智慧”,只有佛才能拥有的智慧。

佛教里,“般若”一词是“般若波罗蜜”的简称—就是电影《大话西游》里,至尊宝高叫着用来发动月光宝盒的那个咒语。“般若波罗蜜”直译是“智慧到彼岸”,意思是,通过般若智慧,就可以到达涅槃的彼岸,就可以完成修行了。

需要注意的是“般若”这两个字的念法,在佛学里,这两个字念作(bō rě)。大部分影视剧都念的不太准。国语版的《大话西游》里大致念成了(bō ruò),就算很不错了。

龙树的中观学是般若学的高峰,是般若学的代表。所以很多时候,“中观”和“般若”会被人们连在一起称呼,被称为“中观般若”。我们在本书里,说中观就是在说般若,说的就是一回事。

最后再说一句。您不用对前面“空”的这一大段复杂解释感到头痛。虽然中观学的“空”的含义较真起来,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述的。但在大部分时候,我们只要注意它强调事物虚无的一面就行了。

中观学在佛教中又称为“空宗”,就是因为它比较强调事物的虚无。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们一提到“中观般若”,您就理解成,我们在强调,“一切事物都是虚无的,我们要破除掉,不要执著”的意思就可以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